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陝西咸陽市乾縣的梁山上,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大帝的合葬墓——乾陵。除了名震古今、引發眾說紛紜的“無字碑”,碑後的61個無頭蕃臣石像也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他們的頭究竟到哪兒去了?

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這些石人是當時唐王朝屬下的少數民族官員和鄰國王子、使節,唐高宗入葬時前往參加葬禮,武則天為炫揚大唐威勢,將他們雕像立於陵前。在石人像的背部刻有國別、官職和姓名,今字跡可辨認者有“木俱罕國王斯陀勒”、“盛于闐王尉遲璥”、“吐火羅王子持羯達犍”、“默啜使移力貪汗達幹”、“播仙城主何伏帝延”等七尊。

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這些石人殘像大小和真人差不多,習慣上把這些石像稱之為“蕃像”、“賓王像”,也稱“六十一蕃臣像”。這些與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著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也有翻領紫袖。但他們都雙雙並立,兩手前拱,姿態極為謙恭,彷彿在這裡列隊恭迎皇帝的到來,但這些石像都沒有腦袋。

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頭部為什麼被砸掉,民間有一種傳說:

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民間傳聞這些石像的頭部是被明朝的百姓砍掉的。在明朝初期,有個外國使節到乾陵去遊玩,發現自己的祖先竟然被立在這裡給唐朝的皇帝守陵,覺得既有損國格,也有辱於人格,自尊心受到了強大的損害,非常氣憤,但又無法發作。於是他每天晚上都要到乾陵附近的莊稼裡踐踏糧食,天亮告訴村民是石像成精了,開始糟蹋莊稼。要想保護好莊稼和糧食就必須把這些石像消滅掉,砍掉它們的腦袋,讓它們不能在出來禍害莊稼。當地的群眾認為這個外國使者說得非常有道理,於是一氣之下便把這些石像的腦袋給砍碎了。

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只是個傳說,終究沒確切的原因,為什麼武則天墓前“守靈人”身子完好,頭找不到去處,只有留給後人不斷探索。

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為何武則天墓前的61個“守靈人”都沒有首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