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进军白酒市场,对此你怎么看?

链圈燚言堂

作为行业研究者,负责任的讲,小米暂时不会进军白酒市场,换句话说,截止到目前为止,小米及其生态链企业都没有做白酒的打算。目前,网络上盛传的小米进军白酒企业,源于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小米副总裁黎万强在2014年在中国酒业论坛上讲,小酒如果做酒,划重点,是如果,是假设。一是海量,二是单品,三是微利,进一步被酒业解释为,一个单品卖一亿瓶,每瓶只挣一块钱。当时,笔者2014年曾经撰文“小米论酒误导了谁”,深入浅出的探讨过,小米这种模式不适合白酒行业。

第二件事情,小米企业定制接待酒被笔者发到社交媒体上去,然后被“白酒上市公司”进行解读为小米开始做酒,并反问雷军想干什么?相关报道网络上至今可查。后来小米官方辟谣,这是一场误会。

第三件事情,小米的前员工刘飞在四川注册了“米小酒酒业”,新推出的产品准备在小米的电商平台“米家有品”上销售。被人误解,也有可能是有意为之,蹭小米的热度,为新产品销售的开门红进行“炒作”。笔者2017年年底曾经两度接到爆料,小米做酒,当时还绘声绘色的描述雷军已经到邛崃买基酒100多吨。出于谨慎,笔者给财经媒体人林向去电话求证,经过林向确认,是假消息。

短时间内,小米是不会自己买酒厂或者贴牌做酒的,为啥,因为没有意义。白酒是讲究品牌故事的,是讲究历史传承的,而不是资本及科技能改变的。娃哈哈做酒怎么样,联想做酒又能怎么样?聪明如雷军,肯定不会轻易涉足白酒。


欧阳千里

首先,我们要看看怎么理解“小米进军白酒市场”这句话——是小米卖白酒,还是小米出白酒。

“谷小酒”4月7日将在有品上线,代言这款白酒的是该公司自己的员工。


小米旗下的电商平台“有品”,早就在卖白酒了。这一点都不让人奇怪,因为有品既卖小米自己的产品,小米生态链企业的产品,也卖第三方商家的产品。目前,有米这个电商平台有两款白酒在售:金洋河和“雪荞·小荞酒”。


其中,“雪荞·小荞酒”今年1月25日在有品上线。当时有报道称,“上线仅短短4小时,就已售出1.2w瓶.....小米旗下的产品越来越多,甚至出现了方便面、白酒"。

实际上,工商资料显示,“雪荞·小荞酒”由昆明雪荞食品有限公司出品,而这家公司由陈明利创办,占股95%,另一位股东是谭文峥,占股5%。也就是说,公开资料显示其并无小米的投资。

最近,坊间又传出一个说法:小米生态链企业谷小酒的白酒,4月7日要在有品上线。而这个说法源于微博认证“小米生态链企业谷小酒CEO”的刘飞。


《酒业家》采访获得的信息是,小米公司称其生态链企业目前并没有名为“刘飞”的CEO,刘飞本人则称“请不要再说小米推出白酒了”、“对小米品牌困扰比较大”。

谷小酒由成都米小酒酒业有限公司出品,而米小酒是刘飞今年1月在成都创立的公司。刘飞是小米前公关总监,离职后自己创业。米小酒究竟是不是小米生态链企业?刘飞并未对《酒业家》给出明确回复,只是表示公司最新的融资情况会进行公告。

从小米公司和刘飞的回复看,有一种可能性还未排除:米小酒获得了小米的投资,还未对外披露,而刘飞已经提前更改了微博认证。

有趣的是,早在2016年8月,就有自媒体晒出一张有小米logo和小米网址的白酒照片,并报道称“小米真的做白酒了,雷军想干什么?”

