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前三位的日本大河劇是哪些,什麼理由?

Toys-crazy

不得不說看了這麼多年大河劇下來,感嘆大河劇製作水準也是大不如前了,在中韓歷史劇不斷有大製作的現在,大河劇顯得沒有以前那麼精緻和好看了。

最近看的一部是堺雅人主演的《真田丸》,這點不得不說不要迷信豆瓣的評分,就這部自己坐實了“村戰”的戰爭場面,拖沓無趣的文戲,糟糕到不忍直視的武戲,不知道豆瓣怎麼打出8.6的高分的,當然日劇打分通常都不低。

真田家的六文錢盔甲

真田幸村的故事一直是NHK壓箱底的戲碼,輕易不想拿出來用,畢竟作為戰國第一兵,以及伴隨著戰國時代終焉的大阪冬之陣和大阪夏之陣的絕對主角,這個故事拍不好是要捱罵的。在我看來,這部《真田丸》就是沒有拍好,浪費了這個故事和強大的演員陣容。

狗血的是真田丸用了相當的篇幅來講茶茶和信繁的八卦故事

那麼要說我眼中的大河劇三甲,應該是這樣的:

第三:坂上之雲

坂上之雲改編自司馬遼太郎的同名經典小說,時間背景是幕末到明治維新時期。通常來說大河劇的時間都是戰國時期和幕末,這部劇視角放到了近代。主演為本木雅弘、阿部寬大叔、菅野美穗、香川照之、松隆子。講述了日本近代的崛起,可以說是一部看了令人熱血沸騰的勵志片,尤其對於中國人而言,這段歷史背景更是有著複雜的意味。

坂上之雲清朝和沙俄都是日本重要對手

坂上之雲中的袁世凱

第二:篤姬

故事講述的是出身薩摩藩的少女與一在幕府末年風雲變幻的動盪時代,肩負歷史使命,個人的愛情與時代的進展交織在一起的故事。主演為宮崎葵、瑛太、堺雅人等。篤姬將一個女人的一生,她至死不渝的愛情和命運對她的捉弄完美的展現出來,尤其是幕府末期那個時代改變的天地變革之期間.,讓人尤為動容。

篤姬

第一:龍馬傳

這個就是講述的明治維新期間傳奇人物,版本龍馬的一生了。主演為福山雅治、香川照之、大森南朋、廣末涼子等。日本人對於這位33歲就被刺身亡的維新志士很有感情,龍馬個人為了維新運動成功,調停與長州和薩摩兩強番的故事人人皆知。

龍馬傳劇照


西洋參考

第三位《坂上之雲》

本劇改編自司馬遼太郎的同名經典小說,講述松山藩出身的秋山好古和秋山真之兄弟以及自幼一起長大的文學家正岡子規在風雲變幻的日本近代史上的傳奇經歷。由於其反映的是從江戶幕府末年到明治維新後日本迅速崛起的時代背景,對觀看此劇的中國人而言心情是複雜的——正是在這一時代日本擺脫了被西方列強殖民的風險,成為亞洲唯一完全獨立自主的國家;也正是在這一時代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而其侵略的主要對象正是中國。觀看此劇能對日本在近代史上的迅速崛起有更深的體會,與此同時該劇也並未刻意貶低作為對手的清國和俄國

第二位《天地人》

該劇改編自火坂雅志的同名小說,講述戰國時代名將直江兼續波瀾壯闊的一生的故事。在世人皆崇拜武力和計謀的戰國亂世卻有一方諸侯始終貫徹義字當先的理念,而這位諸侯帳下的一員愛將頭戴“愛”字頭盔,為保護家鄉父老而戰,這名武將名叫直江兼續。該劇通過反映幾位主要角色的友情、愛情以及對天下百姓的關懷,以他們的個人經歷折射整個戰國時代,與此同時也為充滿血腥的亂世抹上了一抹亮色。

第一位《龍馬傳》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我個人覺得這三部大河劇無論在劇本、演員,還是後期製作上都屬於上佳之作,之所以將《龍馬傳》列在第一位完全是因為喜歡這個角色——無論是主人公的個人奮鬥經歷或是其所折射的歷史變遷都足夠蕩氣迴腸

坂本龍馬出身鄉間下士,屬於武士階層中地位最為低下者,但畢竟還是躋身武士階層,比普通農民的地位還是要高的。當時的日本是一個等級森嚴的國度:中國好歹有科舉可以為寒門弟子提供改變命運的機會,也一直有英雄不問出處的說法;反觀日本嚴格執行著士農工商的等級制,所有人一出生就註定只能繼承父輩的職業,是不折不扣的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生來會打洞。以坂本龍馬的出身應該永永遠遠做一名混跡鄉間的下士,甚至不能走出自己的故鄉。可面對異國入侵,民族危機空前的狀況,坂本龍馬毅然甩出一句“到了必須變革日本的時候了,要努力建設一個人人都能笑著幸福生活的國度”,然後就毅然決然放棄自己的下士身份和戶籍,成為一名四處流浪的脫藩浪人。

