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你从来不知世上有个妈妈的节,你从来不知有种叫康乃馨的花,印象里你总是手握锄头脚踩泥巴,分内的事分外的事你一个不拉,男人的活女人的活你两手都抓——这就是农村的妈妈,活在乡土里的娘。

二十亩地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王安镇境内。对于全县山区的涞源县讲,这里是一个典型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小山村。这里太行山、燕山、恒山三山交汇,人们生活的封闭却又怡人自得,不受外界物欲纷扰,家家户户自给自足,虽说物质条件并不良好,可是笑容却时长挂在每个人的脸上。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群山与绿树掩映下一排排石墙灰瓦的民居,是近些年外来摄影师、画家写生的好素材。然而对于村民来说,这些不过是他们普通生活的一部分。现如今村里现在只有二十来户人家,三十几口人。年轻力壮的基本上都已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只留下老人、孩子留守在家中。81岁的农村老妈妈顾大娘就一直生活在这里。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顾大娘和儿子孙子孙女生活在一块,虽然已经是81岁的高龄,可是她依然一天到晚周旋于五谷六畜间,为这个家庭忙碌着。在农村,家庭成员之间对于感情从来都是不善言谈的,可这不是他们之前的亲情不够浓,而是农村的朴实,在母子、祖孙之间演绎着一种无言的亲情,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个简单的动作,都能把这种亲情、这种爱体现的淋漓尽致,这也许才是原生态的爱。

小孙女放学回来第一时间就来到石碾子跟前帮奶奶磨玉米面,顾大娘颤巍巍地围着碾盘用笤帚扫玉米。推碾子碨磨,是所有家务事中最苦重的营生。奶奶的头发是怎样一根根变白的,奶奶的脸上的皱纹是怎样一条条形成的,奶奶为什么老是会腰疼......有这样劳作的沟通,她到时候肯定会懂得的。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推碾子,既是受苦的活儿,也有较高的技术含量。边推碾子、边扫碾盘、边添新粮,随时观察粮食的变化。推碾子时,两个人一前一后地推着碾棍。另一人手拿着笤帚,扫那些挤轧到碾台边上的粮食。人一圈又一圈地推、碾砣一圈一圈地轧。粮食放厚了碾的粗,放薄了就碾的细。祖孙二人互相配合很快也就完成了一簸箕的量。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闲暇时分,顾大娘走上村头和乡亲们话家常,开心的逗小孩子,享受难得的清闲。这里家前屋后、鸡犬相闻,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这里显得宁静而又干净。或许你会很向往田园生活,可是你是否真的了解田园生活。只怕是:画家不识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中国村庄·保定市涞源二十亩地村,念那活在乡土里的娘

农民的辛苦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的辛苦不是简简单单去一眼就可以看到,这种辛苦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作。亲们种下了玉米,经过辛劳的看管,却也要靠天吃饭, 还好,这也是希望的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