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结束后,苏联男女比例严重失衡,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洪俊毅

我们都知道,二战作为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参战国家最多、伤亡人数最惨烈的一次大战,中国与苏联这两个战胜国,伤亡人数是最多的,基本上已经占到了总伤亡人数的近一半。

其中,苏联的总伤亡人数在2700万左右(根据俄罗斯官方公布数据),士兵牺牲人数约890万。可以说,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是建立在皑皑白骨之上的。

人数的大量锐减,特别是年轻男性人数的快速减少,使得苏联在战后,面临了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窘境。

1947年,苏联官方进行人口普查时,统计出的寡妇数量多了约1000万。

面对此种窘境,苏联官方想出了多种增加人口、改善男女比例的策略,如对生育孩子较多的母亲授予“英雄母亲”的荣誉称号,给予生孩经济补贴和提供各项配套福利,号召国外苏联人回归等等。

经过苏联官方各项政策的鼓励和与和平稳定的环境,没过多久苏联的人口比例失衡就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和改善。

如今的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衡,却并不是苏联的锅。因为俄罗斯男女比例失衡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样,俄罗斯的青年男女比例,相差几乎不大,甚至男性青年还略多于女性(是不是让很多人的幻想碎了一地)。

俄罗斯失衡的根源在于中老年女性多于男性。而原因很大一部分则是俄罗斯男性平均寿命要远低于女性!


千字军事

苏联从19世纪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解体,一直都是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居欧洲之首,比如在1895年沙俄的人口就达到了1.3亿,但是经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年)战争死亡、经济危机(1929-1933年)饥荒死亡、第二次世界大战(1941-1945年)战争死亡,二战结束后还有1.5亿人,距离卫国战争前的1.9亿差了整整4千万人口,经过了近10年的休养生息,直到1955年苏联人口才恢复到战前1940的的水平,二战也使苏联的人口发展停滞了整整15年。

苏联因地区因素饮食以高热量为主,图为年轻的俄罗斯姑娘。

所以鼓励生育一直是苏联从沙俄时代开始的一项基本方针,为了挽救战争巨大的人口损失,苏联甚至鼓励女性早婚、早育、多育等,直到苏联解体后的今天,这一方针仍然沿袭,并且苏联、俄罗斯政府都对育龄人口和新生婴儿予以补助,比如在苏联时期生养5名孩子的女性可获得母亲勋章、生养7名孩子的女性可以获得光荣母亲的勋章、生养10名孩子的女性可以获得英雄母亲的勋章。

图为如今的俄罗斯为多子女家庭提供免费的住房和食物。

据苏联人口统计,苏联女性的生育率不能低于2.4,意味着每个苏联女性生2.4个孩子可以保证苏联人品的平衡,苏联在二战时期将婚育年龄下降到18岁,而战后为了鼓励生育将婚育年龄继续下降至16岁,顺便提一嘴,日本更野蛮将婚育年龄降至13岁。苏联生育的孩子都可获得补助,一旦获得了勋章,国家给养孩子,并可以接受免费的医疗和教育,所以到了到60年代苏联就恢复到了2.3的平衡点。

图为普京下乡考察。

当然,苏联男少女多是历史遗留问题,加上苏联的天气和环境原因,生育条件比其它地区偏低,所以直到到了普京上台,也一直鼓励生育并出台了许多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设立母亲基金、只要愿意生就奖励钱,还有完善的配套补助和支持。


图文绘历史

充分利用从东北获得的战俘,战争是男人的灾难,每场战争结束后都要损失一大批男性,特别是在苏联这个本来男女比例就失调的国家尤为凸显,在二战后苏联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令人意想不到。

战争带来的是一片废墟,经济体系的崩溃,人口的大量流失,基础设施亟需重建,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男性的参与。在二战中,苏联和德国死磕多年,无论是否胜利每一场战争苏联的人口死亡都比德国要多,截至二战结束苏联一共丧失将近一千万的男性。男女比例二点七比一,当时苏联女性陷入了绝望的地步,别说寡妇无法改嫁,带字闺中的少女没人要。眼看这情况不能再持续下去,苏联政府想起了带回来的日本俘虏。

