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首创《九阴真经》的黄裳是什么来历?

博书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

这就是《九阴真经》的首句!这句是取自《老子》: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这说明《九阴真经》就是“道家”武学,贯彻始终是道家思想,“虚胜实,不足胜有余”,而老顽童的“空明拳”也是完全符合这个思想,故而老顽童学《九阴真经》那么迅速!



《九阴真经》的原著是黄裳,他本是宫廷官员,但阅读道家典藏,武功超群!奉命征讨明教,而明教中有很多武林高手,他与江湖人士大战一场,互有损伤,但后来江湖人士向他复仇,他的家人被杀的一干二净,他自己为了复仇隐居深山,潜心修炼,总结一生所学,破解所有的武功招式,创造绝世武功的《九阴真经》,而当他重出江湖以后,却发现仇人都死光了,因为他不知不觉潜心苦练了四十年!

《九阴真经》的出世引发武林的轰动,最终影响了江湖几百年!而这一切都是黄裳的影响力!

首先,黄裳绝顶聪明!

作为一名文官,他只是在校对《万寿道藏》的过程中,熟读道家典藏,并且能够将道家思想融会贯通,自己能领悟道家的高深境界,将其转化为武功,这种领悟能力就黄裳的聪明才智。不是每个人看道家典藏就能够领悟到武学至理的,而且黄裳是没有武学基础的情况下,自己完全通过一些书籍能够转化为武学,这份天资古今绝无仅有!

像王语嫣是一本天下武功的百科全书,但看了那么多武学秘籍,她并没有转化为自己的武功;像老顽童周伯通对道家有一定的领悟,意识到“虚胜实”的道理,就让他创造一套高明的拳法“空明拳”,但他有练武的基础!所以,我觉得黄裳就是王语嫣和老顽童两个人智慧的相加,把理论直接转化为实践,并且非常成功的典型


第二,黄裳武学奇才!

一个文官,完全没有接触过武功,就看了道家典藏,能够成为一个绝世高手,这绝不仅仅是聪明,更是非常具有天生的武学天赋,就像是“老天爷赏饭吃”那个意思!就像一个文官,看了一些行军布阵的书籍,立马就成为一个百战百胜的将军,这也是极其少见的,后世的王阳明可能算是一个!

如果他没有天生的武学天赋,黄裳最多就是“纸上谈兵”的赵括,或者和觉远大师差不多,把《九阳真经》融会贯通,却只是强身健体!所以,黄裳的武学天赋是从娘胎带出来的,他能把经书变成武功,这个过程首先要领会,然后在用肢体呈现出来,再成为一招一式!

并且,他从来没有与人动手的情况下,在面对高手之时,他能击败别人,手足不僵化,这是极为难得的!

第三,黄裳善于总结!

总结上万卷经书,他成为武功高手;总结其他人的所有招式武功,他寻求破解之法,他天下无敌;总结一生所学所见所悟,他撰写《九阴真经》!他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但他的总结能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更是恐怖,他能用四十年把见过所有的武功招数全部破解,他的大脑在不断的运转,思索寻找更有利的方式!

而具备这种能力的就是独孤求败了,他的“独孤九剑”也是破尽天下武功,他必须要想到每种武器发来的方向和路子,这是及其需要不断思考总结的!

第四,黄裳影响深远!

作为一名官员,他不应该卷入江湖纷争,但黄裳不断卷入了,而且大杀四方,这让江湖人都感觉到很恐怖。随后他自己苦心孤诣创作的《九阴真经》,一经问世,就引发江湖纷争。

第一次华山论剑,王重阳夺魁,夺得《九阴真经》;而西毒欧阳锋一直在江湖上兴风作浪作恶多端,其根源也是想夺得《九阴真经》;老顽童和瑛姑的孽缘也是源于《九阴真经》;桃花岛弟子被黄药师全部打断双腿逐出师门也是源于《九阴真经》;后世的屠龙刀倚天剑秘密也是《九阴真经》………

一本武学秘籍,影响了一个江湖,这个江湖不属于黄裳,却深深刻下黄裳的烙印!




