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没有海底地图,潜艇是怎样判断深浅在海里航行的?

小光影记

话不多说,吐槽君直接杀向主题,首先回答潜艇如何知道自己所处的深度,答案就是深度仪!潜艇航行在海水中,浮力等于船体所排开的水量,也等于潜艇上下压力之差,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压力会逐渐增加,而压力和深度成一个固定函数关系,所以只要测量船体上下压力差,通过一个固定的公式,然后再套入潜艇固定排水量和体积数,就能基本测量出下潜的深度,如果要更准确就要再加上海水含盐量及水流速度等变量。二战中潜艇的别以为多落后,其实一般在外壁都安装有压力传感器,这些感应器会显示出压力数值,只要通过计算就能精确的知道自己所处的深度,而潜艇一般会配有一个深度计,上面会标定好压力值对应的深度,所以潜艇兵能够直观的在深度计上看到自己所处的深度。

除了深度,还需要知道海底的地形和有无障碍物等,这就要依靠声呐了,由于电磁波在水底传播困难且容易受到干扰,英国人于1905年根据蝙蝠和海豚的启发,发明了声呐技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声呐就被用于监听水下潜艇目标,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主要大国的潜艇都配装了主动式声呐,这种声呐可以自己发出变频声波,而遇到障碍物后则会反射回来被潜艇接收器所接受,依据对反射回来的声波方向强弱距离等数据就能清楚的辨别出海底的地形、距离及有无障碍物等信息,潜艇正是有了声呐的保驾护航才能够在黑暗的大洋深处行动自如,不至于睁眼瞎!


军史吐槽君

然后1920年代声呐出现,最早可不是用来找潜艇的,就是测量航道深度,或者说描绘海底地形。所以,二战时,潜艇上已经有海底地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