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鰻魚產業轉型升級,中國2018鰻魚產業發展論壇在三明隆重召開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我國鰻魚產業未來將經歷鰻魚養殖場、企業及行業人才都進入重組階段,未來動保方面的研究將成為天馬科技的工作重點。”5月25日,在福建省三明市瑞雲山賓館舉行的2018中國鰻鱺產業發展論壇上,中國漁業協會鰻業工作委員會會長、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馬科技”)總裁陳慶堂在致辭中指出,隨著國家環保力度的加強,天馬科技將繼續保持以“歐美標準”來制定未來3年的鰻鱺飼料的發展戰略,致力於鰻魚開口料及動保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共同促進鰻魚養殖行業在3年內改善養殖廢水問題。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中國漁業協會鰻業工作委員會會長、福建天馬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慶堂

據悉,三明市鰻業起步於1994年,目前全市有80多家養鰻場,年產成鰻萬噸以上,每年出口創匯5000-6000萬美元。鰻魚也是福建出口創匯的主要水產品種之一,2017年,福建鰻鱺出口創匯4億多美元,福建鰻魚產品出口多年來居全國第一,出口額佔全國鰻魚產品出口總額的60%左右。其中烤鰻是全省出口水產品的主要組成部分,為福建省出口大宗農產品之一。但是,福建地區使用紅蟲作為鰻魚開口料的比例還比較大,這對養殖水體的汙染不容忽視。

據天馬科技研發中心總監張蕉南介紹,受制於福建是一個多山的省份,人多地少,福建鰻魚養殖區域較為分散,養殖戶接觸到鰻魚開口配合飼料機會較少,加上鰻魚開口配合飼料“益多美”需要冷藏運輸,目前在福建的使用推廣僅數百噸,市場覆蓋率不足10%,市場潛力依然很大。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作為業界著名的老牌企業,天馬科技自從2002年集團創立以來,一直致力成為“打造特種水產飼料全球最大的供應商”,2017特種水產料銷量突破10萬噸,創利超9000萬元。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面對當前的養殖廢水排放問題,天馬科技大力推廣“益多美”鰻魚開口料替代紅蟲十餘載,今年推出配套的動保產品,是天馬科技根據鰻魚病害防治“以防為主、以治為輔”的理念下進行研發,主要針對鰻魚養殖過程中的內臟及腸道護理,減少病害發生。既符合環保的發展要求,也利於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本次論壇最後一個訂貨環節中,僅僅五分鐘時間,動保產品預付款總額就突破了百萬元大關,現場火爆。

—專家報告—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張蕉霖

天馬科技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中國鰻業亟待建立知名品牌

2018年中國鰻鱺投苗集中在閩西北地區,以歐鰻和美洲鰻為主,廣東地區投的日本鰻比去年少了很多,2017年廣東日本鰻投苗達到20噸,2018年投苗僅達到3噸多。目前,投苗量減少主要是廣東地區。目前人工繁育技術還不成熟,全部依靠自然捕撈。

我國近6年來烤鰻出口基本維持在3萬噸左右,2013年、2014年由於國內菜鰻價格堅挺,烤鰻出口價格持續下滑,當年度烤鰻出口量維持在2.9萬噸。但是,隨著國內投苗量和菜鰻存塘量上升,我國大陸烤鰻量出口量也迅速提高到3.5萬噸的飽和點。

他認為,我國烤鰻和和活鰻的出口量的臨界值在近幾年內可能是3.5萬噸和0.6萬噸,超過臨界值對企業和鰻農都是不利的。 在國際市場上知名度高的中國鰻魚品牌很少。21世紀初,曾經發生多起日本商人把中國烤鰻改換成日本包裝謀取暴利的事件,說明中國鰻魚在日本市場的價格遠遠低於其實際價值,建立知名品牌是中國鰻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姚弓善

三明市鰻魚協會會長

福建華盛集團董事長

鰻魚行情已經在高位運作

中國海關信息網進出口數據統計顯示,2017 年我國製作加工或保藏的鰻魚,出口額超過3.5萬噸,創匯約7.5億美元。主要出口地區是東亞(日本、韓國)、歐美(歐盟、美國)等地區,其中僅向日本的出口量就佔總量的58%以上。

從近7年來3月份同期日本國內烤鰻進口量可以看出,2013年和2014年、2018年同期相比比較接近。但是,2013年美元兌日幣1比77上升到2018年美元兌日幣達到1比112,同等條件下,日本進口烤鰻成本上升了30%多。2018年烤鰻一噸11萬的價格等同於2013年的14.3萬的價格!這還不包括人民幣兌美元增值,說明鰻魚行情已經在高位運作,不比2013年低多少。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樊海平

福建省淡水水產研究所研究員

多措施防治鰻鱺常見病害

目前鰻鱺常見的病害主要有傳染性疾病和非傳染性疾病,其中傳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疾病、細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蟲、敵害生物;非傳染性疾病包括營養性疾病、水質理化因子引起的疾病及人為操作等引起的疾病。

