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为什么不愿意给没有挂号的人看病?

陈兰香老师

没挂我的号,不好意思,我俩之间并没有这种关系存在。 而且我肯定要优先处理已经挂了我的号的病人,因为我是他们的医生,而跟你没什么关系。

哪怕这个挂号费只有几块钱,那也是我的劳动,不想拿钱还整天满嘴“医德”的,不过就是想做伸手党而已。你如果想要看病,首先请遵守规则,老老实实挂号,老老实实排队,你得先尊重别人的劳动,然后再谈别人同时需要尊重你,尊重是相互的,谁也不是理所当然得无偿服务的。

所以,想看病,先挂号。不想掏钱还想享受服务,不是医生没医德,是自己没道德。


妇产科女司机



1.让就诊病人挂号,是医患双方的一种契约。

2.挂号是约束医患双方的一个规矩。



3.挂号是对病人负责。

由此可见,医生不给不挂号的病人看病的这一行为,不但没有违反医德,相反是一种遵守医德的最佳表现之一!

当然,对于来不及挂号的,需要看急诊的危重病人又另当别论,必须优先抢救。


二哥无天敌

我是医生,我来回答,

首先肯定行业公认的先挂号后看病,这个不是我说了算。

然后我是看五官,我们看病几乎都要用额镜、鼻镜、喉镜、压舌板、间接喉镜、裂隙灯等仪器和设备检查,这些检查要么严格一次性,要么严格消毒,要么机器昂贵,没挂号,就成了免费,凭什么免费,让我们支出?

很多人说先看一眼再挂号,呵呵,撇开那些要开药或另外检查的,自觉兑现诺言先看了再去挂号的寥寥无几。很多人说先看,需要开药再挂号,那不需要开药就成了免费看了,回到上一条,凭什么?

很多人说,我就是来问一下,然后顺便让我看一眼,然后再去挂号。事实上是,病人往往问了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然后又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期间我也给看了,(用间接喉镜什么的看的,而且已经做好思想准备免费看),等我告诉他大概什么病他就又开始无穷的问药,吃什么药呢,我用这个药怎么样;我用过那个药效果不好……然后又是我是怎么得的,怎么预防……这类人是我最不喜欢的,为什么,他把简单的问一下变成了详细咨询,还免费,我不太乐意;事实上远不止详细咨询,该用简单工具看的也看了,这也不算什么,也就几块十来块钱吧;最关键问题是病人希望我给个肯定的答复:什么病?很多五官科的病要做纤维鼻咽喉镜、鼻窦CT等大型检查确诊,费用一百多到几百不等,普通间接喉镜、窥鼻镜看到的范围有限,我无法肯定,建议病人挂号后进一步检查呗他又觉得我们在坑他,是为了多做检查,所以往往不愿意;稳重点跟他说可能是什么病、大概是什么病,他又希望某个药有特效,他们往往会说“只要病诊断清楚了药就肯定会有效果”,莫说什么病我不敢肯定,就算是确诊了,比如慢性咽炎、过敏性鼻炎这些,也很可能没什么效果或是效果差。说的简单点,疾病没法确诊,我不敢跟病人的解释用肯定语气,更不想用“可能、大概”来应付病人一连串的免费问题,多费口水不说,要担责的。


我仍在旅途1



这是畸形医患关系下的畸形问题,畸形现象。

在中国,和医生相关的都不能涉及到钱,都不能谈钱。否则就说医生黑,没有医德。有一句话特别经典,凡是说医生没有医德的,绝大多数也没有患德!!你连挂号的费都想省,患德在哪里?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这社会岂不乱了套?这种现象原因复杂。

与老百姓长期认识和社会媒体的报道有关。

老百姓眼中的好医生就是药到病除,悬壶济世,不收钱财的华佗在世。实际上,医学仍有局限性,医学更多的是有时治愈, 常常帮助 ,总是安慰!所以那种根深蒂固的花了钱就要把病治好的过高期望值也是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

连官媒人民日报也犯这样的错误,就在年前,《人民日报》官微头条推出《含泪送别!8毛钱治好高烧的“不打针爷爷”,这才是医者仁心》一文。类似这样的宣传太多,久而久之,给大众的感觉就是少花钱的,最好不花钱的才是好医生。显然这是荒谬的。
这篇文章立刻引起医务人员的吐槽。丁香园则以《作为医生,我反对“不打针爷爷”这样的宣传》一文回应,数小时点击率过十万,得到了医护群体的强烈共鸣。正能量的宣传应该以科学、客观的态度。

社会目前仍不能完全认识到知识技术本身的价值。

还记得美国福特公司关于著名的物理学家、电机专家斯坦门茨的故事吗?电机上画了一条线,价值一万美元,在他看来,画一条线值1美元,在哪里画线值9999美元。这就是技术的含量所在。福特公司经理不仅照价付酬,还重金聘用了斯坦门茨。这就是知识的价值!!而在中国得不到体现。

你看似简单的一两句话,医生就要动用平时所学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不断读取自己的知识库,还要加上自己多年的经验,

如果病情复杂,还需要进一步问诊。你觉得不该收费吗?

所以这一句话无法判断是否有冠心病,需要进一步详细问诊,甚至需要结合相关检查,你还觉得是一句话的事吗?

