環保稅開徵在即,咱養殖戶該如何賺取利益、規避拆遷風險

環保稅將於2018年1月1日開徵,對於這個事情有很多養殖戶不是很瞭解,環保稅實際上是過去排汙費的升級版。


環保稅開徵在即,咱養殖戶該如何賺取利益、規避拆遷風險​《排汙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在2003年7月1日就已經開始實施了。並對規模養殖場的排汙費徵收做了明確的界定,即:僅對存欄規模大於50頭牛、500頭豬、5000羽雞、鴨等的禽畜養殖場收費。

收費標準,以500頭豬的養殖戶來說,大約每頭每年收3元左右的稅。雖然並不很多,但是對於我們從事養殖業的人來說,還是不算少的!

環保稅法更加明確了免徵稅的範圍與群體。

首先,對非生產經營行為的單位和居民個人免稅。

第二,用於農業生產的非規模化養殖場免稅。

第三,規模化養殖場對糞汙進行綜合利用的免稅。

第四,對不屬於直接向環境排放應稅汙染物的情形免稅,例如規模化養殖企業向專業的糞汙水處理廠排放也在免徵範圍內。
環保稅開徵在即,咱養殖戶該如何賺取利益、規避拆遷風險​從上幾條可以看出,所有的環保稅,只是針對中型養殖戶,這樣的養殖戶在我國佔比重比較大,汙染相對比較重,既沒環保設施也沒養殖補貼,我個人認為該交稅,只有交稅以後,當地畜牧局才會備案,以後管理越來越規範,這些資金不會總在某些人名下,補貼也指日可待。


環保稅開徵在即,咱養殖戶該如何賺取利益、規避拆遷風險​如果沒有資金擴大可以建成合作社模式,避免因環保問題被拆除,那就損失大了。當地管理不嚴,不在禁養區範圍內的,可以保持現狀,多觀望後續事件發展情況再做出相應的改動。

這些純屬小篇個人觀點,不喜勿噴,歡迎交流經驗!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