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国时期突然有外族入侵,三个国家会不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双鱼儿30

如果当时有外敌入侵,他们肯定会号召一致对外,但谁都不会真正的出力,不仅如此,他们还会借外地之手来限制自己的对手。这个熟悉近代史的人都知道,我就不多说了。

我在这里,主要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猜测:外敌入侵,三国联手,他们各自会有什么表现。



我认为首先叫的最凶的当属曹操。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诸侯都要听他的号令。他会先对刘备和孙权进行一番有名无实的褒奖和人命,然后站在民族大义的制高点,逼孙刘去迎战。

这一招,蒋公没有学会。曹操和蒋公一样,手里拿着金牌令箭。以曹操的英武,采取这个做法的可能性极大。



在袁术称帝后,孙权曾一度向曹操上“劝进表”,怂恿曹操称帝。

曹操说了句:这小子是想把我架在火上烤。

刘备攻吴的时候,见刘备来势汹汹,孙权吓的要死,又向曹丕称臣。战胜刘备后,他又撕毁合约。

以孙权的作风,应该会捧曹操为三军总司令,对外号称听曹操指挥,但不会派出一兵一卒,甚至可能找机会捞一点油水。

至于刘备,个人觉得他应该会喊打喊杀喊的最凶。毕竟有忠义之名在身,他有把这个名声当作立身之本,如果有机会表现,断没有错过的道理。

但以刘备之虚伪,真正抵御外敌几乎不可能。他随时都在思考保存自己的有生力量,这点从近现代史就可以看出,帝王手段,无需多言。


猫与史

你想多了。

古代中国主要的外部威胁是在北方。所以是魏国独自扛着外族入侵。南方俩国家乐于看热闹。

当时魏国有两位抵抗鲜卑、乌丸的名将,分别是田豫、牵招(曹彰也曾经平定过代郡乌丸的叛乱)。巧合的是,两人都跟刘备的关系很好。所以他们就大半辈子被安排在了北疆,抵御北方少数民族。

而且,诸葛亮还跟鲜卑首领轲比能结盟,大家相约一块打魏国。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轲比能就发动了进攻以响应诸葛亮。


国史拾遗

开玩笑,当然不会。如果三国时期突然有外族入侵,三国必然会想办法利用外族来干掉自己的对手,怎么可能帮别国去抵抗外族,这是历史证明了的。

鲜卑轲比能在乌桓蹋顿死后,通过几十年奋战,统一了鲜卑各部,成为曹魏北方巨大的威胁,这个时候蜀汉可没有帮曹魏一起共抗外侮,而是与轲比能联手。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招诱轲比能至石城,一起攻魏。

氐、羌是魏国西边的少民,与魏国多有冲突,蜀汉照样没打算帮魏国抵御氐、羌,反而拉拢氐、羌,给魏国制造麻烦。魏国亦然,拉拢氐、羌进攻蜀国,少民是各国的资源,怎么可能为了别国消灭少民。

山越是越族的孑遗,在东吴腹地兴风作浪,一部东吴史同时也是半部山越征服史,曹魏也没想帮东吴抵抗山越,反而对山越封官许愿,让他们进攻东吴的背后,可没有什么爱国主义精神。

南中的爨氏等西南夷民族以及南中大姓,被魏国招诱反蜀,当时吴蜀反目,孙权也没打算帮蜀汉镇压西南夷,反而给西南君长封官许愿,让他们反抗蜀汉,自己好从中渔利。

可见三国时代如果突然有外族入侵,三国是绝壁不会联手御敌的。但为什么三国没被外族干掉呢,因为那个时候中国军力还比较强,即使分为三国,依然可以轻松击败周边的异民族,但五胡乱华以后则异族经济、军事、文化实力均大增,汉族的军力想要对异族继续维持碾压则不可能了,宋以后就更是处于军力孱弱的一方了。


文史宴

谢悟空邀答!

如果三国时期突然有外族入侵,三个国家会不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对问题回答毫无疑问的是:不会!

为什么能说的这么肯定?分析一下原因就清楚了。

魏,蜀,吴三国鼎立,各国最大的利益愿望,就是希望各自国家能吞并其它两国,完成统一。当时曹魏的力量稍占优势,蜀,吴势力弱小,所以面对强魏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时,蜀吴在任何一方都难以单独抵挡形式下。才形成蜀吴联合抗魏火烧赤壁之战的局面。赤壁之战削弱了曹魏,三国势力达到均衡。



这时如果突然有外族入侵,入侵外族必定不会四面出击,对三国同时用兵,只能选择入侵一国,而这种局面,正符合其它两国能用借刀杀人的手段来谋取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局势。因此对未受侵略的两国来说,机会千载难逢,正好可袖手做壁上观,静待局势变化。等交战两国两虎相争,大伤元气时再出手收拾残局,唾手可得渔翁之利,两国何乐而不为。