慰安夫

在二战后期,苏联在东线战胜德国之后,本着反法西斯联盟互帮互助的原则,出兵东北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将盘踞在东北多年的日军全部抓回苏联。苏联最开始因为战胜心里的高兴慢慢冲淡,这一大批俘虏的吃饭问题成了苏联政府的心腹大患。一个大国气度总不能让俘虏因为挨饿去世,在国际上虐待俘虏的名声可不是很好听,即使他们是日本纳粹法西斯的走狗。这时候一个苏联的小军官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策,把日本这些士兵送给了孤独寂寞的苏联妇女,除了性别上的互换这本质上和日本的慰安妇似乎没有什么不同,都是肮脏而罪恶的。日本俘虏白天是苏联建设基础设施的劳动力,晚上服务苏联寡妇。他们也十分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毕竟阴阳交合是动物的本性。这样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就被喊停了,主要是苏联女性已经显示了依赖日本男性的苗头,为了保持民族血统的纯正性,苏联选择送回一批日本战俘,在回国的过程中,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船舶失事,一大批日本俘虏葬身太平洋。

最后想起一句名言;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只要犯错自然有人来收拾他。


品读武器装备

在二战中苏联是反法西斯的主要盟国之一,77%的德国都是苏联人消灭的,苏联对二战做出的贡献想必不用多说了,在消灭德国77%的同时苏联的损失也是二战中最多的。据统计二战苏联损失2680万人口!

一九四七年,苏联开始进行人口普查时发现,大约多了一千万的寡妇,二战前,苏联人口总共才1.8亿。如我我们分析下会发现,损失2680万人口中我们就说其中890万士兵吧。在这890万中有四十万是女兵,另外八百五十万中的男兵,大多数已经结婚了。光这差距就造成了苏联600多万的寡妇。

在剩下的1700多万人口中,有将近300多万的男子已婚。在二战结束后,苏联就多了一千万寡妇,战后苏联极为缺乏劳动力,所以迟迟不愿意归还1945年日军的50万战俘。据说后来很多日军战俘跟苏联女性发生了关系,在归还战俘时很多日军不愿意离开。苏联因缺男人让愿意留下来的日军战俘都留下了。

苏联的损失远远要比法国、英国、荷兰等欧洲国家大得多,这是为何?首先是因为,苏联跟德国对抗的时间最长,打得非常残酷战线也拉得最长,德国只花了40天就把不争气的法国打得投降了。只有拥有战斗精神的苏联人跟德国死拼到了最后。苏德战争极其残忍,看过的人都不认睁开眼睛。其次就是纳粹德国认为,以俄罗斯波兰位代表的苏拉夫人地位高于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当时的纳粹非常信奉种族优越论,所以他们对俄罗斯、白俄罗斯下手特别的恨,大规模的屠杀!

苏德战争在欧洲战场上打得最激烈,对苏联来说,这是生死决战。所以苏联是拼了全力打这场战争。苏德战线很长,这也导致苏联损失惨重。再一个,希特勒信奉种族优越轮,对斯拉夫人实施种族灭绝政策。德军动不动就对俄罗斯人、白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实施大屠杀,这更导致苏联损失巨大!

纳粹当时的信奉害了苏联,同时也害了德国自己。二战快结束时,德国人才知道苏联人也不是好惹的,德国被苏联人打得像个废墟。想想当时苏联进入德国那个气势,有墙的地方恨不得都给它轰平了。


王山捌贰壹

苏联男女比例失衡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二战期间苏联死伤大量男子,平均每天苏联会死亡两万人,想想这有多可怕!


第二苏联男子寿命短!最新调查:俄罗斯男子寿命位居世界第134位据报道,目前俄罗斯男子平均寿命为58岁,女子平均寿命为71岁。酗酒成风,以前戈尔巴乔夫反酗酒,结果税收少了10%以上!可以说导致了苏联经济恶化。酗酒,是俄罗斯男子寿命短的很大一个原因。

再说一个插曲,由于男女比例失衡,劳动力跟不上经济发展,所以赫鲁晓夫向中国领导人提议输送一百万劳工到西伯利亚帮助苏联开发西伯利亚。但是但是由于种种缘由,最后由周恩来与布尔加宁签订协定,苏联向中国招募20 万中国劳工到西伯利亚做工。后来,只是试点性地从河北的一个县派去了7000名劳工,20万劳工再也没有了下文。



为最后苏联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有一个办法见效最快,并且也快速的将苏联人口提高10%左右。苏联使用的这个办法就是,强行将女性的结婚提前到16岁,并且放宽了生育人数。这一时期苏联女性比的不是谁长的漂亮,而是谁生的孩子多。所以,在这一时期苏联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母亲,这点和我们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以前还有点像。