而這些病害主要防控措施有:切斷傳播途徑、降低營養來源、敏感藥物;環境改良:物理、化學、生物改良;魚體體能提高包括非特異性免疫力的提高、全面平衡營養、適度生長速度。而養殖水體富營養化根本原因是營養物質的增加,使得藻類和有機物增加所致。因而需要控制投餵量,通過控制水體的磷和氮來控制水體富營養化。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張蕉南

天馬科技研發中心總監

“益多美”開口料功能多,使用範圍廣

紅蟲存在的弊端主要有:攜帶大量的病原微生端物,活力差,易死亡,易引發鰻魚後期養殖病害,藥物殘留,無法保證其衛生、安全,汙染多,加上之前鰻魚開口配合飼料技術掌握在外國人手裡,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鰻魚開口配合飼料對鰻魚養殖產業發展迫在眉睫。

而鰻苗開口配合飼料替代紅蟲應有功能包括:誘食性、新鮮度、粘彈性、操作簡便;營養性:生長速度快、轉化率高;成本效益:綜合養殖成本低;汙染低、病害少;可產業化、符合食品安全條件。

而益多美開口配合飼料具備了“誘食性好、健康、促生長、環保”的功能,加上其安全、 衛生、無藥殘,易於過渡使用白仔配合飼料,可替代紅蟲;病害少、成活率高、增強鰻苗體質,可飼餵三類苗;在鱖魚和大刺鰍的育苗上,可作為誘食促生長劑,使用範圍比較廣。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許秋明

三明和祥興生態漁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益多美”開口料養1斤鰻魚能省1元左右

使用益多美和紅蟲進行對比養殖,長1公斤魚,益多美所需成本為120元,而紅蟲的則為121.8元。即長1公斤魚,可以節約1.8元的成本。另外,許秋明發現,一方面使用益多美后,由於投餌率提高了,鰻苗養的更快,更均勻;另一方面相對比於投餵紅蟲,確實是更加安全、高效、環保,使用方法特別簡單。

據悉,益多美使用步驟只需將其放在池邊解凍2.5小時到3個小時,然後直接割開包裝,整包放入料籃進行投餵,再觀察鰻苗吃料情況,以便控制投餌率,最後鰻苗吃完料後,直接打撈起包裝袋。因此,他推薦行業內的朋友們使用益多美開口料,提高鰻魚養殖效益才是關鍵。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蘇樹葉

天馬科技種苗料動保事業部副總

天馬科技鰻魚動保產品種類齊全,深受養戶信賴

天馬科技水產動保產品種類比較齊全,包括微生態製劑類、營養保健類,解毒抗應激類、礦物質系列及水質測試分析盒等。蘇樹葉還對每一類產品的主要功效、作用機理、應用效果、應用時機、用量用法、注意事項方面一一作了介紹。

天馬動保產品,以菌類為主,能有效改善水體環境,不但能減少使用物理、化學藥物對水體環境的破壞,更能減少藥物在鰻鱺魚體內的殘留,提高食品安全性,也贏得廣大養殖戶的信賴。

當天上午的報告,針對當前鰻鱺病害頻發,肝腸損傷的現狀,鰻鱺養殖規模化、集約化發展的需求,廈門大學飼料營養學科博士生導師、副教授艾春香帶來《功能性鰻鱺飼料的研發與應用》報告,他指出通過鰻鱺營養調控,維持鰻鱺肝腸健康,提高魚類生產性能,從而促進鰻鱺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廈門大學飼料營養學科博士生導師、副教授艾春香

而集美大學碩士楊明從美洲鰻特點、鰻苗的選擇與管理、餌料的選擇與應用、病蟲害的防治四個方面講解了南美洲鰻魚健康養殖技術。

引领鳗鱼产业转型升级,中国2018鳗鱼产业发展论坛在三明隆重召开

集美大學碩士楊明

據悉,本次論壇由福建天馬、中國漁業協會鰻業工作委員會、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福建省鰻業協會聯合主辦,三明市鰻業協會承辦,江西省鰻業協會、福清市鰻業協會、長樂市鰻業協會、南平市鰻業協會、龍巖市鰻業協會協辦。農業農村部原國家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中國漁業協會鰻業工作委員會榮譽會長

林美嬌、天馬科技總裁陳慶堂、中國漁業協會鰻魚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汪勁、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康建平、江西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胡火根、三明市農業局副局長張世芳、中國漁業協會鰻魚工作委員會顧問、福建省行業協會副會長張述枝、中國漁業協會鰻魚工作委員會副會長、龍巖市鰻魚協會榮譽會長郭賢平、三明市鰻魚協會會長、福建華盛集團董事長姚弓善等嘉賓及來自江西省、福建省南平、三明、龍巖、福清、長樂、等鰻業協會會長和業內知名專家、學者及養殖戶代表300餘人出席會議,共同探討鰻鱺市場形勢、飼料營養及病害防治,共商鰻鱺產業健康發展之路。相信未來,天馬科技將與更多同行一道共同促進水產行業的轉型升級,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