记得一位大爷去心内科挂号,医生详细问诊查体后,认为不是心脏的事,是呼吸科的疾病,建议去呼吸科就诊,老大爷强烈要求退号,因为没有任何检查,没开一点药,就不应该收挂号费。医生的知识价值在他看来一文不值。

还是那句话,这是畸形医患关系下的畸形现象!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良医济世

你问医生为什么不愿意给没挂号的病人看病,这和有没有医德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冀之笔

有人说,你医生已经没有病人了,我就问一下我身上这个病,很简单的。我不挂号,就只有一分钟就可以解决问题。可是,你这种行为是尊重医生的知识吗?医生闲下来没有病人看,你完全可以去挂号再来就诊啊,这样的话可以和医生多说几句话啊,这就是尊重医生的知识,是品德的表现。

医生下班了,意味着到了吃饭的时间或者该回家了,如果没有号了让医生加个号可以吗?我想这个要求有时候可以通融,如果医生愿意给你加的话,如果医生不愿意给你加号,也不能埋怨医生骂医生没有医德吧?是你先不遵守时间观念的,怨不得医生。

而医生如果愿意多给你说几句,或者愿意给不挂号的你解释一下,或者愿意给你加号,你应该给予感谢。而那些不愿意给你加号,也不愿意接受不挂号的你咨询的医生,也不能说医生没有医德。毕竟,遵守各个行业的规则,也是非常重要的。


皮肤科徐宏俊医生

中国古人对崇尚的医德早已经做了阐述,是这样说的:做医生的,没有仁爱之心不值得托付,做医生的,不聪明没有通达医理的不能担任,做医生的,不廉洁作风不淳良的不可信。

可以这么说以上三点是古人推崇的医德医风,今人在延续古人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如今社会的特点所推重的医德医风我们简称为医生的职业道德,如果是科班出身的医生,在学校受教育时是有这一门课的,对患者要有人文关怀是对目前职业道德的具体表述。

认为这个医生没有医德的理由:

这个医生缺少仁爱之心没有体现对这个患者足够的人文关怀,不能充分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

认为这个还够不上没有医德的理由:

我的想法:

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现有医疗系统公共资源分配制度的框架内谈这个医生的行为,我个人认为还够不上没有医德,如果说他明知某个十万火急的病患而放任不理才谈得上,他拒绝这个患者的询问也有他的道理,如果大家都这么做岂不是乱了规矩其它患者的利益谁来保障?

如果这个医生再这么做就更完美了,例如这个医生对待此类患者言辞上能再温和一点在规则范围内能提供帮助的尽量提供帮助,耐心一点,可能这名患者就没有那么大的怒气了!

但是我还要说的是我们在指责医生没有医德的时候,你自己有没有积德?许多人往往宽以待己严于律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呐!


心安理得君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也是职业道德,包括医生与病人、医生与医生、医生与社会关系三个方面,其中医生与病人关系中要求医生要为病人服务,我理解的意思是治病救人。但是有没说无条件、无回报地为人民服务,那么又怎么能说医生不愿意给没有挂号的病人看病是没有医德呢。



另一方面,现在门诊几乎都是用电脑,看病是需要在电脑上输入病人的编号的,对于初次看病就诊的病人,如果没有编号怎么去操作,怎么交费,怎么做检查,怎么去拿药,这一系列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并不单纯是你想要做什么就能怎么样的。

自己好好想想吧,别总是把医生没有医德挂着嘴边,严格要求别人的同时先要求自己,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道德,也要懂得换位思考,没有什么是理所当然的,别人给你看,要懂得感激,不给你看,也要谅解。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诚然,有的时候,医生有时会有做得不好的地方,比如有些不耐烦,但是你可能不会知道在这之前他已经看过了一百多个病人。现在很多人会对医生有各种怨言和责备,请多些理解吧。

我可能有些说得不好,但是我把自己知道的看到的表达出来了,不足之处,望指正。


0点读书

首先我们看下什么是医德,以仁爱之心,全心服务病人,全意维护健康~


从看病不挂号的人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的,这就好像你正在跟女朋友排队等的买电影票,有个人插到了你们前面,或者春运期间你正在排队买票,有个人跟你说他这趟车快开了,着急买票,像这些情况都是大家生活中会遇到的,那么遇到这样人你会不会很情愿的退让呢,我想大部分都会有些怨言,毕竟谁的时间都是宝贵的~

其实,我想分享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与其花钱去看病,不如平时多健身,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推荐两个实用的健身动作,大家平时都可以做的,深蹲(锻炼下肢)和平板支撑(锻炼上肢),相信坚持下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弗拉明戈杰瑞

比较有趣的问题,有趣到令人咋舌,这也是每个临床医生都会遇到的窘况。曾经在诊室遇到这一情况,开始让她简述,其实不比正常就诊患者简单,后面挂号排队的患者会很有意见,劝告去挂号排队就诊不成,遭到斥责辱骂,甚至要去医务处投诉,大闹门诊干扰了对其他患者的诊治。

概而言之,这是卑劣的道德绑架,社会的良好运行需要的是每个岗位的劳动者各司其职,尽职尽责,动扼站在道德制高点去迫使别人为自己行方便,实为所不齿,违背社会运行之契约。

在知识付费的时代,医生的知识体系和经验的积累是在完成医学数十载苦读下完成,在前辈的指导和接触了很多病例积累的,诊疗费是对医生专业价值的最起码的尊重,这也是医生对于要求不挂号不排队夺门而入的患者很不支持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