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無間道》裡有哪些值得深思的細節?

劍雪蕭蕭

《無間道》是一部非常縝密的作品,其實“吃”的情節就常常為人津津樂道!

《無間道》裡面飛揚跋扈的黑道大哥韓琛,小身材、小眼睛一樣出得來大氣場,甚至從未親自動過手,甚至沒有開過一槍,只需一個眼神,一個表情就將人物的老奸巨猾、冷酷無情演繹的淋漓盡致。

不得不提最經典的吃盒飯場面,這盒飯吃得網友要上知乎:“為什麼《無間道》裡每次看曾志偉吃飯都把我饞的要死?”

場面是這樣的:曾志偉被帶到警局,坐在偌大的一個會議桌前,身後站滿了小弟們,面前擺著好多盒飯菜,他手持一次性筷子,旁若無人的挑揀著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霸氣十足卻也吃得津津有味!

看到韓琛在警局吃盒飯的胃口都這麼好,黃警官放大招了——“不好意思,今晚的行動,連累琛哥您損失了幾千塊”。這句話一下子觸到了韓琛的痛處!正沉浸於美食的韓琛,臉色一下子陰沉了下來,手中正舉起的筷子輕輕掉落,沉默了幾秒種後,他火速爆發,把面前的盒飯一股腦推向對面的黃警官及一眾探員,這翻臉的速度可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啊!

甩完盒飯,他又拿起一杯飲品,目中無人地吸著,一邊用惡狠狠的目光掃射著身後的“可疑臥底”。

不到3分鐘的吃盒飯戲碼,曾志偉吃出了滿漢全席的感覺。每次看到《無間道》中這一幕,強烈的感覺是:我餓了,快給我來份盒飯!!!.

請問,這不是演技是什麼?

其實,好的表演還有個更深入的層次,就是通過眼神和動作的設計,讓觀眾解讀出更多的訊息。

像《無間道2》裡,倪永孝(吳鎮宇飾)死之前,韓琛去找他。吳鎮宇在這場戲中,加入了劇本上沒有的一個細節,邊勸對方和自己合作,邊拿起桌上的酒瓶斟了兩杯,一杯送到曾志偉面前。

而曾志偉的動作是,把酒直接拉向和吳鎮宇相反的方向。

這代表著兩人談判的失敗,也是從此刻開始,他們談話的氣氛開始變得劍拔弩張。


香港電影

我只說無間道2裡一個細思恐極的細節,關於倪家倒臺的真正原因。。我們先來看看,倪家倒臺之前,發生了什麼,根據電影,時間線應該是在97迴歸之前,而在黃志誠重新接手倪家的案子,之前,總警司說了一句話

想外面知道。此時是迴歸之前,那總警司說的外面是指誰呢。此時,倪家也有變化,阿孝洗白在望

阿孝成為了政協候選人,他認為倪家可以在太陽底下堂堂正正做人了,而他的底氣,也許是來自這句話陶駟駒這句話,確實使很多香港黑社會成為了執政黨在HK的基本盤,而此時,阿孝也許得到了京城某個大人物的垂青,所以成為了政協候選人,洗白在望。

這是阿孝最大的願望,已經近在咫尺了。然而事情還是發生了變化

迴歸宴上總警司這句話,基本可以宣告阿孝的死刑了,所謂主任,自然指的是中聯辦主任。

接著便是黃志誠帶人闖迴歸宴,要抓倪永孝。這明顯只是警方高層許可是不行的,那誰是背後發號施令的人呢。而阿孝回家之後,有段對話很有意思。

收回迴歸晚會的帖子;港澳辦取消阿孝的政協候選人資格;後來又說打電話給北京的朋友,幫忙。後來,我們也知道,然並卵。我們來分析一下,倪家倒臺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乍一看是被黃志誠和韓琛算計,阿孝被黃志誠一槍爆頭。其實香港警方敢和國際刑警聯合調查倪家,又在迴歸之前,這個敏感的時間節點,注意調查的時候,阿孝的身份,政協候選人。明顯是北京的意思。倪家想向左轉,但是左轉失敗,家破人亡。某種程度上,倪家是政治上的犧牲品,也許是為了香港的治安穩定,也許是別的原因,但是終究逃不了政治。如果倪家左轉成功了呢,會是什麼樣子。

就是這個樣子,上市公司主席,香港的統戰對象,社會賢達。新世紀最港味的港片裡,依舊有內地的隱性控制因子,在劇情中。


趣事下午茶


24幀的藝術

我從大家一般都會忽略的一個小人物說起吧,他就是劇中的傻強。其實他不傻,並且是看透阿仁身份的人!


