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肘部一個穴位:改善幾十種病

拍打肘部一個穴位:改善幾十種病

隨著年齡的增長,很多老年人都開始長出了許多小斑點。對此,大家感到很困擾。今天給大家分享這個簡單實用的方法就是拍打“肘部”上的曲池穴。

拍打肘部一個穴位:改善幾十種病

取穴位置:人體曲池穴位於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穴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穴位解剖:橈側腕長伸肌起始部,肱橈肌的撓側;有橈返動脈的分支;布有前臂背側皮神經,內側深層為橈神經本幹。

穴位主治:曲池穴的主治症狀為:老人斑、皮膚粗糙、手肘疼痛、眼疾、牙疼;上肢癱、麻、痛;高血壓、貧血、咽喉腫痛,牙痛,目赤痛,瘰癧,癮疹,熱病上肢不遂,手臂腫痛,腹痛吐瀉,癲狂等等。

穴位功能

1、 曲池穴對人體的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等均有明顯的調整作用。艾炙曲池可使胃蠕動弛緩,針刺曲池又可調節腸道蠕動、空腸、迴腸蠕動弱者可即時性增強,強者可使之減弱。

2 、針刺闌尾炎患者的曲池等穴,無論在X線觀察下或直接手術觀察,均可見闌尾的蠕動明顯加強,緊張度增加,或闌尾弧度變動、移位、呈捲曲擺動,或見分節氣泡移動加快,內容物排出,闌尾血管收縮,原來充血者,變為缺血狀態。

4、 觀察急性腦血管意外病人的血液流變學及腦血流圖發現,針刺曲池等穴,可使腦血流量增加,腦血管阻力降低,起針後腦血流量增加仍可維持35分鐘,腦血管阻力降低不明顯。

5、 對脾切除術後血小板過多症,針刺曲池等穴,可使血小板數漸趨下降,以至恢復正常。針刺曲池穴對炎症灶白細胞的游出有一定抑制作用。對血氧飽和度有調整作用。

6、 針刺曲池可使多數空腹正常人的血糖升高,說明有促進腎上腺髓質分泌功能的作用。對血糖的調節,因手法不同,可產生相反的效果,如用燒山火手法,可使血糖上升,用透天涼的手法則可使血糖下降。

拍打肘部一個穴位:改善幾十種病

穴位配伍:

1、 配合谷穴、外關穴,有疏風解表,清熱止痛作用,主治感冒發熱,咽喉炎,扁桃體炎,目赤。

2、 配合谷穴、血海穴、委中穴、膈俞穴,有散風清熱,調和營衛作用,主治丹毒,蕁麻疹。

3、 配內關、合谷、血海、陽陵泉、足三里、太沖穴、崑崙穴、太溪穴、阿是穴,有溫陽散寒,活血止痛作用,主治血栓閉塞性脈管炎。

4、 配合谷、血海、三陰交穴,有扶正解毒作用,主治冬眠靈藥物反應 。

臨床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