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大的陵墓“仁德天皇陵”,為何一直不允許被挖掘?

吖-壤


日本的考古學者此前很想對這一座超級墳墓進行考古發掘,但是日本宮內廳卻嚴厲禁止對其挖掘,2018年10月15日,日本宮內廳宣佈允許挖掘仁德天皇陵,由宮內廳和大阪府堺市共同挖掘、調查,據說還邀請了我國的專家。

日本天皇制度是世界上歷史最長的君主制度,沒有向我國古代那樣經常改朝換代,始終是皇室一系,明治天皇將“萬世一系”寫入憲法,但是日本古代天皇的真實性很難斷定,尤其是十五代天皇之前的天皇,可信度很低,十代之前的天皇考古學都還沒有確定其實際存在與否。

仁德天皇陵日本官方將其認定為仁德天皇的陵墓,仁德天皇是日本第16代天皇,名叫大鷦鷯尊,在位期間是我國的晉朝時期,是日本大和朝廷鼎盛的時期,他的前一代天皇引入了漢字和儒家,仁德天皇壽命很長,活了140多歲,《宋書.倭國傳》中的倭王贊被認為是他,這個超級大墓雖然被比附給仁德天皇,但是墓主人的實際身份至今不清楚。

仁德天皇陵的全名是百舌鳥耳原中陵,日本人通常將其稱為“大仙古墳”,因為這個墳位於堺市大仙町。

仁德天皇陵非常大,是日本皇陵,乃至日本古墳中最大,整個區域比秦始皇陵核心區域還大,被一些人說成世界上最大的皇陵,將其與我國的秦始皇陵和埃及的金字塔相比。

仁德天皇陵佔地面積為47萬平方米,全長486米,後圓部的直徑達249米,高約35米,前方部分寬305米,高33米,四周有三道壕溝。

日本的土木專家使用現代技術推算得出:仁德天皇陵使用的土方有近1405866立方米,以上千人來搬運這些土方要花費4年多,而且僅是從兩百米外搬運來,如果用載重五噸的卡車來運輸,需要562300輛,每天動用兩千人來修陵墓,一年便要花費六十多萬人工,這樣需要十六年才能修好。國內國外,帝王興,百姓便苦啊!

(仁德天皇陵)

這麼一座墳墓,很有可能被盜掘,仁德天皇陵卻一直保存到現在,不得不算是一種奇蹟,仁德天皇陵沒有被盜掘的原因除了本身修得雄偉,一般盜墓賊難以挖掘以外,就是因為日本的天皇制度,日本古代一直沒有改朝換代,後代天皇都是仁德天皇的子孫,他們只會嚴加保護自己祖上的墳墓,不會讓你盜掘的。

不光是仁德天皇陵之前一直不允許挖掘,其他的皇陵也不允許挖掘,日本天皇在日本之前一直被認為是神,日本將皇陵視為神聖不可侵犯,日本人不敢去動神,日本的宮內廳將日本的皇陵都列為禁地,因為這些皇陵裡面除了天皇的遺骸以外,還有大量的珍貴文物,尤其是來自中國的神物,這些皇陵中很有可能有日本皇室的來源。

日本宮內廳

一些外國學者認為日本不允許挖掘仁德天皇陵是怕陵墓中埋葬著不為人知的歷史,這些文物有可能證明日本皇室來自中國或者朝鮮半島。尤其是韓國人經常這樣認為,他們說日本的祖先是從朝鮮半島走過去的,天皇也可能是古朝鮮人。還有就在墓中的文物有可能會否定日本天皇神的地位(二戰後,裕仁就已經公開宣佈天皇也是普通人了,一些日本人仍然相信天皇是神)。

上述說法已經被日本打破了,201810月15日,日本宮內廳宣佈,將與堺市政府一同挖掘和調查仁德天皇陵,但是不會輕易進入主墓室,以不打擾天皇。

至於為何允許挖掘仁德天皇陵,可能是看中它的大和不確定性吧,不知道仁德天皇陵挖掘後會不會震驚日本考古界?