主要的鏡頭是:陳永仁上司黃Sir剛死不久,警察到場,古惑仔鳥獸散。中槍的傻強帶著陳永仁跑路。在開車的時候,傻強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得趕緊把該說的話說完。

傻強講的第一件事,是老大找過他談話。


傻強說:“琛哥說:'傻強,如果我們有個兄弟是臥底,你敢不敢幹掉他?'”

“他這麼當面問我,我當然說我敢啦,你當我真傻?”


言下之意,人情世故他都懂,傻強的傻只是裝的,逢場作戲罷了。


接著,傻強從局內人角度,講陳永仁最關心的,安全問題傻強說:“那個警察硬骨頭,他們把他抓了上去,足足打了十分鐘,

一句話都沒有說過。”表面上,是欽佩黃Sir硬骨頭。實際上,是安慰陳永仁,放心,你還沒暴露。


接著傻強開始

警告陳永仁,他現在是安全的,但其實,已經引起懷疑了——至少,被“傻強”知道了。

傻強說:“琛哥說,今天誰沒出現,誰就是臥底。我沒說你去按摩。”


最後,又把以前說給其他人的話,對著陳永仁,再說一遍。“
總之呢,你要記住:如果哪個人,他做事不專心,又看著你的話,他就是警察。”

這個方法,是傻強的“獨門絕技”。


前兩次,他對著同夥說,是告訴他們,如何識別臥底。而這一次,卻是從兄弟立場,

叮囑阿仁,怎麼當好臥底。幾句話,既描述了現狀,凸顯了傻強義氣兒女的個性,也完整交代了身後事。





怎麼樣,有沒有覺得這部劇其實很厲害!臺詞的背後存在很多的意義。


艾美麗aggy

《無間道》系列裡的這個細節,你有參透導演的意圖嗎?

關於《無間道》系列,各位的解讀已經很多,而我想說的也許是看過電影的你一定注意到但沒有留心的一個細節:陳永仁和劉建明的警隊編號,這個編號從警校開始一路跟隨他們,在片中多次出現:

陳永仁的警察編號是PC27149

而劉建明的編號和他類似,是PC4927

有何含義呢?這就要提到整個系列每一部都會在片頭出現的引子了,皆是一段佛經:

所謂《涅槃經》,是佛祖釋迦牟尼在涅槃之前最後的遺教。

在整個系列都有豐富的佛學韻味的大前提下,科普一下:在佛法中,七七四十九天是用來超度的。佛教的輪迴轉世觀念裡,人在死後的七七四十九日內,會經過七個階段。

也就是說這四十九天是個一個銜接期,在這個時間段裡,大多數人經過超度都可以贖罪,能投個好胎,但是,極好的人會立即上天,極壞的人會立即下地獄。

劉建明和陳永仁兩位男主角的警隊編號,都蘊含有七七四十九,但數字是完全倒過來的,也暗示了主角身份和命運的錯位,而在97迴歸之前,香港警察的編號都是五位數,這裡其實也暗示了劉建明從來都不是一個真正的警察。

片中出現了兩次“我想跟他交換”的臺詞,第一次是劉建明無意識的狀態下,而第二次則是得知真相之後的劉建明發自肺腑的感嘆,篇首、篇尾都是下降的電梯,墮入無間地獄的二人,註定要以錯位的身份活下去。


褚漢辰

《無間道》說起這個名字,大家都會想起一些經典臺詞或者鏡頭,比如“對不起,我是警察”、“我以前沒得選,現在我想做個好人”、“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但是其中還有的一些細節大家也許都沒有注意到,今天就給大家解析一下。


細節一:

《無間道》開場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在《無間道》一開場就有這樣的一段佛經:“八大地獄之最,稍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故有此名。”

其實,這只是《涅槃經》第十九卷的一部分,完整的應該是:

八大地獄之最,稍為無間地獄,為無間斷遭受大苦之意。

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阿者無言,鼻者無間,為無時間,為無空間,為無量受業報之界。

無間有三,時無間,空無間,受業無間,犯忤逆罪者永墮此界,盡受終極之無間。

大致意思就是說,八大地獄最痛苦的就是“無間地獄”,在無間地獄只會不斷地遭受痛苦。而在無間地獄受苦的人,永生就是他們最大的折磨。而無間地獄,之所以叫無間,就是因為裡面沒有間斷的時間、也沒有替代的時間,在裡面的人會受到不間斷的痛苦(報應),那什麼樣的人會進入無間地獄呢?