“小米公司发言人”当时在微博回应称,“小米并无推出白酒的计划,这是招待小米朋友们的内部定制酒,恰好媒体朋友参加完友商发布会后到小米这边来看看,朋友相聚必须拿出好酒,所以科技媒体们给大家开了一个小玩笑。”


不管米小酒是否获得了小米的投资,如果今天的小米入局白酒行业,其实并不会令人惊讶。

毕竟,小米生态链企业已经有旅行箱、毛巾等诸多消费品牌,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白酒行业虽然竞争激烈,但这个行业获得暴利的企业并不在少数(如市值已达万亿的茅台),江小白这样的品牌靠着各种互联网打法和营销招数也赢得了不少年轻人。


老虎科技

现在的白酒市场,群雄争霸,异军突起。一直以来有茅台五粮液等霸主长期坐鼎,也有江小白为代表的小酒纷纷搅局,抢占市场。雷总的小米也进军白酒市场,从小米的公司属性来看,小米白酒定位应当是与江小白类似。

白酒,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消费品。一般真正喝白酒的人大部分都属于中年以上的人们,他们对白酒的品质要求比较高。而现在市场纷纷冒出的以江小白为代表的小酒则瞄准的是年轻人的市场,以低度数为主,主打情感,文艺属性,以情怀来获取年轻人的欢心。但是真正在酒的品质上自然无法与老一辈的酒企比拟。

小米白酒我想也肯定与江小白有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销售渠道应该有比较大的差异。小米一直是电商的属性,互联网公司。那么在网络上的销售渠道有天然的优势,至于会不会下沉到线下渠道,像江小白那样做地推式的营销,则不好说。

新产品总会带来瞩目,但是白酒天然的消费属性决定了只有真正的做好酒才能永远的在市场站稳脚跟。年轻人也总会渐渐走入中年人,他们一定会回归到传统的白酒市场。那么新一代的年轻人是否还会为电商品牌买单,是否还会为情怀买单,这个不一定。所以做白酒,走到底还是酒的品质决定一切,其他所有营销手段都是牛鬼蛇神,必定被破开。

我是一个纯粮食酒酿酒人,欢迎大家关注我,并与我一起讨论美酒。

老规矩,上我们酿造白酒的照片






一壶好酒154047589

一句话,小米现在缺的已经不是概念,而是利润。之前就有媒体披露过:2016年,小米的收入组成中,79%来自于硬件,21%来自于互联网服务业务。硬件业务的净利润率仅为2.8%,而互联网服务业务的净利润率则超过40%。小米正在扩大互联网服务业务收入比例,2017年,预计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为68.3%,预计到2019年,互联网服务业务的收入占比将超过硬件收入。

可见,小米生态链虽然琳琅满目却在盈利方面表现一般,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增长点也会在互联网业务方面。但是要知道,所谓的互联网业务其实是指广告、游戏、增值服务等。这些业务目前因为BAT的存在而异常激烈,小米的增长空间非常有限,天花板近在眼前。这也是为何会有“小米到底是硬件公司还是互联网公司”的争论。

回到小米的核心竞争力上,小米的优势在于对新兴市场的快速入侵能力,从手机、电视到什么手环、平衡车,就没有小米做不成的生意。如今小米又有了自己的线下符号,全渠道优势明显。那么接下来,依托于渠道优势进军高利润产品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

众所周知,白酒这个行业别的优势没有,就是赚钱。这一点,看看茅台的财务构成就能理解。基本上惯性经营就能覆盖自己的日常开销,俗称现金牛,简单粗暴且有足够的议价权。

然而在茅台五粮液的头部效应下,后面很多品牌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销量问题。我就有一位年长的朋友有自己的酒厂,口感什么的无可挑剔,就是苦于没有品牌建立经验只能依靠代工经营和微商不温不火的出货。

可以想象,小米的渠道优势加上白酒的利润空间,一旦成功运作将为自己的软硬件业务进行强力输血。届时,小米也有了更多进入快消市场的筹码。到了那个时候,硬件公司、互联网公司或许都不足以定义小米了。


首席科技官

小米进军白酒市场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了,小米在通过这么多年沉淀后,拥有了为数不少的“米粉”,这些米粉的年龄阶段基本多为年轻群体。

传统白酒重视历史文化,其主要目标群体基本锁定为30+中年消费群体,而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被忽略,所以年轻群体对于白酒品牌相对忠诚度也较低,也更愿意接受一些新鲜的事物,尝试一些新鲜的品牌。最好的案例就是江小白,一个不出名的品牌能够在短短几年内快速占据了较多年轻群体。



