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細解說滷水香料中軸線理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滷水組合配方有什麼比較簡單的方式嗎?這是很多喜歡香料滷水的朋友經常問道的問題,之前有老師傅提出過香味的中軸線,按照他們的說法,只要控制好四種香料作為中軸線,那麼組合配方就會變得容易許多,這樣的方式確實是有他獨到之處,於是決定將這樣的方式鋪開,以他們為基礎來組合配方,那麼確實是有一定指導作用的,做到根據實際需要來配置香料,不必再拿著一個配方在哪裡畫虎不像如貓了。

細細解說滷水香料中軸線理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像是滷水中,一般來說可以選用了草果、丁香、桂皮、白芷這四種香味為主軸,桂皮的回口香是帶有甜味的,他配合丁香,就基本可以保證整組配方的回口香,草果有這解膩増香的作用,而白芷也基本可以滿足去腥,這四種配方定下來了之後,骨架就有了。

有了骨架之後,你便可以根據具體的需求,像是喜歡辣口的,你可以增加辣椒和香茅草的組合,用他們的搭配增加一些醇厚的辣香,若是喜歡口感麻辣些,則可以在剛剛的基礎上在增加花椒和蒔蘿,他們的組合可以讓辣味變得麻舌。

細細解說滷水香料中軸線理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進行到這裡相信整個配方已經完成了七八成了,這時候要做的就是根據要滷製的食材進一步完善配方,

像是豬肉,可以選擇增加肉蔻與山奈,覺得香氣不足可以增加香葉和砂仁。

牛肉則可以增加一些香葉和胡椒,若是覺得香氣不足,那麼就可以選擇再加入砂仁,

雞禽類的話則是可以增加些白蔻和良姜,若是鵝肉的話,則可以再雞禽類別上再增加些甘松。

細細解說滷水香料中軸線理論,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最後一步就是根據地區的口味,在香料的用量和類別上做出最後的調整,像是喜歡辣度較高的,你可以將辣椒化成小米椒這樣辣度較高的然後用積殼來稍微的平衡下,如果喜歡辣味比較醇厚的,你則可以在香料中加入羅漢果來調節。若是遇到喜歡口味比較清新的,你則可以加入桂枝來提升鮮度,然後增加香茅草和草果的用量,讓出來的香味整體比較清新。若是喜歡傳統的滷香為的,那麼則是可以增加八角和小茴香這樣的組合,讓整個滷水充滿了傳統的滷水香。

以上僅為拋磚引玉,不喜勿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