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呼和浩特有一座著名的寺院,俗称五塔寺,是藏传佛教寺庙。始建于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由小召喇嘛呈请朝廷修建。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1732年建成,清廷赐名“慈灯寺”,并赐予蒙、藏、汉三种文字寺额。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该寺原占地1.35万平方米,建有三层殿宇。1886年阳察尔济格根三世死后,喇嘛都回到小召,慈灯寺逐渐荒芜,殿后的“金刚座舍利宝塔”,蒙语名为“塔奔·斯普日嘎”。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佛殿全部无存。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2006年,由呼和浩特市政府投资800多万元兴建的慈灯寺复原工程,依据历史文献、历史照片、相关研究资料以及结合遗址考古发掘成果进行复原设计。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工程于当年3月动工。复原工程项目包括围墙复原、二进院大殿和三进院大殿复原、6个东西配殿复原以及古井厅复原等。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复原后的慈灯寺严格按照藏传佛教的有关仪轨布置和充实各个殿宇的内容。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殿内经幢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殿内所悬六字真言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殿内所悬八思巴大师像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殿内法鼓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这些建筑虽然是假古董,但是,能够修复,总还是功德一件!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走到后面就是金刚座舍利宝塔的所在,该塔由塔基、金刚座和五座玲珑宝塔三部分组成,为砖石结构、平面长方形,塔体通高16.5米。其建筑形式源于印度佛陀迦耶精舍,同时又融合了我国古塔的特点。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金刚座建在拱门方形高台基上,共七层,每层挑出窄檐,高7.85米。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座下层为须弥座,束腰部分为砖雕狮、象、法轮、金翅鸟和金刚杵等图案,工致精美。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金刚座身下半部镶嵌有蒙、藏、梵三种文字的金刚经文;座身上半部为千佛龛,龛中为一坐佛,两旁是宝瓶柱,龛上乃梵文六字真言。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座身南面正中开券门。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门旁两侧墙体上有砖石雕刻的四大天王守护。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天王雕像生动自然,线条流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门上为蒙、藏、汉三种文字书写的汉白玉石刻匾额“金刚座舍利宝塔”。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券门内为无梁殿,两旁设有阶梯可供登塔。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金刚座上的五塔,中塔为七层,高8.7米;四角小塔为五层,塔身略低。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五塔第一层均塑有一佛二菩萨并以绿色琉璃做挑檐。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二层以上为千佛龛,共有小佛444尊。中塔正面嵌一石佛。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塔北的照壁上有3幅线雕石刻图。中为须弥山分布图,该图表现的是佛教所言人类居住世界中心须弥山及其上界和四周的分布。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西为六道轮回图,该图说明世界众生如何不得解脱。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东面便是著名的蒙古天文石刻图,图由八块汉白玉拼砌成,直径1.445米。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蒙文题铭上记述,这幅图是雍正帝三年(1725年)根据钦天监制定的天文图刻制的。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上面有蒙文标写的各种天文学名称,为迄念国内发现的唯一用少数民族文字标写的石刻天文图,是一件具有科研价值的珍贵文物。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金刚座舍利宝塔造型庄严优美,线条匀称,是古典艺术的瑰宝,不仅是一座建筑物,而且还是一座巨大的雕刻艺术品。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此宝塔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呼和浩特五塔寺揽胜


注:文中照片皆为作者四库全叔拍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