所以,拥有较大年轻群体的小米品牌推出一款小瓶雪荞酒,其包装简单大方,售价在20元左右,具体销量不详。


通过小米,江小白等,可以看出,各个行业越来越竞争形式严峻,市场越来越细分,产品品质要求原来越严格。


荣耀大陕西

这主要源于“江小白”的成功。

“江小白”的成功至少说明了以下几个方面:

1、白酒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不高,至少远没有那些“老名牌”们想的那么高。看看周围喝酒的人就知道了,几年来换了多少个品牌,还有酒桌上的随机性。

2、传统品牌在人群市场定位上,大都定位在了四、五十岁及以上,而忽略了年轻人这支生力军,至少从产品宣传上看是这样的,这给“江小白”只主打年轻人市场留出了巨大机会。同时,也觉醒了一些有识之士,本届糖酒会就已现端倪,开始出现了新的定位的切分市场,并初获成功。

3、市场巨大,但地方割据严重,非常混乱。国内注册酒厂有上万家,品牌琳琅满目,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小销售半径的强势品牌,但大多采用夜总会式的营销思路,子品牌一批换一批,尝试性迎合消费者。

4、只要品控管理严、市场营销强,新来者在任何时候都能成功切出一大块市场来,市场壁垒没有想像的那么坚实。尤其在科技突飞猛进的今天,许多过去“神秘”的东西也都被逐渐揭去了面纱。法国“灰雁伏特加”更是鲜明的案例:

如同白酒一样,在有几百年历史的伏特加酒领域,传统伏特加酒生产国内品牌林立,上百年的强势品牌也很多,但“灰雁伏特加”却在非传统伏特加国的法国,只用了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在全球伏特加酒市场占有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并一跃成为一线品牌。其他领域类似的例子也举不胜举。

…………

因此,作为品控管理和市场营销都较强的企业,进入白酒领域,“小米”来的正是时候…


把历史当下酒菜

小米在中国手机界的影响力,那是毋庸置疑的!一度成为国产手机的骄傲!


至于小米进军白酒市场,是小米销售白酒,还是小米生产白酒,这还是有差距的!如果单独的销售白酒,选择一个品牌,加入销售大军中,未尝不可!如果自己生产白酒,那就难说了,一来白酒界的三大巨头茅五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追上的;二来白酒不是一下子就会酿的,那是要经过长期学习的!


流动的血液哦

1.中国有几千年酒文化,无酒不成席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也说明了白酒在中国消费市场巨大。

2.小米作为新崛起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自然不会对这么大的市场视而不见,而是寻找机会进入,借助自己的平台和系统,助推白酒发展,达到营利目的。说不定,今后小米手机上就会预置一个“我要喝酒”的按钮,用户只需按键下单,酒水就会送到消费者手中。

4.在此,我希望喜爱喝酒的朋友们在这些互联网大佬进军白酒行业之前,提前准备好,储藏一些优质白酒,既可以满足自己饮用,还可以升值。


美酒颂歌

小米能卖方便面,当然能卖白酒了。从目前透漏的消息看,小米的白酒目标人群是年轻人,定位是中端市场,应该对标的是江小白。


其实小米有品一直在丰富自己的产品货架,完善自己的生态链,有点类似网易严选的模式。这不算是搅局,更应该算是一种尝试,因为小米白酒所定位的细分市场与传统白酒相去甚远。年轻化,小瓶化,互联网化是小米白酒的特色,这与传统白酒的标签重合度很少。


隔岸漫话

小米一个做手机的,确实这几年进步很好,确实能做好的产品,但是并不是做什么都可以。做手机这个产品是很容易实现的,因为所有部件都是采购的,自己只做设计和品控。但是做酒就是另一件事,做好酒的就能那么几家,小米没有自己的产业,只能去买或者代工。大厂不卖你,代工的产品还是免了吧。酒是一种文化,是传承。小米还是做自己的工业产品合适,就如做出的小米啤酒,不敢恭维好不好,但是你的啤酒代表的含义没有表明,贵是一方面,适合什么人喝,有没有受众,烧烤摊太贵,送礼没含义,保质期短。白酒讲究的一种文化,不是现在为了我追逐利益,选择进入这个产业。白酒可以做,但是要做的明明白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