1、殺父

2、殺母

3、殺阿羅漢(殺掉得道之人)

4、出佛身血(讓佛受傷、出血)

5、破和合僧(在一個修行道場或一個團體裡散播謠言、挑撥是非,造成紛爭,最終使道場或團體分崩離析)

這五條罪行,叫做五逆重罪,只要犯下一條,就會被打入“無間地獄”。

毋庸置疑,《無間道》裡幾乎每個人都犯了第五條罪,也就是破和合僧,又叫阿鼻地獄罪。所以從時空角度來看,《無間道》整個故事發生的空間,就是影片開場所說的“無間地獄”中。

細節二:

影片開場在寺廟

算命的告訴韓琛:“一將功成萬骨枯”

韓坤不同意

認為生死是自己決定的

其實這裡也是一個不容易注意到的小細節,影片一開始就在一個寺廟裡,韓坤在這個因果有報的世界裡,並不相信那句“一將功成萬骨枯”。於是,韓坤讓小弟們(劉建明)去警校當警察,成為臥底。

按照韓坤說的話,跑江湖的生死應該自己決定,而對於劉建明來說,每天都要在警校刻苦訓練,還要時刻提心吊膽的他,連說話都要注意三分,更不要說自己的生死了,生死早就不是自己可以決定的了。劉建明也因此開始無盡的遭受痛苦,踏入了這個叫“無間地獄”的世界

而這裡,也是為了以後劉建明親手殺了韓琛,留下了伏筆。劉建明親手射殺了自己的老大韓坤,就是為了當“好人”,決定自己的生死,踏出“無間地獄”。

細節三:

“明明說三年,三年以後又三年。三年後又三年。差不多十年了”。喊出這句話的陳永仁,早就開始行走在了精神崩潰的邊緣,以前的他是個充滿正義感的警察,而現在的他,有時都已經分不清自己是好人還是壞人,是警還是匪,他和劉建明都一樣,此他渴望找回自己真實的身份:警察,這種無法安心的日子,對於他來說就是地獄的存在。

而除了劉建明,其實陳永仁也早就進入了這個因果世界裡。有的身份並不屬於真實的自己,他們都生活在這個壓抑的環境裡,無論是吃飯、說話、睡覺,就連做夢都怕被人拆穿身份。他們進入了這個無間的世界,進入了這個叫“無間”的地獄,他們只會永遠的遭受痛苦,沒有輪迴,所以,他們都是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輪迴的機會、一個重新做人的機會。

細節四:

從這裡看出阿強從未懷疑過他

阿強讓陳永仁趕緊走

此時此刻陳永仁的內心受到了更大的拷問。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明明是臥底,卻被所謂的敵人如此信任。他更不明白,為什麼自己是真警察,卻被名義上的自己人“利用”。狼雖兇惡,也是有靈性的動物。尤其是母狼,在“母愛”爆發的時候,也會改掉秉性,保護起人類的孩子。並把孩子馴養成“狼孩”。這就很像陳永仁自身的際遇,作為一名警察,卻墜入“狼窩”。他根本想不明白,自己到底是人還是狼,就這樣自己墜入這無間深淵的痛苦之中。

細節五:

注意右上角的日期 2002年11月28日

劉建明和陳永仁在音像店見面的場景。大家一定有些印象,但是沒有注意過這一串小小的日期。

28/11/2002,一串簡單的數字,卻和影片結尾相呼應著。

注意墓碑上的時間是2002年11月27日

陳永仁死亡的日期,為什麼在他去音像店的前一天。看到這裡相信大家心裡已經有了答案,而這是不是這部電影的真正內涵所在呢?


拾光電影館

電影《無間道》裡有哪些值得深思的情節?

說起《無間道》想必都不陌生吧,一部經典中的經典,香港電影崛起的里程碑,拿獎拿到手軟的作品,眾多影星成功路上的結晶。是環亞電影發行公司出品,由麥兆輝,劉偉強兩位大咖導演執導,曾志偉,梁朝偉,劉德華等一起主演的一部警匪片。

影片中講述的是兩個身份非常混亂的男人,分別為警方的臥底和黑社會的臥底,經過一場激烈的角色鬥爭,決心尋回自己的故事。

也就是說在這段時間裡,很多人都可以贖罪,投個好胎,但是極好和極壞的分別會上天和下地獄。但他倆的數字完全是倒過來的,其實就是暗示了他們的命運和身份的錯位。

還有就是香港在97年以前警員編號都是五位數字的,而劉建明的是四位數,也就表明了劉建明從來就不是一個真正的警察。


碼哥侃電影

在《無間道》系列第一部的結尾,梁朝偉所飾李永仁的墓碑上刻出了詳細的生死日期。生於10月25日,可以從黃sir說過的“25號你生日嘛”得到印證,但死期卻好像有爭議。

因為開頭兩人在音響店碰面的場景中,發票上寫的日期是2002年11月28日。李永仁死於27,電影開始於28號,這是在是個太大的BUG了。

再來看看影片開頭的佛經:

“無間道”是佛經中的一個概念,指的是“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舊譯為“阿鼻地獄”,是佛經故事中八大地獄裡最痛苦的一層,也是民間所謂十八層地獄中最低的那一層。被打入無間道地獄,永無超生來世,要不斷的重複無間的折磨。

所以從梁朝偉和劉德華所飾角色開始做“臥底”之初,片名就預示了兩人永無解脫的痛苦輪迴,李永仁的生死日期看似是個bug,但連起來卻正好可以形成一個閉合的輪迴,是不是細思極恐呢?