忠肝义胆岳老三

黄裳在历史上是确有其人的,而且也确实是为朝廷校勘刊印过《万寿道藏》的文官。金庸先生的小说里属于江湖传说中的人物,在郭靖桃花岛遇到周伯通后,通过周伯通讲解《九阴真经》的来历,把他的事迹还原了出来,按周伯通所讲,《九阴真经》为黄裳所创。



小说里周伯通口中的黄裳跟历史上的差不多,黄裳是北宋徽宗年代的一名文官(历史上是福建人,做过福州知州),徽宗皇帝是个狂热的道教信徒,他自称为“教主道君皇帝”,多次下诏搜访道书,设立经局,并在他倡导下于政和年间整理校勘的道籍《政和万寿道藏》横空出世,受命这项浩大工程校勘工作的官员正是黄裳。黄裳受命之后,不敢辜负皇恩,可谓呕心沥血,为了防止出现纰漏,竟然一字一句的把所有道籍全部校对,熟读了所有道籍经卷。而且为了应付这个浩大工程所需要的精力,效仿经卷上的强身健体,运气调息等方法,边读边练,专注之下,无形之中无师自通,竟然练就了一身强劲内力。《道藏》书成之日,除了自己精通道义,还修炼出了一身武功。



这时候,从波斯传入的明教开始生根发芽并有大力发展之势。徽宗皇帝作为天下道教的“教主”,岂容其他异教在自己的地盘上拉抢教徒,蛊惑人心。于是以朝廷名义,派出精通道义的黄裳领兵前去明教总坛,想让黄裳以精妙道义归化误入迷途的教众,如果不听言教就顺便把他们给灭了。谁知道明教那些江湖中人武林人士,以为朝廷派兵纯粹就是为了来剿灭他们,凭借各门武艺组织反抗。黄裳还没开口,明教众徒就即杀来,黄裳军队根本不是武林人士的对手,所以黄裳只能单枪匹马,施展自己在道藏练来的武功,一战之下便杀死明教的几大法王,光明使者等知名人物。然后发疯起来,见人就杀,又不知杀了多少。哪知道这些死者当中有些根本就不是明教中人,又或者是师出有门的武林名门弟子。顷刻间,黄裳就变成了武林公敌。



那些死在黄裳手下的同门纷纷上门寻仇(周伯通说的是什么师傅师娘师伯师叔师兄师弟等等),黄裳武功之高尚能护全自己,但却保护不了自己家人,家人皆都丧命于那些名门正派刀剑之下。落败的黄裳为躲避江湖仇杀只得隐姓埋名隐居起来,伺机报仇。他知道自己势单力薄,根本就不是这些武林门派合力的对手。于是他想到破解所有门派的武功招数,以增加自己对战时的胜数。因此他潜心研究,把跟他有仇的所有名门武学通通都研究了个遍,然后又根据道籍经卷的记载和自己的理解,把所有的招式全部破解。



可是这一破解却花费了四十年的时间,在他功成之日,觉得自己能够报仇雪恨之时,他的仇家们早就已经挂掉了。他瞬间觉得所有的深仇大恨都消逝得无影无踪,空存了自己一身武艺。他不想就这样枉费了自己半生心血,于是把自己所有武学见解重新归纳整理,编写出了一部武学秘笈。因为自己所有套路都是为报仇所来,杀气太重,阴险毒恶,乃是极阴之作,根据易经原理取名《九阴真经》。这部武学秘笈在他死后引起对武林长达两百年的影响,江湖中为了争夺它更是欣起无数腥风血雨。

我是羽菱君,一名历史爱好者,个人观点,不正之处敬请指出,羽菱君洗耳恭听,欢迎互关,一起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