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為今年的醫療改革工作,劃重點了!

近日,國務院發佈“國務院關於落實《政府工作報告》重點工作部門分工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今年兩會上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的各項工作安排進行重點部署,其中不少涉及到醫療領域,這也代表了今年醫療改革工作的重點方向。

國務院為今年的醫療改革工作,劃重點了!

2018醫療改革工作重點出爐

深入推進教育、文化、體育等改革,充分釋放社會領域巨大發展潛力。

二、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加大醫護人員培養力度,加強全科醫生、兒科醫生隊伍建設。

對於全科醫生的培養和待遇,國家和各地政府在各方面都給予了最大程度的傾斜和保障,而且在國家強基層的大政策下,全科領域潛力無限,全科醫生隊伍將發展成為基層醫療的主力軍。

三、推進分級診療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剛剛出臺的《關於做好2018年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的通知》,加大了在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質量方面的落實力度,家庭醫生簽約工作也將由重量走向重質,“做實做細”將是今年家醫工作的宗旨。

四、繼續提高公衛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

繼續提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堅持預防為主,加強重大疾病防控。

今年的公衛補助標準額度還未公佈,按照每年漲5元的慣例,今年應該是55元,真正是多少,讓我們期待今年的具體通知。

五、支持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鼓勵中西醫結合

六、推進醫療領域“互聯網+醫療”

發展壯大新動能。做大做強新興產業集群,實施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研發應用,在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多領域推進“互聯網+”。通過發展“互聯網+醫療”、醫聯體等,把優質醫療資源下沉。

七、加強扶貧資金管理,治理腐敗現象

強化對深度貧困地區支持,中央財政新增扶貧投入及有關轉移支付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對老年人、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定貧困人口,因戶因人落實保障措施。

加強扶貧資金整合和績效管理。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改進考核監督方式。堅持現行脫貧標準,確保進度和質量,讓脫貧得到群眾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八、鼓勵社會辦醫、養老

支持社會力量增加醫療、養老、教育、文化、體育等服務供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

九、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

提高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基本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再增加40元,一半用於大病保險,讓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大病保險救助,擴大大病保險病種。

總結

以上這些方面都將是今年醫療工作的重點,各項醫務工作都將圍繞其展開,也期待福利待遇能夠更好更快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