2.“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

可能是片中這句話非常符合拖延症的大家(誤),所以大家非常喜歡哈哈哈哈。

但是大家知道這句話其實是梁朝偉現場想出來的嗎。其實這跟他曾經演過的一部電影有關。1992年吳宇森的《辣手神探》上映,梁朝偉在片中飾演臥底,所以距離02年《無間道》上映,剛好十年,應了片中的臺詞。

3.《無間道》第一部裡面,韓琛想查內鬼,讓手下小弟都填寫個人資料。陳永仁笑傻強“這麼大個人,連保鏢的鏢都寫錯”,但自己糾結了很久還是寫錯了。

在《無間道》第二部裡面,特意用了一句“檔案裡有些字我不會寫”做前後劇情的相互照應,導演果然用心良苦。



壹條電影

87年版的《紅樓夢》,30年後,微博、朋友圈裡仍然不時能看到關於劇裡金銀首飾,服裝搭配,髮型妝容的分析貼。這就是經典的魅力,每一個細節都做到了極致,都耐人尋味。《無間道》作為近二十年最成功的港片,其成功也不是偶然,電影裡的很多細節如今看來,依然值得推敲。

電影開頭劉建明去買音響刷卡的時候鏡頭給了單子一個特寫,單子寫的時間是2002年11月28日,這是劉建明和陳永仁第一次見面的時間。但是電影結尾陳永仁的墓碑去世時間是2002年11月27日。但這是警匪片,不是恐怖片,所以必有其深意。無間道在佛經裡是這麼解釋的:“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永世不死,無間輪迴。所以這個安排,所以死於27日,始於28日,完全和電影名稱的含義契合,不禁讓人對編劇歎服。

電影裡有一句臺詞,是梁朝偉對陳秋生訴苦當臥底時間太長,原本劇本上寫的是“10年”,但是梁朝偉把它改成了“明明說好是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三年之後又三年,就快十年了老大”。用了一個疊句,用一句簡單的話就表達出來當臥底那種度日如年的心裡狀態。

陳永仁和劉建明兩個人在影片最後的天台對決,本來劇本安排的是兩人來一段港片式的武打戲,但在劉德華的建議下,最後被改為鬥智的語言對決,這場戲中兩個人用語言代替槍械,把氣氛推到了最高點。


電影爛番茄



整個無間道系列,最讓我深思的是倪家特別是倪永孝的命運。

倪坤,作為倪家的第一代領導人,可以說“功成身退”,退居幕後,把權力交給五大當家,然後隱居民間。



很顯然,倪坤並不想倪家有人接他的班,並不想子孫後代繼續做黑社會。

但是他很清楚,有些事是回不了頭的。所以他才會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很多細節都顯示了倪家的悲慘命運。

其中一個細節: 倪坤被殺時在做什麼?


門頭是香江曲藝社,倪坤在裡面唱戲,很明顯,已經不問世事。

那為什麼Mary還要殺坤叔?我個人的理解是坤叔想結束倪家混黑社會的日子。至於之後幫會交於誰接手,影片中沒有提,但是很明顯並沒有交給五大首腦的打算。

看完全片,我認為倪坤的真正想法是慢慢徹底解散整個幫會,所以並沒有交棒給誰的打算。看的出五位首腦也並沒有多大的情緒,按理說,順其自然是最好的。

沒想到Mary不滿意,她一心認為自己的男人對倪家最忠心,倪家既然不想做那應該把位置留給韓琛。既然坤叔不想交棒,那她選擇自己動手。



買通黃志誠,裡應外合,派小弟劉建明出手結束了坤叔的生命。

這個決定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Mary的,韓琛的,劉建明和陳永仁的。

Mary被殺,劉建明陳永仁從此行走在無間地獄,韓琛上位……

改變最大,也是最慘的,就是倪家。誰能想到,倪家最後全家慘死。從此倪家煙消雲散在這世間。



仔細推敲,無間道系列有很多細節耐人尋味,無間道系列終結了,很多疑問已經無法解釋。

也許,這就是電影的魅力!



另外提一句,其實倪家還是留了一個後代,稍微細心點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只不過小孩並不知道自己是倪家後代……

關於無間道,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評論區或者私信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