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三元及第,娶了两个宰相女儿为妻,自己也当了宰相

了解古代科技制度的都知道,科举考试要分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而后面三级的第一名,被称为解元、会元和状元能够中状元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而其中还有一种更为稀有的就是连中三元的。

他,三元及第,娶了两个宰相女儿为妻,自己也当了宰相

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到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在一千二百八十二年间,三元及第者只有十五位(不含两位武三元),可想而知,连中三元的人是多么的稀有了。用今天的话说,堪称是学霸中的学霸了。而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位,就是这十五个超级学霸中的一位。

他,三元及第,娶了两个宰相女儿为妻,自己也当了宰相

他叫冯京(1021年-1094年),字当世。鄂州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北宋大臣。曾祖时南迁粤西之宜山龙水(今广西宜州市),至祖父时落籍江夏(今湖北武昌)。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己丑科状元。为宋朝最后一位三元及第的状元。历官翰林学士、扬州、江宁知府,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罢知亳州、成都等地。宋哲宗即位,累官宣徽南院使,以太子少师致仕。绍圣元年(1094年)去世,年七十四。追赠司徒,谥号"文简"。

他,三元及第,娶了两个宰相女儿为妻,自己也当了宰相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年仅二十八岁的冯京,在汴梁城创下连中乡试、会试、殿试第一名的科举神话,以“三魁天下元”之名笑傲朝野,一时风光无限。

在有着“榜下捉婿”优良传统的大宋,中状元还未婚的大帅哥冯京,在达官贵人的眼里自然成了香(好)饽(女)饽(婿)。先是娶了兵部郎中、三司判官王丝的千金。结果好景不长,王家小姐婚后不久就去世了,接着又被参知政事(副宰相)富弼瞄上。富弼见冯京年少英才,又相貌堂堂,就把大女儿嫁给了他。没想到这位富小姐依然是红颜薄命,结婚第二年也撒手人寰。此时已升为宰相的岳父大人富弼,再度把另一个女儿嫁个他。还好这个老婆与他白头偕老了,并且在仕途上给了他很大助力。

关于冯京,还有一个典故。据说他小时就颖悟非凡,才华出众,史志对冯京的描写是:「京自幼卓异,隽迈不群,稍长入学,举目成诵,万言立就」。 冯京幼时在广西籐城城西读书,长大后随父游湖湘、在鄂州应举,连中三元,也就是乡试、会试、殿试皆第一,因此被后人称为「三魁天下元」。

冯京乡试第一,会试第一,再加上他一表人才,到了开考时,京城都轰传,此科状元必是冯京无疑。这边一传,那边惊动了国戚张尧佐。张尧佐是张贵妃的伯父,但张贵妃自幼丧父,张尧佐也就是成了实际上的国丈,所以在皇帝面前很得宠。

张尧佐便看中了冯京,想硬招冯京为婿,同时在朝廷上扩大他的势力。他便让人把冯京请到家,一见面就把一条金带披在冯京的身上,对冯京说:我一个侄女嫁给了皇上,我自己还有一个女儿,正待字闺中,想许配给你,怎麽样? 还说:此乃皇上之意。不一会儿,宫中就有人持酒餚来,直至拿出大量嫁妆给冯京看。然而冯京却不愿依附权贵,更不愿捲入政治斗争,所以便不畏权势,不被财、色所迷,坚决的回绝了这门亲事。这件事传开后,冯京被世人誉为志操高洁,不惧权贵的君子。

他,三元及第,娶了两个宰相女儿为妻,自己也当了宰相

张尧佐因为冯京的回绝,所以恨死了冯京,便开始派心腹四处活动有关的考官,在殿试时要将冯京给黜落。冯京似乎也有所预感,于是灵机一动,将自己的名字前面两点移到后一个字,成「马凉」。但马凉的文章写得实在漂亮,被考官们荐为第一;就在张尧佐以为冯京落榜的同时,结果却发现他依旧高中状元。张尧佐大怒,责备手下,这些人只好对张尧佐解释:「错把冯京当马凉。」此句话后来也成了谚语,比喻把两个相似的东西溷淆了,弄错了,或者是有眼不识真相。

后来冯京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成为古代状元里少有的能成大器者,更为后世留下了“两娶宰相女,三魁天下元”的千古佳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