A居乐装饰设计师郑博威


二战可以说是一次人口消耗极大的世界性战争,参战国中除美国外,中国,苏联,德国,日本等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为直观的就是人口的缺失,在苏联,因为战争原因,让成百上千万的士兵战死沙场,因而在战后,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男女比例失调,女性人口极度过盛的现象!而男性人口的缺失,让这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等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是人口比例失调的问题!二战过后,针对苏联男少女多的的现状,苏联当局在大的方面,做过一些比较轻微的计划生育工作!主要措施为鼓励居民生育,首先通过奖励,政府福利等措施鼓励居民生育,然而利用技术手段,避免女性婴儿的降生,从而在长远处提高男性比例!但这一政策相对轻微,甚至只在个别地方存在过,因此不能作为重点!


其次,苏联男女比例失调,使工厂工人急缺,社会经济止步不前!为此,苏联当局拿出了血本,号召国民尤其是女性国民扛起自己的责任!在那一个时期,政府,军队,工厂,农场,以及各色社会服务机构中,都加入了大量的苏联女性!她们大多经过简单的学习和训练,然后匆匆上岗,在危难时刻担起了男人们才要承担的重任,为苏联一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最后,还有人说,食色性也!耕史觉得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不过为了读者们的好奇心,在这里不如客观的一说!



首先,苏联相对于中国,并没有三纲五常的束缚,所以自古以来,苏联乃至他的前身也就是俄国的社会交往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往就处于一种极为开放的状态!在二战之后,苏联社会交往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增强!各色酒馆,旅店等等场所遍地开花,人们之间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交往也是前所未有的简单直接,这种简单直接直到现在都还能找到印证!比如不少俄罗斯女孩心甘情愿嫁到中国的农村做媳妇儿等等!与其说这是苏联人民在战争压抑之后的释放,不如说是一种天性的需求!



其次,就是大量的接收移民!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不少中国青年去往苏联,或学习,或工作,或游历!其中娶了苏联女人,在苏联定居下来的不在少数,这样的例子大家听过不少!除了中国,苏联不仅是俄罗斯一个国家,在整个苏共体内部,类似这样的移民更是家常便饭,利用国家之间的人口调动,从一定程度上,可以为苏联男女比例失调产生的一系列负面影响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最后,那就是日本的战俘了!众所周知,苏联在1945年出兵中国东北,以势不可挡的姿态横扫日本关东军!日本战败后,被苏联俘虏的六十万日本士兵一个不少的被带回到了苏联,关进了苏联的战俘集中营!而更加巧妙的是,苏联在当时大量招聘国内女性,让她们负责看守日本战俘的工作!这其中的妙处大家可想而知!甚至于在后来,还有苏联女人和日本战俘结婚的例子!当然,和苏联女人结婚,只有忠于苏联的日本战俘才可以,更多的日本战俘,恐怕只能沦落到被人奴役的份上!


通过以上的各种措施,苏联在战后女性过量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那些隐晦之处是人之常情,此处不提也罢!但最重要的是,苏联的女人并不丢人,他们在男人的岗位上依然得心应手,尽心尽力,这才使后来的苏联有能力和美国拉开冷战的序幕!撇开立场不谈,她们的付出应当值得肯定!


耕历史

二次世界大战是全球灾难,盟国取得了最后胜利,当然付出的代价是惨痛的。战胜国的苏联,在苏芬和苏德战争中伤亡人数大概在2700万,苏联虽然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但是却地广人稀,战争都是男人的事情,所以在这2700万伤亡中有2000多万是男兵。这就给战后苏联国家建设遗留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男人稀少,女孩众多,男女比列失调问题非常严重,当然从社会安定角度来说女的多要比男的多更容易管控些,我天朝单身汪们又要羡慕嫉妒恨了。当然克里姆林宫不允许这种情形干扰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各方大神绞尽脑汁为最高统帅分忧。

首先出台类似我国近年开放二胎的政策,鼓励适龄夫妇生育且多生育。从社会荣誉和经济利益补偿方面来实际鼓励夫妻多,快,好的生育孩子。比如设置不同级别的母亲荣誉勋章,生育孩子的数量对应不同级别的荣誉。并在医疗保健,住房分配,抚育津贴,公共福利上倾斜多产家庭,这样一时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社会潮流席卷苏维埃大地,有效的提高了人口出生率,缓解了人口因战锐减的矛盾。再者降低合法结婚年龄,政府法定年满16岁女性就可以结婚嫁人生育下一代了。现在的眼光看16岁的女性还是孩子,可是当时红色祖国急需她们去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虽然有些无可奈何,但也是没有办法。就在这些甘愿为国奉献的伟大女性努力下,苏联人口短期爆发式增长,为后期苏联工农业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男性工作者。

