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諺語:“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是什麼意思?

鄉土隴原


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是一句很古老的俗語,現在的年輕人許多人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玉匣記》是一部很古老的算卦類的書籍,它可以說是包括了生活中許多的禁忌,什麼時候可以幹什麼,什麼時候要注意什麼,不管是真是假,在那個一切都以書本為準的年代可以說它還是很有市場的,尤其是那些只懂了一點皮毛又喜歡賣弄的人不斷地渲染,鼓吹,更是讓這本書裡的一些話成為許多人信奉的經典……

在相當長的時間裡,許多人都對“書上說的”深信不疑,特別是像《玉匣記》《麻衣相》《推背圖》……之類的傳世算卦方面專業的書更是許多人的重要參考,所謂“看過《麻衣相》,啥人也敢望……”“讀透《奇門盾》,來人不用問!…”“懂了《推背圖》,朝廷拿俸祿……”

可是,如今隨著科學知識的普及,人們的思想觀念大不一樣,我們也就不會拘泥於這些所謂的推算,警示……

況且,除了極少數的“專業人士”,像《玉匣記》這樣的書籍也很少有人在看,更沒有幾人人會依據它的教條行事了……


荷聲茹夢

農村諺語:“看了玉匣記,廁所不敢去”是什麼意思?


花開隴上

《玉匣記》是一部歷史上廣為流傳的民間生產生活擇吉、占卜書籍。玉匣記書裡忌諱很多且很複雜,據說著書人姓許名遜,字敬之,南昌(今屬江西)人,是東晉的著名道士,淨明道祖師。博通經史,明天文、地理、歷律、五行讖緯之書,尤好神仙修煉之術。拜著名道士吳猛為師,學道七年,盡得真傳。晉太康元年(280)舉孝廉,又被任命為旌陽令,故後人稱他為“許旌陽”。治政廉潔清簡,惠及一方;又長於醫術,救人無數。百姓感激其德化,立生祠供奉他的畫像。後來見晉室將亂,棄官東歸,遨遊江湖,尋求至道,並留下了他鎮蛟龍為民除害的傳說。著有《太上靈寶淨明飛仙度人經》、《靈劍子》、《石函記》等。



《中國古代命書經典:增補萬全玉匣記(最新編注白話全譯)》的持續熱賣也與其來自扶乩有關。這也是說他以神仙的身份寫書的原因之一。所謂扶乩,扶指扶架子,乩指占卜疑問。術士製成丁字形木架,其直端頂部懸錐下垂。木架放在沙盤上,由兩人各以食指分扶橫木兩端,依法請神,木架的下垂部分即在沙上畫成文字,作為神的啟示,或與人唱和,或示人吉凶,或與人處方。一本在扶乩過程中由乩筆寫出的書,這本身就足以引起人們的崇信與好奇了。看了玉匣記廁所不敢去的意思是玉匣記裡忌諱太多了,書裡要求無論幹什麼事都要擇吉日,看時辰,講究特別多,稍有不慎就會給自己帶來厄運,古人特迷信的,認為看了玉匣記後,嚇得上廁所都要看時辰佔兇吉,不敢隨意解手了。

鄉土隴原老農民講鄉村事兒,歡迎大家關注評論!


鄉土隴原

你好,我是慶字輩兒。

《玉匣記》這本書記載的就是各類占卜之術,中國人辦事總想圖個吉利,從政、經商、求學、出行、婚喪嫁娶、略獵打魚都想找個黃道吉日,這本書正好迎合了國人"貴中求和,近利遠害"的心理,所以在當年是非常火的。

這本書分為民俗吉凶日篇和雜佔篇,幾乎把日常生活中能遇到的事情都寫進去了,幹什麼都要看一眼書上對這個的記載是不是合適,有沒有什麼忌諱的。

比如裡面有小兒剃頭吉日、小兒斷乳吉日、女子穿耳吉日、女子纏足吉日,越看這本書越覺得該注意的事情、要忌諱的事情多,剃頭都要挑個吉利日子,那你說上廁所是不是也得注意一下?

