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卫狮子林桥的来历

狮子林桥是中国公路桥梁建设上最早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悬臂技术的一座桥梁。

老天津卫狮子林桥的来历

桥全长96.6m,分跨为24+45+24(m),由单悬臂梁和8m长挂梁构成;桥宽2×3+18(m)。

1994年在老桥上、下游每侧各修建一座新桥,新桥桥宽为9.3米,结构截面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砼箱形连续梁,跨径为25.2m+45m+25.2m。2003年8月再由城建集团对桥体成功实施了整体抬升,抬升高度1.271米,最终成为今日狮子林桥。

狮子林桥位于南开区、红桥区与河北区的交界处的海河之上。

原桥始建于1954年,桥长93米,桥宽24.6米,主桥共分三跨,跨径24m+45m+24m。结构为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形连续悬臂梁。

1994年加宽到43米。在老桥上、下游每侧各修建一座新桥,新桥桥宽为9.3米,结构截面为三跨变截面预应力砼箱形连续梁,跨径为:25.2m+45m+25.2m。

2003年8月,在海河综合开发改造中,因旧桥净空不满足海河通航的要求,由天津城建设计院完成了该桥的整体顶升设计,在国内首次把顶升平移技术成功应用于桥梁改造领域,实现了国内桥梁改造技术的一大突破。

该工程由天津城建集团总承包公司实施,运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对桥体成功实施了整体抬升,抬升高度1.271米。

九河下梢”是对天津这座城市最贴切的描述,不过这里的“九”是虚数,表示多。因为“九”为阳数之极,即最多的数量,称为“九河”。因为海河是“扇形水系”,它汇诸多条河水,故称“九河下梢”。

而说到“九河下梢”就必然联系到“三岔河口”。所谓三岔河口其实是指现在的狮子林桥附近,南运河由西而来,北运河由东而来,在这个地方汇入海河,三河交汇,形成一个丁字形,这里才是历史上的三岔河口(即海河的起点)。1917年,海河裁湾取直,从三岔河口到现今金钢桥附近开掘一条河道(这就意味着海河延长一小段),将南、北运河直接开通到这里,于是便形成新的三岔河口。原来南运河的一段便废弃了,填平后形成老铁桥大街、鸟市等;原来北运河的一段废弃后形成狮子林大街、东河沿大街等。三岔河口地区是天津最早的聚落点,最大的漕运中转地,也是天津发祥地。旧时天津有这样的民谣:“三岔口,停船口,南北运河海河口,货船拉着盐粮来,货船拉着金银走,九河下梢天津卫,风水都在船上头。”

说到这,就引出了这期的主题——狮子林桥和狮子林大街的来历。从常理上讲,地名都有自己的来历,可这狮子林当初是怎么来的呢?


天津人都知道天津狮子林桥上狮子多,曾经有人说天津的狮子林桥是模仿北京的卢沟桥。为嘛呢?因为桥上都有狮子!可是细一琢磨也不对,狮子林桥上的狮子与卢沟桥的虽然都是形态各异,没有重复的,但两者的数量却不一致。狮子林桥改造前总计有184个狮子,而卢沟桥大小石狮子的总数为502个,如果要仿制为何不仿个一模一样的呢?可见,“仿制”这种说法完全是捕风捉影。

其实狮子林大街及狮子林桥,得名于狮子林村,而狮子林村名却源于狮子林庙。据考证,狮子林庙最早始建于明末时的北运河边上,开始的时候只是一个云游僧人搭建的小庙。佛教艺术中,狮子既为万兽之王,也具有辟邪护法之作用,庙宇取名狮子林,大概取其吉祥之意。随后的岁月,一批批来此种菜、打渔之人,相继落户寺庙周围渐形成村落,遂以狮子林庙为号,给村庄命名,叫做“狮子林村”。

老天津卫狮子林桥的来历

在清道光保甲图上,已明确标出了狮子林村的坐落位置

在清代,狮子林村是河东一带去北大关、估衣街的重要通道,后来淮军在三岔口重修水师营炮台,并征用狮子林村的大部分土地盖淮军的北大营,自此,狮子林庙和狮子林村才被淮军的营垒所湮灭,但狮子林的地名却流传下来,并保留到现代。

狮子林桥始建于1954年,随着狮子林桥的修建,打开了河北区与南开区、红桥区的重要通道,使原先窄小的狮子林街变成了四通八达主干道路,至此狮子林大街正式登上时代的舞台。

老天津卫狮子林桥的来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