司馬長史


仁德天皇陵正式的名稱應該是百舌鳥耳原中陵——就好比明太祖陵應該稱明孝陵,帝王陵寢都有陵號。考古學者和旅遊工作者一般情況下都以“大仙陵古墳”、“大山古墳”。當地的百姓普遍地稱之為“仁德”、“御陵”。

大約一千七百年前的西曆三世紀至七世紀,也就是中國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整整四百多年間,倭國的大王及豪族去世後,都普遍使用土和石料建造起高大的陵墓。這些陵墓統一的被稱為古墳,據說目前在日本全國共有二十萬座以上。 而位於大阪府堺市偏北方向、分佈在東西南北約四公里範圍內的百舌鳥古墳群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古墳群,據說最多時曾經有百餘座古墳,而現在也有四十四座得以保留下來,而仁德天皇陵是其中最大的一個。

事實上,這座建造於中國晉宋之際的古墳不僅僅是日本最大規模的古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帝王陵寢。這座前方後圓的墳墓,呈“鑰匙孔”形狀的古墳南北長480m,後部圓形部分直徑250m,前部長方形部分寬307m,陵高34m左右,外部環繞三圈護陵河;陵區佔地東西660m,南北850m。沿著陵外的道路走一圈要2.8km,仁德天皇陵也是日本最大的古墳。做個對比,秦始皇帝的驪山陵東西長345m,南北寬350m,高76m;漢高祖的長陵封土東西寬153m,南北長135m,高33m。甚至從體積上講,即使是上古時代建造的胡夫金字塔也沒有大山古墳的體積龐大。

大阪府堺市的百舌鳥古墳群遺址。體積最大的那座大山古墳的便是傳說為“百舌鳥耳原中陵”的仁德天皇陵寢。



大山古墳陪葬墓中出土的鐵甲、陶馬。

在去年10月15日以前,掌管著九百多座帝陵、宗室墳墓的日本宮內廳從法律和技術的角度上一直嚴格禁止外部人員打大山古墳的主意。但現在“為了實施妥善的保全管理,需要當地政府(大阪府堺市政府)的見解和協作”,將首次允許外部專家參與挖掘調查。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因為大山古墳有可能屬於皇陵,所以出於道德和法律上的原因“需要安靜與尊嚴”,故宮內廳長時期內在原則上禁止對外開放大山古墳。但另一方面,由於日本正在進行包括大山古墳在內的百舌鳥古墳群的申遺,所以要求公開陵墓也是必然之舉。此次挖掘的目的是收集包圍墳丘的溝渠護岸工程的資料,所以將對最內側堤壩進行三處挖掘,調查是否存在著陶俑等文物。調查時間為10月下旬到12月上旬。 挖掘費用將有宮內廳負擔,而堺市則將派出一名官員參與挖掘和報告編寫工作。但出於安全考慮,不允許普通民眾到挖掘現場參觀,但可以就考古和歷史問題舉行演講會或進行討論。

至於現在很多中國網民們認為“不挖掘皇陵是怕洩露天皇祖先是華人的秘密”云云,就純屬沒根據的猜測了。因為在歷史上,天皇家中起源於大陸的說法就不絕於史。比如日本就在中世紀曾被稱為“海東姬氏國”;而天皇家為吳太伯之苗裔的傳說,也在江戶霸朝時期被堂而皇之的寫進官方的文獻之中。而今上天皇也曾經談及過日本的皇室與古百濟王族有親緣關係。可以說以日本皇室一方的立場來看,皇祖皇宗是否來自於中國大陸或韓半島,都只是學術上的問題,與皇室的利害關係沒有必然的聯繫。至於說古墳中出土的文物中會不會有證實古代大和國曾經向其它國家比如說南朝宋甚至是百濟臣服的歷史,那就更不用多想了。因為日本的歷史學界除了白鳥庫吉這一派極端的民族主義者之外,其餘的學派都很可觀的承認過古代大和朝廷或另外的政權曾經臣屬大陸和半島的王朝,比如“七支刀”就是一個有力的證據。



