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議:高考前,家長六類言行要不得

專家建議:高考前,家長六類言行要不得

高考前焦慮的不僅是考生,還有家長。有的家長總想按照自己的想法“有所作為”,忽略了孩子真正需要。吳小琴總結了考生們比較反感的做法,提醒考前家長六類言行要不得

1.時常嘮叨“最後關頭了,堅持住”(容易讓孩子感覺到了“終點”,反而容易洩勁);“千萬別緊張”(容易造成暗示,反而加劇緊張);“答題檢查仔細點,別老白丟分”、“還剩幾天了,趕緊看書去”(含有譴責成分,容易引起逆反心理);“加油,成敗在此一舉”(導致“加壓”的效果)。

2.保持家裡絕對的安靜,所有人都必須小心翼翼(導致孩子到了考場容易對一些聲響過於敏感)。

3.買各種補品,強迫孩子吃(強迫會適得其反)。

4.拿自己的孩子和別人比(影響孩子的情緒穩定,別人的學習方式不一定適合自家孩子)。

5.不允許孩子參加任何體育休閒活動。

6.為孩子高考的事情父母吵架。

專家建議:高考前,家長六類言行要不得

考前失眠:重在順其自然 別吃安眠藥

高考期間,很多考生會因為焦慮緊張而失眠。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高級心理老師李豔月提醒家長,孩子如果出現失眠情況要順其自然,不能跟他強化要多睡之類的意識,以免孩子更加睡不著。她不建議吃安眠藥,也不建議家長陪睡,以免讓孩子心理產生倒退,使他們缺乏面對困難的勇氣。

吳小琴也認為,考前比平時睡得晚些或難入睡是正常的事,千萬不要大驚小怪,立刻給自己貼上“失眠”的標籤。睡前把事情處理好再上床,躺在床上後,儘量讓頭腦空下來,什麼也不去想,必要時聽一聽舒緩的音樂,或者深呼吸,逐步放鬆自己的身體,不要急於讓自己入睡,關鍵是放鬆大腦。睡前可以喝一杯溫牛奶幫助睡眠。如果還是睡不著,也不要急,靜靜地躺一會,或者打開臺燈看一會放鬆心情的書,或者記一記此刻的心情日記,等睏意來了,自然會入睡。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晚上睡得多晚,第二天都要按時起床,白天不要補覺。

寧連才表示,高考之前要儘量提前幾天調整睡眠,不要熬夜,晚上10時就要睡覺,到了高考的那兩天才能睡得好。他也不建議服用安眠藥,因為一些藥物會影響大腦的記憶力,導致考試時回憶不起知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