而如果三国联手一致对外,虽然可以驱除外虏,但是只能对被入侵一国有利。其它两国的高人绝不会去做对有损本国利益,最终却是费力不讨好的蠢事。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时如果突然有外族入侵,三国是绝对不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的。

码字不易,欢迎对政史问答有兴趣的友友们,关注参与讨论。



文中图片来自搜图


熠熠古客

汉以强亡。

四百年前,蒙恬曾带领了一只部队,一日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之后,汉武帝雄途大略。一举击溃匈奴主力,从此匈奴西迁,因为匈奴人没有文字,从此匈奴人在世界历史上消失了三百年。

三国时代,那两只强大部队的子孙依然对外族有这压倒性的优势。

包括欧洲的罗马帝国。恕我直言,冷兵器时代,除了中国,其余都是垃圾。

综上。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根本不会发生。魏蜀吴任何一个拿出来都能把周围的国家吊起来打。也正是这种长期的压迫,让后来晋朝受到外族人的疯狂报复。也就是中国古代史耻辱的“五胡乱华”

如果把这个问题设置成,假设出现了一个格外强大的外族势力入侵。三国会不会联合起来一致对外?

答案是,会。但不是马上会。这就是中国人的本性。


蓝猫QAQ

外族来了,曹魏会以天子名义把西蜀封给外族,地方是给了你得自己去打;外族拿着曹魏给的地契到了西蜀,诸葛亮说你看我们这穷位置又偏,靠东边有片地靠海临江气候还好,关键和我们有仇,另外你这地契早过时效了。这样我们给你们出钱出粮,你们出人去帮我们打东吴,得了地和好处全归你们,反正打谁都是打不是,东吴人个矮战斗力不强!别谢,我们就是活雷锋;外族算算账觉得这事靠谱,就拿着曹魏的地契和西蜀粮钱直奔东吴而去,到了江边上埋锅造饭准备开打前饱餐一顿。火还没点着周瑜领着一帮美女扛着酒坛唱着歌就过来了,大家边吃喝边看美女边谈心。鲁肃说,你看你们大老远来打地盘不就是为了吃喝女人吗,我们这都有要不你们就跟我们这过吧,回头我家孙大哥和曹大哥 诸葛管事的都说说,你们人也不太多他们也都接收一部分,你们奔波这么多年够辛苦,好好过几年安稳日子。。在三国都旅游过的外族已经被这里的繁华富庶美人眯花眼了,放着好日子不过是傻子。这时曹魏西蜀的使者也到了,喝高了大伙放声高歌,要说东吴美女就是水灵,第二天都傍晚才起来。。接着就是连续喝连续唱。。这样不知多少时日,外族觉得都不好意思了。这天轮到西蜀做东,外族首领说了,我们也都是男子汉大丈夫总这么白吃白喝那行?要不你们三家看看有啥仇人我们去帮你们砍砍!魏蜀吴纷纷表示,你们这么远来了哪儿能让你们动手。。外族说,都是朋友,你们见外这酒没法喝了,这歌也没法唱了。。魏蜀吴对了下眼,老魏说,在老吴东边海里我们三家还有几块地都挺好的,上面有些人可能是很久以前我们这几个骗子带过去的,这帮人素质差没文化,到现在他们后代更差劲整天打打杀杀的,还经常骚扰老吴的海边,我的朝鲜辽东啥的。。外族看了看老吴,发现老吴正在抹眼泪!外族大怒,这群忘记祖宗的王八蛋,老吴别伤心包在兄弟身上了。老吴赶紧说,船只我们包了,都在码头了。。这时一直很闲的老蜀赶紧接话,虽然这事和我们没啥关系,但咱们是哥们,兵器弓箭我们已经装好船了。。老魏接着说,老哥也出把力,粮草也都已经装船了!外族起身就准备登船出征,魏蜀吴极力挽留,兄弟不急,吃完这顿连夜出海来的及!这晚月黑风高,数万外族登船东征。。之后有说遇到台风船都沉了活着回来的都叫三位大哥给收拾了;有说迷航了,飘了几个月到了一个啥美洲的地方后来混的还不错;还有说这帮人到了正地儿结果那家伙两帮人打的血流成河。。总之最后还是魏蜀吴相爱相杀!


