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病已如何会从匹夫到天子,这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局

史海钩沉:从匹夫到天子的刘病已

汉昭帝死后,皇位继承成为天大难题。霍光把昌邑王刘贺立了,又废了,然后又要在宗室里找合适者,这里面透着蹊跷。

笔者认为件事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史书所述,霍光确实无法忍受刘贺这个浪荡子,他实在没有一点人君的样子,先把他废了再说。然后在寻找储君的过程中发现了史皇孙刘病已,觉得他不仅是武帝的正宗子孙,而且各方面都十分的合适,于是将他立为皇帝。这种说法很是冠冕堂皇,维护了霍光的形象,但又有些不符合逻辑,废立者大事也,而皇帝乃是帝国最为重要的职位,正常人一定会在废掉刘贺之前,也要想好立的是谁,先找到替代者,然后再废,也才能一切尽在掌握之中。汉昭帝刘弗陵“猝死”,霍光已经为寻找新皇帝而心急如焚,刚过去才几天?这么重要的历史经验就忘记了?

其实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刘病已这个替代者已经找好。正因为这样,所以霍光才敢对刘贺下手,将他给废了。然后,他召集群臣,假模作样地开个会,讨论一下新策立新君的事情。大家七嘴八舌讨论了一番,提出的人选都不合霍光的心意。就在此时,丙吉出场了,他按照编好的剧本,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武帝曾孙刘病已的故事,一方面说他幼年的遭遇,襁褓之中即遭入狱,无数次差点死于非命,先赚取大家的同情之泪;另一方面又说他受到良好的素质教育,《诗》、《论语》、《孝经》等儒家典籍烂熟于心,说明他具备做皇帝的素养,不是刘贺那样的浪荡子所能相比。

刘病已如何会从匹夫到天子,这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局

电视剧《乌龙闯情关》中的刘病已形象(孙耀威饰)

而此时霍光的演技也十分逼真,他好像也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感慨造化弄人,抹了几把同情之泪,庆幸上天的恩赐,然后进行了表态:“我看,就请这位皇孙继承大位吧,而且他是孝武皇帝的曾孙,是卫太子刘据的孙子,若不是奸人挑拨,皇位也应该是他的,现在其孙子继位也是顺理成章。”既然霍光都这样表态了,别人也都不停地点头,表示同意。还有人则说:“如果卫太子刘据不死,是轮不到孝昭皇帝的,现在他再将皇位还给卫太子的孙子,符合春秋大义啊!”

霍光皱了一下眉头,认真地说:“卫太子确实有点冤,但是孝武皇帝在时,已经做了平反的结论,现在史皇孙继承了孝昭皇帝的大位,也算是上天的一种恩赐。”

立卫太子的孙子,确实是政治上成熟的表现。

卫太子的孙子自然是武帝的曾孙子,立武帝的曾孙子继承大位,这一点不能含乎。

而还位于卫太子一系,则是能做不能说。卫太子立得早,卫霍一党在朝廷盘根错节,人脉极广,巫蛊一案牵涉甚广,受迫害的官民足有上万人。武帝晚年也为冤死儿子而悔恨不已。而立卫太子后人,等于拨乱反正,会得到相当多的支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安抚民心。霍光严格地讲,也是卫党的人,卫霍一家亲。但是,暂时还没到彻底为卫太子平反的时候,比如追认一个什么帝号什么的,因为这样又会涉及到对汉武帝的评价,大汉朝的面子上挂不住。霍光政策界限把握得很好,暂时先让卫太子的孙子登位,至于对卫太子本人的评价,以后再作打算。

坚持孝昭皇帝的历史定位,这样有利于团结昭帝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些官员,包括霍光本人。而立刘病已,则在一定程度上还了卫太子一脉一个公道,算是安抚了人心。

立刘病已是一石N鸟的事,霍光办得很漂亮,也赢得了人心,不得不说霍光确实是了不起的政治家。

刘病已如何会从匹夫到天子,这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局

电视剧中的霍光形象

公元前七十四年,汉昭帝元平元年,这一年,长安城里被纷至踏来的政治大事搅动得格外兴奋,从朝廷到民间,人们都为接二连三发生的这些政治大事而感慨不已。

先是孝昭皇帝突然死去,紧接着从山东来了一位游荡无度的新皇帝刘贺,还没到一个月,他竟然就被废了。又不到一个月,卫太子的孙子刘病已一下从乡间匹夫传奇般地登上了大位!

刘病已如何会从匹夫到天子,这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局

刘病已的祖父刘据,他受冤屈而死,民间一直很是同情

因为时间相隔不远,长安城的老百姓对卫太子的记忆是深刻的,一方面卫太子宽厚仁慈,深得民心,但又有数万百姓曾经因为他不明不白地在一场混战中死去,百姓们对他的感觉是那么复杂,欲说还休。而一个从监狱里成长的孩子做了皇帝,这个只有戏文里才有的事情让长安以及全国的老百姓都唏嘘不已,不论朝廷的官员还是平头百姓,茶余饭后,总是不知不觉地就把话题转移到国家发生的这些离奇的事情上来。而人们也会对霍光感觉十分的推崇,因为也只有他才敢这么做。

当然,关于这个突然出现的史皇孙刘病已,人们都会对他的不幸的身世而感慨万千,上了一点岁数的人对十几年前那场浩劫记忆犹新,老皇帝汉武帝的残酷无情,酷吏的穷凶极恶,卫太子刘据的悲惨命运,全家数百口无辜的死于非命……那真是一个不愿回首的恐怖时代,这一切好像还没有走远,这让他们对一个卫太子一脉仅存的一个婴儿的幸存不是感到无法接受,而是感到无法相信。

这一切似乎都在霍光等人的意料之中,派出到街头巷尾的细作也把老百姓的各种议论写成内参报告给了最高领导层,霍光对此不能不忧心忡忡。

对这种情况,霍光当然采取了一些对应措施:

首先,他用朝廷的名义大肆表彰丙吉等人忠心保护幼主的感人事迹,对丙吉顶着生命危险保护卫太子孙子的故事大加赞扬,并对丙吉全家进行封赏,给他封侯,并可以世袭罔替。

于是一个包括了很多细节的说法在全国逐步流传开了。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汉武帝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望见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汉武帝当然不敢怠慢,马上就派人要去将这些囚犯全部杀掉。后来发现,头上冒气的却是一个婴儿,而守护这个婴儿的监狱长丙吉言之凿凿,这个婴儿上卫太子的孙子,当今圣上的曾孙,谁也不能妄杀。汉武帝听了汇报,表情有些古怪,说:“嗯,看来老天爷自有安排啊。” (武帝亦寤,曰:“天使之也。”)于是大赦天下,刘病已因此保全了性命。

刘病已如何会从匹夫到天子,这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局

丙吉像。正是他照顾了监狱里的刘病已

很显然,这个故事漏洞百出。汉武帝晚年对逼死太子一事很是悔恨,如果得知太子还有一个孙子在狱中,也一定会将其接回来抚养,而不会任由其沦落民间。而那些酷吏也似乎太好说话了,仅凭丙吉的几句话就那样放过了。

真实的情况可能是这样的,并没有什么“天子气”什么的,武帝也不曾派人去杀囚犯,这一切不过是编造出来说明刘病已继位的合法性而已。但丙吉照顾狱中的刘病已,这应该是事实,得到大汉朝廷的回报,也自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这个故事由于太富戏剧性,又见于正史记载,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深入人心。

于是,一场皇权交替危机就在霍光等人的精心策划下稳定在度过了,大汉王朝又可以长治久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