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驅後驅差別大,選錯了可換不了,哪種適合早知道

我們先來看看前驅車優於後驅車的地方:

前驅車的傳動效率比後驅車要高。前驅車在設計的時候,不管發動機橫置還是縱置,它的重心都偏於前軸車頭位置,與驅動輪的位置很近,傳動距離很短,因此傳動效率更高。這其中又以前橫置發動機效率最高。

因為前橫置發動機的輸出軸與汽車前軸平行,變速箱與驅動橋是做成一體的固定在發動機旁,動力可以直接通過斜齒輪傳遞到差速器上,再經過變速箱、驅動橋、減速增扭後傳遞給兩根半軸去驅動車的前輪旋轉。這種距離短並且轉換傳動少的佈置,效率是最高的。

而後驅車採用的是前置後驅或者中置後驅的方式,動力從發動機經過變速箱後,必須要通過一根很長的傳動軸,然後再經萬向節傳遞到後差速器,最後再從兩根半軸分別驅動兩個後輪。這種過長的傳動距離是會造成不小的動力損失的。
前驅後驅差別大,選錯了可換不了,哪種適合早知道

汽車傳動軸都是由金屬製成的,雖然它的剛性很大,但仍然存在扭曲的彈性。當車輛在急加速的時候,發動機的扭力非常大,巨大的扭力通過傳動軸傳遞到後軸的時候,傳動軸會發生扭曲形變,這種形變實際上是一種能量的損耗,它被轉換成熱能浪費掉了。

因此後驅車的燃油消耗也會增加。另外對於傳動系統來說,過重的傳動部件會導致輪端扭力響應速度的下降。很多賽車採用昂貴的碳纖維製造傳動軸,就是為了降低傳動軸的重量而提高響應性,但是普通民用家用轎車是不會用這麼昂貴的材料的!

前驅車 車內空間好於後驅車(麵包車除外):

後驅車的車內空間要比同級別的前驅車小。是因為後排多了一個突起的傳動軸,加上前置後驅的車採用的是發動機縱置的方式,佔用太多駕駛艙空間。這樣前後都被佔用之後,空間就小很多了。

前驅車比後驅車維修保養成本低:

前驅車比後驅車少了太多機械部件,因此維修保養成本比較低。
前驅後驅差別大,選錯了可換不了,哪種適合早知道

下面就要說說前驅不如後驅的部分:

前驅車前軸軸載大,運動性差,行駛中容易上下點頭很不舒服。

另外前驅車因為加速時重心後移的緣故無法實現太大的動力輸出,導致了起步和加速效率低。細心的網友會發現前驅車加速時車頭會抬起而後驅車是尾部下沉,這樣就給予後驅車更大的抓地力,而前驅車則反之。這也是大多賽車都是採用後驅的原因。

在重心分配方面,前驅車顯然不如後驅車,這會導致車輛在過彎時的性能有很大的差別

在高速過彎的時候,前輪的橫向抓地力更為重要,因為前輪是負責轉彎的,一旦它們失去了抓地,轉向也無從談起了。前驅車的前輪既要提供讓車輛前進的縱向力,又要提供車輛保持轉彎軌跡的橫向力,顯然它的負擔太重,因此往往推頭髮生轉向不足。而後驅車則沒有這個問題了,因為傳動半軸在後輪,由後輪來提供縱向力,前輪只負責轉向,提供橫向力即可,這樣即使在重心相同的情況下,後驅車的前輪依然能獲得很好的橫向抓地力,

高效的指向性加上車速會造成轉向過度。原理是,極限過彎的時候,後驅車的前後配重接近50:50,也就是前輪和後輪的橫向抓地力其實是相當的。此時如果急加速,後輪會打滑。車的尾部沿著圓弧的外切線發生滑移,這就形成了轉向過度(漂移就是這個原理)。
前驅後驅差別大,選錯了可換不了,哪種適合早知道

那麼,前驅車真的出現了嚴重轉向不足並且後內側車輪幾乎要失去與地面的接觸時怎麼辦呢?這就有了一個功能:ESP。

轉彎時,esp會先對前內側車輪施以剎車,這樣一方面產生一個使車向彎內旋轉的力矩,另一方面又通過剎車來增大前軸軸載,從而減小後軸軸載,這樣就增加了前外側輪的側向力,減小後軸的側向力,進一步把車頭向彎內推來剋制轉彎不足的缺陷。所以選購前驅車esp這個功能要注意。

其實,前驅後驅無所謂誰更好誰更差,它們各有優劣,但是一定要選合適的!建議選擇城市上班代步對經濟性要求比較高的網友可以選擇前驅車型。省油、購車便宜、維修保養價格低、城市路況缺點不明顯。對汽車品質和性能比較偏好的網友可以選擇後驅車型。操控性強、性能好、舒適、駕駛樂趣多。看重經濟性又對汽車性能比較重視的網友可以選擇後驅商務車型。價格低、負載能力強、實用性強、耐用。
前驅後驅差別大,選錯了可換不了,哪種適合早知道

那麼接下來,我們來看一下三種四驅車的優缺點:

全時四驅優點--全時四驅是公路過彎極限最高的傳動方式,它可以實現車輛高速過彎時每個車輪分配到最佳的驅動力。因此這種技術被大量講求操控性能的大排量轎車採用,而裝配它們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提高有效驅動力和過彎極限。

全時四驅缺點是-- 全時四驅的結構複雜成本高,佔用的空間也大。同時全時四驅消耗功率極大,它的傳遞效率比兩驅要低很多。

分時四驅的優點--分時四驅技術很成熟結構比較簡單,可靠性好,加上其不用裝配中央差速鎖,成本要比全時四驅低得多。在正常駕駛時採用兩輪驅動的模式,經濟性更高,靈活性也更出色。

分時四驅的缺點 --分時四驅對於公路來說意義不大,並且對駕駛技術要求較高。而且由於分時四驅接通後相當於硬軸連接,因此在公路上過彎絕對不能採用四驅模式,在砂石、雨雪、冰面上轉彎也不能用四驅模式。

適時四驅的優點-- 適時四驅的結構比全時四驅簡單得多,不僅可以有效降低成本,還有利於降低整車重量。它適合於前橫置發動機前驅平臺的車型配備,這使得許多基於這種平臺打造的SUV或者四驅轎車有了裝配四驅系統的可能。

適時四驅的缺點 ---目前絕大多數適時四驅在前後軸傳遞動力時,會受制於結構本身的缺陷,無法將超過50%以上的動力傳遞給後軸,這使它在主動安全控制方面,沒有全時四驅的調整範圍那麼大。

前驅後驅差別大,選錯了可換不了,哪種適合早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