所以才有了“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這個梗。


慶字輩兒

過去農村人萬事都想選個黃道吉日,圖個吉利,出門看日子,回家看日子,建宅看日子,搬家看日子,結婚看日子,連理個髮也要看日子。人們的趨利避害心理給那些占卜算卦的帶來了生意。

《玉匣記》就是一本關於占卜之術的書籍,玉匣記羅列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占卜之術,從生到死,從出行到做生意,從耕地到做夢,無所不佔,無所不卜。正因為的《玉匣記》大百科式的包羅萬象,所以成了古人的居家必備之書。

那些過於講究的人,迂腐的按照《玉匣記》來做事,甚至連上廁所都要算一下兇吉,生怕犯了什麼忌諱,衝撞了哪個仙,哪個神。

農村諺語“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就是對那種凡是都要斷兇吉的老封建的一種諷刺,過於迷信以至於連廁所都不敢上了,豈不是讓人笑掉大牙。

大鄉,民俗文化愛好者,用不一樣的角度解讀農村,歡迎大家評論、關注!

大鄉

農村諺語:“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是什麼意思?

與其說是農村諺語,不如說“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是一個梗。《玉匣記》也叫《萬全玉匣記》是各類占卜之術的集合,是通書,用今天的話來說是占卜百科全書,更像是一部占卜的字典。

1、《玉匣記》是一部占卜的百科全書,包羅萬象,連上廁所都有占卜一說。“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

《玉匣記》一書,相傳為東晉道士許真人所著。此書一經問世,就倍受歡迎,成為家家必備的床頭書,因為此書迎合了中國人的“貴中求和,近利遠害”的心理。

《玉匣記》受眾廣泛,農民的受眾更多,現在在農村還有婚嫁喪娶的等紅白大事,都要看挑日子看時辰。《玉匣記》更像是古代占卜的百科全書,包羅萬象,甚至連上廁所都有占卜,深怕觸犯哪路大神。

看著上圖的《玉匣記》目錄就夠眼暈的。《玉匣記》主要有三部分組成,包含民俗吉凶日篇,雜佔篇和感想。其中民俗吉凶日篇,又包含吉凶的年月和時辰,及方位的吉凶等等。

2、現在農村也比較常用日曆,通書等類似《玉匣記》的占卜來選定大小喜事的日子和時辰。農村大小喜事還是會占卜看吉凶看時辰,上廁所等小事就不再講究。

在有些農村婚喪嫁娶等重大紅白喜事還是會看類似《玉匣記》的新型占卜通書來選定日子。特別是喪事更講究,不但日子要選定,連出殯的時辰也很有講究,老人說耽誤或錯過了時辰,對逝者對在世親朋好友不利。農村紅白喜事還是比較講究,但對於上廁所等小事不再講究。

結語:《玉匣記》因其是占卜類的百科全書,包羅萬象,甚至包含了上廁所的占卜。但在今天看來,“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更像是個梗,一個笑料。現在的人們思想更開放,對於封建迂腐的一面,事事占卜,覺得可笑。但《玉匣記》的思想在農村還是傳承一部分至今,現在農村的紅白喜事還是會挑日子挑時辰,但其他的占卜卻很少傳承下來。


昕瑞生態

這句話說得就是古人的迂腐和愚昧,對自然和皇權的絕對信賴。短短的幾個字,概括出古代貴人對自身生命的珍視和對教條文化的一種崇拜。而在農村,其實很多諺語都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示對生活和社會的一種態度。那麼“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是什麼意思呢? 想要了解這句話的意思,其實只要弄懂什麼是“玉匣記”就都清楚了。


