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宿州位于淮北平原中部,地貌多为平原,也有延绵的丘陵,古代宿州记载的有名的山川有打鼓山(今属宿州符离镇)、荆山(《金史》记载:怀远军:后归宋,宝佑五年于宿州蕲县荆山镇置怀远军;荆山县:倚。初为宿州蕲县荆山镇,属金;后归宋,宝佑五年置荆山县,来属怀远军。当时淮河南北分治,北为宿州辖地,南为濠州所辖。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古宿州有县四、镇八,宿州蕲县有荆山镇,而淮河以南的涂山属濠州,元朝怀远县改属濠州,而蕲县降为镇,并入宿州。荆山今属蚌埠怀远县)、相山(今属淮北市)。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而相山就是古宿州八景之一:相灵叠翠。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相山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叠翠峰翠色诱人。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清朝《宿州志》描绘的宿州八景之相灵叠翠。

宿州古城内西北隅,是原宿州州治,州署上有谯楼,又称鼓楼,是用以守望和报更时的楼。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鼓楼两层,共5间,较为雄伟,每当晚霞似火、薄暮来临之际,州人总能听到州治谯楼上传来声声暮鼓,深沉而悠长,故日“谯楼暮鼓”。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叠叠衙前鼓,听来暮色幽。霜风催画角.星月动谯楼。时过境迁。现在,谯楼早已不复存在,但那深沉的暮鼓声仍然不时在人们心头回响。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图为清朝《宿州志》所描绘的宿州八景之谯楼暮鼓。

宿州环城北路现存一段古城墙,城墙上有扶疏亭,建于宋代,缘起于苏轼的一幅墨竹图。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据明弘治《宿州志》载:“东坡守徐时,遗墨竹一本于宿,好事者刻诸石,构亭贮之,名日扶疏。”今存残碑一段,碑上镌刻着苏轼的墨竹画,墨竹左下角有苏轼题诗一首:“寄卧虚寂堂,月明浸疏竹。泠然洗我心.欲饮不可掬。”这就是古宿州八景之扶疏余韵。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而今也有徐州牧,何人送竹到宿州?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图为清朝《宿州志》所绘的古宿州八景之扶疏余韵。

古宿州望淮门(今称大东门,即今大河南街环城东路交叉口)外设有睢阳古道驿站,有房屋数十间。睢阳古道为古时官道。为古宿州八景之一。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睢阳,据清嘉靖《宿州志》卷之一《地理志》释:“睢阳,以睢水名,非唐睢阳。”睢水即濉河,位于宿州城北。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如今,睢阳古道已成为省道,系水泥路面或柏油路面,是宿州东向西去的重要陆路通道。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图为《宿州志》描绘的宿州八景之睢阳古道。

古符离,前临濉河。古时濉河上无桥,过河全靠小舟摆渡。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每天清早,晨光初露,符离渡便聚集着许多要过河的人,当时的濉河,水面宽阔,迂回曲折,舟船往来如梭,一派紧张繁忙的景象。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符离,也是秦朝设置的古县,元朝初年,蒙古人废符离、临涣、蕲县三县并入宿州。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图为清朝年间《宿州志》所绘的宿州八景之符离晓渡。

今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新丰集西,龟山之左,丰山之右,曾有大型古建筑群,明朝时期这里为闵子乡所辖之地。这里葬着大明开国马皇后的父亲徐王。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徐王墓园外围墙9里13步,内围1里,守墓户92家。数年后,墓园内嘉树

参天,花木葱茏,故有“徐园芳树”之称。为古宿州八景之一。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今日徐王墓只剩断碑颓垣,让人扼腕暗叹。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清朝《宿州志》:徐园芳树。

烟寺,宿州城北70华里处的镇头寺,原名大龙泉寺。侧殿下有珍珠泉,寺外有一呵泉,两泉合流,灌溉水稻数百亩,名日“香稻米”。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红尘飞不到。古寺锁秋烟。这里为古宿州八景之烟寺晨钟。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这里风景优美,是皖北名胜之地。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清朝《宿州志》描绘的宿州八景之烟寺晨钟。

宿州城北八十里闵贤集,古为闵子乡乡治所在地。素为古宿州名镇,今被新兴的集镇曹村所取代。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过闵贤集北数里有闵祠闵墓,这里是闵祠村,是孔子弟子、二十四孝之一闵子骞的故乡。闵墓上古松千株,风起涛涌,故有“闵墓松风”之说。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闵子祠堂官道西,芦花遍地草萋萋。 阶前几个长松树,不是慈乌不敢栖。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名称大才世这难,袄絮芦花岂耐寒。宁使一身甘冻死,肯教三子受衣单。

宿州这八处古迹被古人画成八幅水墨画,今天终于找到了,太美了

清朝《宿州志》所绘是宿州八景之闵墓松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