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人吃饺子为什么要喝饺子汤?

Sabrina在台湾

中国美食名扬天下,饺子是一大特色,传统饺子吃法就是捞起直接蘸调料吃,但北方人吃饺子还有喝饺子汤的习惯。这种习惯无论从科学角度还是从饮食习惯方面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有“原汤化原食”的说法,“原食”就是做食物用淀粉类的食材,“原汤”水煮食物后得到的汤,食物水解后会有一部分营养元素被水解在汤中,汤对食物营养的吸收和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北方饮食喜带汤带水,不喜太干的食物,饺子汤可以帮助食物更好的消化,符合北方人饮食习惯。饺子汤的好坏取决于饺子,家中手工饺子最适宜,市场上速冻水饺由于含油量大速冻时间长,速冻饺子汤不建议喝。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个北方饺子的做法。

准备材料:五花肉,白菜,面粉,油,盐,姜,葱,大料面

把肉剁成肉馅,加入盐,姜,葱等准备好的原料,把白菜剁碎,用盐腌制如水,放入肉馅中均匀搅拌备用。如果饺子馅太干可适当加入清水,充分搅拌。面粉加入温水和面放置面粉醒一个小时备用。面醒后就可以擀皮包饺子了。饺子在煮的过程中水每开一次点一次水。煮熟捞出后浸入冷水五秒钟就可以食用了。

温馨提示:饺子馅的原材料可根据自己的口味制作,喜欢吃素饺子的可以以韭菜,鸡蛋,荠菜等为原材料。

以上内容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会持续为大家带来更多美食方面的知识,请大家多多关注!


阿娇小灶台

吃完饺子喝饺子汤,叫做“原汤化原食”

煮完饺子,一顿饱餐,奶奶就会端来一小碗饺子汤:“别躺着了,喝了饺子汤,原汤才能化原食”。积食的感觉也是不好受,就只得听奶奶的话,乖乖地喝下那一碗饺子汤。

吃饺子要喝饺子汤,吃面要喝面汤,吃汤圆自然就要喝圆子汤,这就是奶奶常说的“原汤化原食”。小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又觉得是奶奶说的应该不会错,老人过了一辈子,总会有一些生活的智慧。


那么“原汤化原食”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一般我们说的原食是指淀粉类食物,就如上文所说的饺子、面条、汤圆、馄钝之类的。原汤就是指用水煮这些食物得到的汤

至于那些抬杠说,吃油条要喝下油锅里的油,吃完火锅要把底锅给喝掉的人,就是在耍流氓。

“原汤化原食”是指这些汤能够帮助这些食物的正常消化吸收和代谢,而发挥这种作用的关键,是汤中含有食物煮制时所溶出的营养物质。煮淀粉类食物时,淀粉微粒会发生糊化,部分溶解到汤中。


喝这种溶解了淀粉的热汤,可以促进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从而帮助减少积食的危险。

除了帮助消化,喝原汤还有补充营养的作用。


我们吃的那些面食中富含水溶性B族维生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但这些维生素在煮的过程中会溶解到汤里。溶解到汤里的水溶性维生素数量和加水量以及煮的时间有关,煮的时间越长、水越多,溶出的维生素就越多,有时候甚至可以达到食物中原含量的50%,所以吃原食喝原汤才算是真正的吃干抹净啊。


所以,不管是从食品科学角度,还是从勤俭节约的角度,“吃原食、喝原汤”“原汤才能化原食”都是值得我们去提倡的。


推味

我是地道的北方人,从小父母就教育我们“吃完饺子喝碗汤 一辈子不受伤”。起初并没有理解,不明白受不受伤和喝汤有什么关系啊。后来才明白,原来饺子汤是养胃的。从小吃饺子长大,以我的理解,北方人吃饺子喝饺子汤应该是有以下这些原因:

这得先讲讲我奶奶他们那个年代。那时候国内刚解放,全国百废待兴。老百姓们都吃不上喝不上,日子过得很苦。后来还闹过大饥荒。我娘都跟我讲过,那时候一家人一大锅水,只放一小把面熬粥喝,说是粥,不如说是水。吃上非常的节省。每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有肉吃,会包饺子吃。而每个人也只能尝一下,填不饱肚子。汤却成了好东西,一大锅都被分的干干净净。久而久之养成了吃饺子喝汤的习惯。

开篇说的饺子汤养胃也是有道理的。由于扩散的作用,水煮的面条和饺子有水溶性维生素及少量矿物质,和有助消化的辅酶会溶于汤中,因而喝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条或饺子中损失的营养成分。这比喝水要养胃多了。

老人常说:原汤化原食.所以一般在吃完面条、饺子或元宵,都要喝点原汤。从营养学角度看,不是一点道理没有。 食物的营养成分,经过加工,都要有损失。对于米、面及其制品来讲,在烹调过程中,主要损失的是B族维生素等水溶性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B2。煮菜、淘米次数不宜过多等也是同样的道理。

北方人吃饺子都是把饺子单捞出来吃,不会有汤,就瓣大蒜,蘸着醋吃。而喝饺子汤有助于润滑食道,帮助下胃。就好比是南方人吃饭要炖汤喝一样,我想这是同样的道理。

每次喝饺子汤后,都会觉得胃里很暖和舒服,特别是冬天喝饺子汤,浑身暖和和的。

北方人不这么吃饺子(汤和饺子盛一个碗里):

北方人是这样吃饺子(汤和饺子是分开的):


微浪旅游

北方人吃饺子喝汤,是从小就被家里老人灌输的想法。老人们经常说‘原汤化原食’,小时候也没想这么多,总觉得大人说的总是对的,生活了一辈子,总会有些生活的智慧啊。要不他们也总是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

那么‘原汤化原食’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通常我们说的原食一般就是指淀粉类食物,就像饺子、面条、汤圆一类的,馄饨一般不再此例,因为馄饨一般都是高汤煮的。原汤就是指水煮过这些食物得到的汤。

‘原汤化原食’指这些汤能帮助这些食物消化吸收和代谢,发挥作用的关键,其实是汤中含有食物煮制时所溶出的营养物质。煮这些淀粉类食物时,淀粉粒会发生糊化,一部分就直接溶解到汤中了。这种溶解了淀粉的热汤,在科学上讲,可以促进胃酸和消化酶得分泌,从而帮助减少积食的症状。

除了助消化,喝原汤也可以补充营养。那些面食煮的过程中,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溶解到汤里,有时甚至能高达原食物含量的50%,所以原食原汤等于真正‘吃干抹净’!

因此不管是勤俭节约角度还是科学角度,‘吃原食化原汤’都是值得提倡的。


我家有个火星人啊

俺是地道的北方人,俺就不爱喝饺子汤,真心不好喝,还不如白可水呢,俺就是捣点大蒜加点盐倒入醋,那叫一个好吃,喜欢吃辣的还可以加点辣椒,不说了,都留口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