用户3779159273

对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概括起来就是六个字:有可能,没必要。

为什么说有可能?因为彼时这三个国家虽然互相敌对,但至少都是有一定认同性的,那就是大家都是一个天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也许我惦记着把你给灭了,但是我的目的是夺取包括你的整个领土在内的整个天下,这块肉我动可以,但是别人家来动,绝对不行!所以我说,如果有外族入侵的话,三国是有可能联合的。毕竟“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混账话,任何一个汉家儿女都说不出口。



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首当其冲被入侵的那个国家已经被打的毫无还手之力,领土沦丧殆尽,整个国家都有被灭国的危险的时候,才会有可能请求别国来帮忙。因为如果不是这种生死存亡的时候,请别国来帮忙打外族就是开门揖盗。请神容易送神难的道理,我想三国领导层都应该懂。

那么这个条件满足不满足呢?很多人可能会拿五胡乱华来说事,认为此时如果胡人大举南侵,汉人很难抵挡。但是五胡乱华是在天下已经大乱百余年,八王之乱又把晋朝给折腾得奄奄一息的时候爆发的,此时汉人的军力已经相当衰微,因此才愚蠢的请刘渊来搅局的。



但是三国时期,各国还没被折腾得那么惨,军力收拾外族还是相当富裕的。实际上,著名的诸葛亮七擒孟获,不正是汉族政权收拾外族入侵的典范吗?魏国早就有曹操平定南匈奴的故事,甚至还上演了一出文姬归汉的好戏;孙权派卫温攻取夷洲(台湾),都是三国对待外族的态度。



因此,这三个国家不收拾周围的小国异族就已经是烧高香了,如果碰到五胡乱华那样的重大事件,也许他们会联合,但在那个时代,还是不大可能的。


青言论史

首先感谢相邀

假如三国时期突然外族入侵,三个国家会不会一致对外?


首先:各朝以弱亡而独汉强亡

第二看曹操如何驱逐外夷

东汉时期,名将陈汤喊出了“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公元91年,北匈奴被东汉所灭,南匈奴从此依附于汉朝。公元216年,南匈奴最后一个单于呼厨泉去邺城拜见曹操。人妻曹分南匈奴为五部,匈奴从此灰飞烟灭,从地图上抹去,困扰汉朝数百年的北方外患被清除干净。 至于其他游牧民族,如乌桓、鲜卑、羌人和南蛮等,虽颇有战斗力,有的在后期对东汉王朝构成巨大威胁,但还没有强大到推翻东汉王朝的地步。 三国时期虽然混乱,但名将众多,且对外族持一致对外的态度。 南匈奴单于呼厨泉先后进攻曹操有数次投降于他,始终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公元216年,曹操晋封魏王,声名传到北方,地区,匈奴人十分仰慕。呼厨泉到邺城向曹操拜贺,这一来就走不了了,曹操将其留在邺城,实际上,呼厨泉等于是被软禁了。


第三看孙权如何驱逐外夷

孙权从公元200年开始向山越用兵,历时三十八年,平定山越人的叛乱。 三国时期建立的政权相对稳定,提供了一个和平发展的环境。 曹魏方面,曹操先后灭掉袁绍、袁术、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北方地区;蜀汉方面,刘备颇有威名,蜀中地区物产丰饶,刘禅在诸葛亮死后,致力于休养生息的政策;孙吴方面,孙策、孙权等经营江东地区,打击世家大族,剿抚山越。正是政权的稳定、经济的富庶,才使得三国虽然割据纷争不断,但依然能够有能力组织对外族的征战。


第四看蜀国如何驱逐外夷

知道三国的都会有映像,诸葛亮七擒孟获,没错这就是征南蛮。

请各位读者不要误解驱逐一词,这里的驱逐并非赶出去,而是征服,教化的意思。
最后请记住我们中国是有信仰的,那就是“家”


荣华——少司命解读


三国根本不需要联手,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有外族入侵过,但都被它们吊打过。


魏国

南匈奴、乌恒、鲜卑、羌、氐二族、高丽等异族都入侵过魏国,但都被全面压制。张辽斩杀乌丸单于蹋顿

曹魏史共对外族对战34次,32胜1败1平,根本不需要联手的。


蜀国

诸葛亮为了蜀国后方的安定,出征武陵蛮、西南蛮,七擒孟获。


吴国

从孙策时起,吴国就开始对皖南山越等族进行镇抚,其实主要就是征伐,征伐之后将俘虏的男人编入军伍,部族迁出山区。《三国吴兵考》记载:“孙权嗣立,先后得山越兵不下十三万人。”陆逊上位就是靠的两次平定山越之乱,斩首数千级。孙吴靠着征伐山越,兵峰一度打过岭南。


人生苦短行乐

联合是当然不能了,曹操汉中兵败的原因之一是西北地区外族入侵,曹操分几路作战吃了大亏。换一种浅显易懂的说法,三足鼎立时期,如果西南有外族入侵则刘备腹背受敌,北方外族入侵则曹操就要抗衡之。


还有一点要说明一下,三国时期的战乱,也导致了很多北方游牧民族逐渐兴起,进而导致三国归一后短暂的统一,之后便爆发了五胡乱华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