坂本龍馬是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人”,開創了日本歷史上多個第一:當別的下士還在為忍受上士的白眼而自怨自艾自暴自棄時他卻立志開創一個能讓貴族、上士、下士、農民、商人平等地幸福生活的世道;當別人還在執著於盲目排外或是推翻幕府時他卻告訴大家:日本必須做完一個國家團結起來,而不是作為一盤散沙的存在,由此第一個提出“日本國”的概念;他是第一個穿皮鞋的日本人;第一個帶新娘蜜月旅行的日本人;第一個以萬國公法與外國公司打官司並且勝訴的日本人;開創海援隊這種兼具海軍和貿易公司雙重職能的組織,這是是日本最初的有限公司,坂本龍馬可謂是日本近代商業的鼻祖。

明治維新以前日本天皇雖然號稱萬世一系,名義上享有高度的尊奉,但其實只不過是江戶幕府手中的傀儡。事實上在推翻幕府,建立明治新政府的過程中天皇只起到象徵性的精神領袖作用,實際推翻幕府的是以薩摩、長州、土佐為首的西南強藩。正是坂本龍馬不辭辛勞,在薩摩和長州之間牽線搭橋促成薩長聯盟。當薩長聯盟在鳥羽伏見之戰中打敗了幕府軍隊後又是他及時出面阻止薩長聯盟進一步以武力打擊幕府,而是促使自己的老家土佐藩以上書幕府的和平方式逼宮,迫使幕府交出政權,從而避免日本陷於一場全面內戰之中。

1867年6月9日坂本龍馬和土佐藩參政後藤像二郎一起乘船赴京。在途中坂本龍馬提出了八條建議,史稱“船中八策”: 1、天下政權奉還朝廷、政令悉由朝廷發佈;2、設上下議政局,置議員參贊萬機,萬機決於公議;3、以有才公卿諸侯及天下人材為顧問,賜予官爵,除以往有名無實之官吏;4、廣泛開展對外交往,簽訂新約;5、折衷古來之律令,重新撰定無窮之大典;6、擴充海軍;7、置親兵守衛帝都;8、定金銀貨幣與外國平均之法。船中八策後來成為明治政府治國的基本國策。

《龍馬傳》以坂本龍馬的人生經歷折射日本從幕府時代向近代歷史的過渡:該劇並未因為主角是維新功臣就刻意醜化德川幕府方面,恰恰相反一直在強調打破階級尊卑的藩籬,打造一個團結統一人人都能笑著幸福生活的國度;同時又以主人公的個人奮鬥經歷講述了一個淺顯的道理:英雄人物不是神,也是有血有肉的普普通通的人,任何一個小人物經過不懈奮鬥都有可能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不請自來。

首先簡單說說大河劇,這大河劇,一拍就是一年,所要花的精力財力是比較多的。可是近年來大河劇卻也沒這麼吃香,著實有面臨窘境的。

隨然大河劇看得不多,或許我說出來的三部劇會貽笑大方,但也想要說一說。

第一部《篤姬》



《篤姬》從劇情上來說也是精彩的,而篤姬這一個人更是本劇的重點。這麼一個女人拯救了日本這個國家啊。

女孩胸無點墨真的不行,似乎女性就是要比男人弱一點?但真是如此麼?確實力量身材上有差距,但其他上面有差距麼?這難道不是所謂墨守成規的關係麼?

像篤姬這樣的女人,可以立為一個榜樣的,去學習。女孩,請不要總是仗著自己是"女孩"!

真的很喜歡宮崎葵所飾演的篤姬,但是雅人大叔的表現也很棒。

《風林火山》



或許這部大河劇不算好,但是衝著"風林火山"這四個字,也想推一波。

"風林火山"出自《孫子兵法》,風林火山的原意是: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為武田信玄所活用。

名族文化卻被國外所發揚,這是什麼感覺?其實是很微妙的。

《武田信玄》



這大概就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大河劇,武田信玄也是一屆將才!

以上!望喜歡。


進擊的小鴨唇

第一位:《坂上之雲》;

這部劇真的拍得非常好!拋開民族情感不說,人家將那段時期民族崛起的精神和意志都拍出來了,再現了舊日本海軍的崛起!

平心而論,劇中人物體現的那股愛國情懷,值得我們學習。而且,人家對清軍將士戰鬥和意志的反映,也是客觀合理的,多有讚賞,不像神劇那般造作。

就這一點,就必須給贊!



第二位:《風林火山》;

感覺就像是日本版的《三國演義》,場面浩大,服裝用心,再現了武田信玄和軍師山本勘助攻略天下的歷程,深入刻畫了甲斐之虎和越後之龍的龍虎爭霸。

在劇中,日本戰國時期的重量級人物都悉數登場,簡直就是在看一部日本戰國史一樣。



第三位:《武田信玄》;


這些歷史要讀

看過幾部,陸續還在看,主要是戰國和幕末為主,戰國裡我選《葵三代》,幕末我選《篤姬》。《葵三代》我想看過的朋友都應該較為認同,演員演技爆棚,津川雅彥簡直就是德川家康的化身,還有家康去世秀忠敲鼓的那段真是經典,最逗的是那兩個武家傳奏被我最喜歡的土井利勝和其他幕府家臣怒懟時的表情。《篤姬》時我覺得大河劇已經開始走偶像化路線,但是這部劇裡的演員演技還是沒得挑的。

本人不太會寫評論,就先寫這些,另外據我所知好像出過的大河劇裡沒有一部是專門寫信長的,真希望能出一部啊。


andriymeng

《武田信玄》、《利家與松》、《坂上之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