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自動陀也叫擺陀,是用於自動機械手錶的重要零件,通過離心力作用,與佩戴手錶時產生的甩擺令擺陀裝置產生位移擺動從而帶動齒輪給發條裝置充能的過程;可以說沒有自動陀就沒辦法自動上鍊

由擺陀佈局可區分為:外沿軌道陀,1/3偏心陀,1/4珍珠陀,常規的半月陀;更有較小眾的:hublot的滿陀,jlc的撞陀,perrelet的正反面1/4圓心珍珠陀;不同位置對應擺陀設計也是大不相同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寶齊萊 A1000

特別在背透的高端機械錶中,對自動陀的設計更是用盡辦法變花樣,讓視覺效果更加好看。其中珍珠陀的設計就是從最經典的半月陀改進而來,偏居一隅的設計對機芯設計更高要求;珍珠陀既能直觀的欣賞機芯夾板打磨,又能滿足自動上鍊的實用需求;珍珠陀也通常採用貴金屬或者加大橫截面積來提高上鍊效率,故小小的陀常用22K金,所以珍珠陀被稱為高級自動芯不無道理

珍珠陀(Micro-rotor)最早出現於195x年的Universal(據說BUREN是最早申請微型陀專利的,1954年比宇宙早幾個月),那是一個機械手錶百家爭鳴的年代,人們對超薄機芯的追求誕生偏心陀設計,讓傳統時針、分針和秒針的中心軸承以及擺陀為軸心厚度改成時針、分針為軸心,自動陀則融合在機芯夾板中,秒針則因擺陀佔用大而取消或者放在六點位置。發佈之初就受到熱烈追捧,後期收到石英潮流下,加之大表的逐漸流行,現在市面見到的珍珠陀並不多。經典代表作如下:

漢密爾頓 620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蕭邦L.U.C 1.96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伯爵 12P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百達翡麗 240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Laurent Ferrier 229

獨立製表人Laurent Ferrier Micro Rotor系列,將珍珠陀改良到極致,珍珠陀採用雙杆橋穩定,通過棘爪系統大幅度提升了珍珠陀本身上鍊效率不足的缺陷,全手工打磨的倒角堪稱完美典範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羅傑杜彼 420

除了這幾個品牌以外,沛納海、帕瑪強尼、羅傑杜彼、卡地亞都有推出珍珠陀自動腕錶;也有像格拉蘇蒂,朗格採用仿珍珠陀效果的偏心陀,但其上鍊機制並非橫向還是採用傳統中央自動陀的縱向上鍊結構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蕭邦L.U.C Tech Twist和宇宙 1-67

毒師通過手上兩款珍珠陀的經典來詮釋其奧妙: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宇宙拿到手時,被其外觀纖薄震懾到,竟能把自動錶做的跟手動表一般厚度確實厲害。這隻五十多年曆史的老表,亞克力表鏡與煙燻黑蜘蛛面搭配俞顯陳舊(原裝亞力克中間有帶U的logo印記)。經過保養後走時依然精準,上鍊效率也沒想象中的低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用刀片撬開後蓋, 顯眼看到小小的擺陀放在一側,擺陀厚度略顯單薄,擺陀左側擺輪裝置,右側為上鍊裝置,上方則為發條和傳動系統;由於珍珠陀的空間十分有限,珍珠陀機芯基礎機芯都是按此設計擺放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Universal 1-67:1966年起生產,直徑28mm,厚度2.9mm(有日曆盤),其同類UG 1-66(無歷),推出時為世上最薄之自動上鍊機芯,直至2003年被Piguet 71之2.4mm打破;震頻19600,25石,動力儲存46小時,Incabloc避震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值得一提的是珍珠陀機芯一直被稱為高級機芯是有很大原因的,由於自動陀的內嵌使得整個機芯全部需要重新設計,同時空間的縮小對零件的工藝標準更加精細,如何做到更加細緻又能保證機芯各個功能的正常使用,宇宙也下了不少功夫:

拆開夾板可以看到兩個換向輪都帶有滾珠軸承,雖小但看的出很強壯保證雙向上鍊的穩定;發條盒下方與大鋼輪相疊合以節省空間;擒縱輪也配備單獨的紅寶石避震;雖主甲板無任何修飾,但邊沿切割一點不馬虎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再來看Chopard 蕭邦,

1860年創始人路易斯·尤利斯·蕭邦(Louis- UlysseChopard)在汝拉山谷創辦的錶廠開始了製表歷程;可惜後來他的子孫無人願意繼承這製表工廠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Chopard Happy Diamonds

在1963年將其賣給來自德國珠寶商起家的舍費爾Scheufele家族——來自普福爾茨海姆(Pforzheim)德國“鐘錶之城”;精打細算的德國人將蕭邦製表工藝與珠寶結合的天衣無縫,其“Happy Diamonds(快樂鑽石)”正是其金字招牌到了1996年公司迴歸創始地在瑞士汝拉地區新建一家制錶廠同時以創始人名字命名用於生產L.U.C系列機芯,L.U.C 九大系列五十多款機芯都在此工廠完成,其中不乏機芯獲得“日內瓦優質印記”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而蕭邦的珍珠陀正是在這大背景下(與帕瑪強尼Fleurier錶廠合作研發),1996年發佈第一隻自產機芯的L.U.C 1860系列珍珠陀腕錶(搭載Calibre 96.01-L機芯即L.U.C 1.96),這隻雙向自動上鍊,採用雙發條技術,獲得雙日內瓦印記認證的珍珠陀在當年一下變成網紅,成了大家最為熟悉的蕭邦之作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L.U.C 1860

相對PP在70年代發明的單向上鍊珍珠陀240,1.96不僅在設計上更加先進,擺幅和動儲上的提升顯而易見;故很多表友經常拿蕭邦的1.96與百達翡麗的240兩者機芯做比較,在打磨上都有日內瓦級別認證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而毒師手裡這隻L.U.C Tech Twist 盤面設計大膽前衛,中間鏤空展示出強烈的工業現代感,表面經過精心打磨,倒角經過鏡面拋光處理,烤藍指針與銀灰打磨紋路形成鮮明對比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採用L.U.C96T機芯板路也與1.96 異曲同工,可以說除了少了日內瓦印記級別打磨和鵝頸,遊絲外,其他差異不大,直徑27.4MM,厚度3.3MM,震頻28800,28石,L.U.C Twin專利雙發條盒,65小時動力,Incabloc避震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放大看機芯可以看到,板路的佈局合理優美,流暢大氣的夾板切割成不同功能板塊,清晰瞭然的看到各種刻字,品牌,機芯型號,五方位冷熱溫差調教,29鑽,機芯型號,22K金擺陀印記,倒角採用機器斜拋,大面積日內瓦紋夾板,珍珠紋底板,太陽紋擺陀相交輝映,紅寶石配合倒角凹槽加強畫面層次;中間夾縫中透漏出金黃色的齒輪與Glucydur擺輪相連,形成一幅頂級機械金屬交響樂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拆開Micro-rotor可以看到動能傳遞裝置採用偏心轉換器,通過擺陀軸末端三角形的凸輪,擺陀轉動下凸輪一左一右碰觸上鍊裝置的雙叉槓槓(末端為軸承滾珠),左右的擺動使槓槓帶動上鍊裝置的齒輪上鍊,通過槓槓用力改變珍珠陀自身扭力不足無法帶動雙層發條上鍊的問題,雖然看似效率降低,22k擺陀採用滾珠軸承和凸輪的使用上能輕鬆上鍊;從實際使用中也未曾感到上鍊效率偏低,但從使用情況看蕭邦的珍珠陀設計纖薄導致零件精細,如果使用不當較棘輪容易出現磨損;這也是珍珠陀多數存在的問題:容易壞和上鍊效率低

機芯中的貴族——珍珠陀Micro rotor

兩隻珍珠陀相信介紹讓大家留下不少口水,有能力的買高端的蕭邦甚至pp當然是頂級享受,沒錢的玩玩2-3k的宇宙也不妨一次很好的高級機芯體驗;在當今大表留下的天下,小眾的珍珠陀更顯得珍貴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