《玉匣記》是一本書一本有關陰陽五行的書籍,古代只要是家庭條件比較富裕的家庭,都會選擇讀上一本《玉匣記》。而這本書其實就是古代皇權至上的思想體現,書中記載著各種靈異和迷信的傳說,不管是做什麼事情,人們總是會從《玉匣記》中尋找答案。從生活上的衣食住行到建築學上的風水八卦,再到與人交往的禮儀,甚至是紅白喜事中的忌諱,都會從這本書中尋找答案。

他們生怕自己的家族地位不保,防止因為某事而觸犯了天神和皇權,無論做什麼都會選擇從書中尋找答案。一般每天花費時間最多的就是占卜,不管是吃飯睡覺,還是一天的勞作都會占卜後再行定奪。甚至有些比較惜命的人,他們可能覺得自己最近的運氣不好,經常會選擇在上廁所的時候也要占卜。以求避過這段時間的晦氣事,讓自己的運氣更好,財寶更多。



到最後這本書甚至在民間也開始流傳起來,大家就連農事耕作都會選擇看上《玉匣記》,而農業的發展自然受到很大的影響。 所以說今天的我們,一定要堅信科技創造未來,知識改變命運這樣的理念。不知道大家怎麼看呢?


農業補貼

《紅樓夢》裡就曾提及《玉匣記》。

鳳姐的女兒巧姐在大觀園逛了一圈後,回來就發燒不舒服了。跟劉姥姥稍微說道說道,農村來的劉姥姥就說了:“給他瞧瞧崇書本子,仔細撞客了罷”(看見不乾淨東西的意思),一語提醒鳳姐。便叫書童彩明拿《玉匣記》來讀。

彩明翻了一回念道:“八月二十五日,病者在東南方得遇花神。用五色紙錢四十張,向東南方四十步送之,大吉。”鳳姐兒笑道:“果然不錯,園子裡頭可不是花神!只怕老太太也是遇見了。”一面命人請兩分紙錢來,著兩個人來,一個與賈母送祟,一個與大姐兒送祟。果見大姐兒安穩睡了。

可見,《玉匣記》是一本推算,占卜的書籍,類似唐朝占卜大咖袁天罡著作《推背圖》,與《麻衣神相》有同等地位,俗語還說:看了《麻衣相》,誰人都敢望,看了《玉匣記》,廁所不敢去。



也就是說《麻衣神相》教人看相,看過的大多對人的五官面相有興趣,故而看到什麼人都有研究的興趣。而《玉匣記》大多記載、推算各個方位、時辰會有什麼神啊怪啊出現,導致看過的人都會疑神疑鬼,覺得到哪都不乾淨,心中有鬼便忐忑不安,稍微動身都怕招惹什麼神,故而連廁所都不敢去。

所以這俗語表達了《玉匣記》在民俗中的重要地位。


微影窺人生

諺語: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只因書中忌諱太多,看過後給人一種:處處留神,步步操心的感覺。還有的諺語:“看了奇門遁,來人不要問,看了麻衣相,就敢把人量”。也帶一種神秘感,而其它的諺語如:看了西遊記,說話如放屁,看了紅樓夢,小心把命送。只為趣談。


夏語天2

歡迎點擊右上角的“關注”,小時候我很膽小,記得8歲左右看過一次86版的《聊齋》,對於裡面的畫面至今記憶猶新,這成了我童年裡揮之不去的陰影,隨著長大了,也好了很多。比聊齋更讓人恐怖的卻是玉匣記,農村有句諺語叫:看了玉匣記,廁所都不敢去。

玉匣記是一本書,是一本占卜的奇書。說它恐怖的原因並不是因為鬼怪離奇的事,而是它裡面記載的占卜之術五花八門,羅列了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大到建房娶媳婦,生孩子,總之就是婚喪嫁娶。小到去拉屎撒尿出個大門都要翻開看看裡面有沒有指導性的意見。

不過這些也正迎合了人們的普遍心理,圖個吉利,求個平安。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求,以前人們生活簡單,也沒有車水馬龍,老婆孩子熱炕頭是最完美的生活了。玉匣記就成了床頭家家必備的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