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春秋左氏传》中记载过春秋时代的所谓五霸,关于五霸的说法不尽一致。当然,朱言本篇文章对此并不关注。在所谓“五霸”登上历史舞台之前,有个小国之君也曾小霸中原,叱咤风云了一段时间,这个人就是郑国国君郑庄公。


郑国的国君是西周王室的宗室,郑国的第一个国君郑桓公姬友,是周厉王之子,宣王少弟。西周末年宣王二十二年(前806年),姬友(不是基友)被封于郑,即今天的陕西华县,史称西郑或旧郑,他是郑的开国之君。

郑桓公在西周末幽王时期,任大司徒,是周朝执政卿士之一。当时幽王无道,昏庸暴虐。郑桓公担心国家命运,他就和史官史伯商量。史伯劝忧心忡忡的郑桓公早作准备。据《国语·郑语》载,当时郑桓公问于史伯说:“王室多故,余惧及焉,其何所可逃死?”

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姬友的意思是说,现在朝廷这么糟糕,我害怕殃及池鱼,逃到哪里去才能躲过一死呢?作为王室贵族的姬友都有这样的生存焦虑,可见姬家人的船真要沉了!

史伯的建议是往东跑,不过当时的东土成周,南有荆蛮诸国,北有卫、燕诸国,西有虞、晋诸国,东有齐、鲁诸国,这些诸侯国,“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夷、戎、狄之人,非亲则顽,不可入也”。这些国家要么是王室近亲,不好意思去搞人家;要么是凶悍蛮夷,搞不过人家。

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地形图

最后,史伯建议姬友在“济、洛、河、颖之间”搞一块地盘。那边的土地也有一些诸侯国,不过和周王室的关系比较远,没有不好意思这一说。在这一带的国家中,以虢国和郐国为大,而这两个国的国君都很贪财。

姬友就搞出一个诡计,拿重金贿赂两国国君,要求寄养家属族人及财产。郑桓公在西周将亡而未亡之时,已开始把西郑国人及其财富,整体东迁,寄居在虢国和郐国之间的众多乡邑之中。最后,郑桓公用诡计蚕食了人家领土,还灭了人家国家。郑国这个江山算是偷来的。

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郑国东迁

郑桓公后来死在了犬戎之难中,陪着周幽王殉国了,也算是尽了王室卿士的职责。真正完成郑国东迁立国的是桓公之子郑武公掘突。在郑桓公死国难后,郑武公与晋文侯、秦襄公等,帅师护卫周平王杀出重围、东迁洛邑,建立了东周王朝。郑武公以东周开国元勋,又借助先父桓公“甚得周众与东土之人”拥戴的有利条件,在新郑重建国家。

郑武公之后的郑国国君是他儿子郑庄公,这可是一位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牛人。《左传》上记载,“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郑武公娶了姜姓诸侯国申国的公主,名曰武姜。武姜给武公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庄公,另一个是叔段。

武姜生庄公的时候,“寤生”了,也就是脚先出来了。武姜觉得很不吉利,于是不喜欢大儿子,还给人起名就叫“寤生”。后来,武姜又生了二胎,即叔段,很是宠溺老二。武姜想让老公立老二为储君,“亟

请于武公,公弗许”。

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郑桓公文化广场

后来,庄公即位,母亲为老二请求封制地(今郑州市荥阳汜水镇)作为叔段的封邑。庄公没答应母亲的要求,说“

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庄公的意思是制地是军事要地,虢国国君就死在那里,让母亲给弟弟换个地方。武姜就给老二要了“京”这个地方,也就是今天河南荥阳一带,“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庄公手下的大臣祭仲觉得不妥,说京城地方太大,“非制也,君将不堪!”庄公一脸无奈地说:“姜氏欲之,焉辟害?”庄公这话说的,好像自己迫于母命很无辜一样。祭仲还不知趣,说:“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郑庄公

祭仲出于维护君权权威角度,劝庄公及早防范弟弟叔段可能滋生的势力和野心,但是他似乎低估了自己老板郑庄公的谋略。庄公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一句“子姑待之”,充分暴露了庄公其实早有打算,真是腹黑啊!

叔段到了京城之后,又扩张势力,“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即命令西部和北部边境同时听命于自己。大臣公子吕说:“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子吕的意思是国无二君,如果你不想让位给大叔,那就及早动手。庄公还是那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其实一切都在庄公运筹之中,他在等待时机。

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瞧这一家子

叔段还继续扩张势力,但这一切似乎都逃不过庄公的耳目,在庄公看来,“不义不昵,厚将崩。”最终,被庄公有意纵容出来野心的叔段终于铤而走险,“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庄公一直等待的机会到了,其实庄公一直在严密监控叔段,甚至起兵日期都知道,“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庄公军队讨伐京城,居然“京叛大叔段”。叔段只好逃往鄢国,即河南鄢陵县一带,庄公又打过去,叔段再跑,跑到了共国,即河南辉县。庄公还算留情,没有继续追穷寇,大叔在共国呆下来了,于是又叫共叔段。

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共叔段

《左传》记载的这个故事发生在春秋初期的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当时郑庄公35岁。一直不被母亲喜欢的郑庄公是14岁即位的,经历二十一年的政治历练,早就练就腹黑手更黑的政治能力。可以说,弟弟共叔段是他王权的威胁,最后的出奔却也是他一步步精心设计的结果。甚至,叔段有没有真的要造反都是有疑问的,《左传》中说的是“将袭郑”,也就是说没真的去袭击。但是,庄公却早就布置好了讨伐。这究竟是谁要骨肉相残呢?

《诗经》里面有两首讲共叔段的诗,仔细读读,就会发现与历史上那个“反叛者”刻板印象不同的共叔段。《诗经·郑风》有《叔于田》和《大叔于田》二诗,先看第一首《叔于田》:

叔于田,巷无居人。岂无居人?不如叔也,洵美且仁。叔于狩,巷无饮酒。岂无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叔适野,巷无服马。岂无服马?不如叔也,洵美且武。

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春秋地形图

这里呈现出的共叔段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洵美且仁”“洵美且好”“洵美且武”,很明显是个有本事又仁慈的好贵族嘛!

再看另一首《大叔于田》:

叔于田,乘乘马,执辔如组,两骖如舞。叔在菠,火烈具举。袒褐暴虎,献于公所。“将叔无狃,戒其伤汝!”

母亲有了二胎就看不惯长子,老大隐忍几十年,最后报复起来吓死人

左传

共叔段作为郑国封疆重臣,田猎习武,有备无患,这是正常的武备。共叔段年轻好胜,亲自搏虎,还将猎物首先派卒乘“献于公所”,这怎么能构成“将袭郑”的叛国大罪呢?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毛诗小序》称:“《叔于田》,刺庄公也。叔处于京,缮甲兵以出于田,国人说(悦)而归之。”

郑庄公才是那个处处算计自己兄弟的小人,共叔段不过是他强化君权过程中的牺牲品而已!即便是母亲武姜,也被庄公贴上了叛乱赞助者的标签,加以黑化,竟然还被幽禁。当然,后来庄公又搞出一幕孝顺儿子的虚伪表演。至于郑庄公又是怎么成为春秋小霸主的,咱们另文再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