战后苏联在采取一些措施后人口数量得以增加,结构得以改善,有了坚实可靠的基础,使得在几代人努力后成为与美国齐肩的超级大国。

利刃军事

第二世界大战,是人类到目前为止经历规模最大、战争时间最长、参战人数最多、损失最严重的一次世界性大战。据战后统计,全球共有60多个国家被卷入到二战中,共有上亿人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宝贵生命。

  任何一场战争,对于交战双方来说都是残酷的。二战也不另外,整个二战期间所有参战国家都付出了沉痛代价,并且伤亡都非常严重。据战后,统计二战期间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苏联,整个二战期间苏联共有上万人失去了性命。

  当然,这上千万人中大部分都是男性。所以,二战刚刚结束的时候,苏联一度出现了男女比例失衡。有人可能会说了,当时苏联是如何解决男女比例失衡?

  为了可以迅速将人口恢复到战前水平,苏联想了很多办法,其中有一个办法见效最快,并且也快速的将苏联人口提高10%左右。

  苏联使用的这个办法就是,强行将女性的结婚提前到16岁,并且放宽了生育人数。这一时期苏联女性比的不是谁长的漂亮,而是谁生的孩子多。所以,在这一时期苏联涌现出了很多的英雄母亲,这点和我们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以前还有点像。

  现在,16岁女孩对于任何家庭来说,都还是一个孩子,她们应该在宽敞的教师中学习。可是,那个时期苏联16岁的女孩已经当上了母亲,担负起繁衍下一代重任。

  一些西方媒体曾指出,苏联的这个手段非常不人道,同时也表示非常同情那些可怜的苏联女人。

  这个办法在二战结束初期确实帮苏联迅速解决了一部分男女比例。但是,由于在二战期间苏联男性伤亡实在是太大了。虽说,当时苏联通过这种手段只恢复了一部分男女比例。但是,想要彻底解决这个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家觉得呢?


历史救生圈

希特勒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如果在今天来说,如果没有希特勒这个人,还会有其它的人发动二战,因为德国的工业水平已远超其它国家。

只要是战争,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那都是灾难,毫无疑问,损失的不仅仅是经济的倒退,更是人口的急剧减少,尤其是男性的减少。苏联在二战中损失了将近一千万的男性,二战后,造成国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据不完全统计,可能会每个男性对应3个左右的女性,这一数据很可怕,传种接代对女性来说,很艰难。


二战末期,苏联开始反攻德国,战胜德国后,苏联开始在西线附近对日宣战,于是跨过中苏边境来到中国东北,也就是日本的根据地。日军已经没有同盟军牵扯,所以很短时间内便垮掉,苏军就将盘踞在东北的日军俘获,这些日军因此都成了俘虏。为下一步苏联的造人计划埋下伏笔。



苏军起初并没有考虑到把日本俘虏送到国内,但是由于必须供养他们,耗费大量的粮食等军备物资,所以后来有人提议,把俘虏送到国内,交给苏联妇女,意见提出就得到了上机的认可,造人计划也就顺理成章了。这些日军俘虏白天卖苦力,晚上就伺候苏联妇女,其实也挺累的。寄人篱下,没办法。

只是最终有些领导考虑到,长此以往,苏联的纯正血统不保,都成了混血了,所以计划就叫停了。明着说把一些日本俘虏送回祖国,但是在坐船的途中,一大部人因为船不结实,石沉大海了,也已经无从考证了。


小小嬴政

男女比例失调由两个主要原因。

1,生理的选择。在自然法则里,雌性或母性的出生率是大于雄性和公性的。这个有利于物种和种族繁洐。另外由于寿命差别原因,女性比例比男性高,是大概率事件。

2,战争或选择性生育。俄罗斯属于前者,而我国在计划生育时代,反而由于一些选择性生育,导致男性比例高。

经过长期观察和思考,想解决性别比例失调问题应抓住以下几点。

1,放开生育限制,打掉选择性生育的动机。让女性占比比例回升。

2,赋予女性工作更多的自由空间,为生育和抚养孩子提供物质条件。

3,鼓励和资助生育,对未婚生育给予同等待遇。

最后,解决性别失调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鼓励生育。人口越多,基数越大,问题就越小。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