七支刀及復原。七支刀是在南北朝時期臣服於南朝的東北亞邦國所喜歡的儀仗用品,在日本、韓國都有發現。而日本的七支刀則是由百濟贈予,上面銘刻著對於雙方共同的宗主國——“聖晉”,也就是東晉朝廷的祝福和歌頌。而這一文物存在的歷史要遭遇《古事記》、《日本書記》中記載的仁德天皇時期。

而且,歷朝歷代學者就對大山古墳是不是仁德天皇的陵寢就有著爭議。比如一代鴻儒、明治帝師元田東野先生就對大山古墳是仁德天皇的陵寢表示過質疑。因為根據古代文獻記載,仁德天皇有一次登上山頂,發現即使是京城作為首屈一指的繁華之地,也是炊煙稀少,於是體諒到人民為了生活而奔波勞累的辛苦,下旨免除了三年的賦稅,而宮中府中則一起減少花費,以減輕百姓的負擔。在這期間,即使皇宮失修,破舊漏雨也不修繕。直到三年後,再次登上山頂的仁德天皇看到了炊煙開始瀰漫,知道國民變得富足了,才恢復了國稅。這也許只是一個傳說,然而最重要的信息是,“仁德”這一諡號是如何提現了一位君王對待人民的仁愛之心。而這座氣勢恢宏的古墳即使是當時的大國如晉、宋、北魏、高句麗、波斯、羅馬都難以負擔。對於作為偏於一隅的小小倭國,又將是何等艱難的任務?對於一個推行國家主義之上的君王,以民本思想為根本的儒家學者又怎麼可能將其稱之為“仁德”?


《隋書》卷八一《倭國傳》“人頗恬靜,罕爭訟,少盜賊……性質直,有雅風。女多男少,婚嫁不取同姓,男女相悅者即為婚。婦人不淫妒。死者斂以棺郭,親賓就屍歌舞,貴人三年殯於外,庶人卜日而瘞。及葬,置屍船上,陸地牽之。”婚嫁不取同姓的風俗完全和大和國上層的“族內婚”不一樣,但少盜賊、女人不妒之風在日本似乎依舊如此。船柩在2006年奈良縣巢山古墳中也有發現 。


陳大舍


第一:技術還達不到發掘帝王級的墓穴,因為一旦發掘,原本墓穴內的氣壓和氣流等一些物質會發生巨大的改變,會破會整個墓穴內陪葬品和一些古代的重要文獻。這樣就是為什麼中國對帝王級墓穴不發掘的原因,除非特殊情況下的搶救性發掘。所以我們國家主張“只保護不發掘”,看一下萬曆皇帝就知道,他的墓穴就是因為太早打開,大量的絲織品迅速腐化。

第二:日本這個國家的古代史比較的尷尬,因為大多都是吸收的中國文化,而且當時隸屬於中國的潘國。

第三:要發掘這麼打一座帝王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為他建設大型博物館,文物陳列館,對於日本這樣小的國家,大規模的徵用土地的話會導致失業人口增加,該地區房屋居住緊張,以及各種交通線路的規劃。


貪吃的小小新


因為裡面有……





Lxc250672724


去年不是剛批下來外圍堀土可以發掘了嗎?


日下秋也


要在上邊建一座星級大公廁。燼鍋生蛇則建全球最大垃圾焚燒場。


走荒漠的人


怕挖出來的東西和日本官方宣傳的歷史以及半神話的史書“貨不對版”唄。萬一如此天皇臉面何存?大和民族的臉面何存?所以不能挖,只要不挖,神話就可以繼續當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