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研(福建高速):主業困頓的轉型之路

前言

2017年福建省經濟GDP增長速度為8.1%,轎車保有量增長13%,宏觀經濟增長對福建高速的通行車流量提供了較為穩定的支撐。2017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接近25億元,同比下降約2%。

股研(福建高速):主業困頓的轉型之路

歷史文化

福建發展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於1999年6月份成立,主要經營範圍包括投資、開發,建設、經營公路等。

主副業狀況

福建發展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現有優良資產主要為福泉高速、泉廈高速,該兩條高速北接浙江,南通廣東,貫穿整個福建省經濟較發達地區,區域壟斷優勢非常明顯。08年福建高速以6.1億元成功收購羅寧後,高速管轄高速公路從248公里增加到281公里。

股研(福建高速):主業困頓的轉型之路

高速公路的競爭壓力主要來自於相鄰路網的分流影響,高速公路的區位優勢也有決定性的作用,區位優勢包括經濟區位和地理區位。經濟區位優勢決定了高速公路的活躍程度。地理區位優勢有決定交通出行的可替代強弱。公司的兩條主營高速公路是不可替代的優質資源,但是隨著路網的健全,會有一定的分流效應。

2017年底,福建省全省高速公路通車裡程突破了5228公里,省內高速公路網絡效應越來越明顯,城市環線區間、平行線、加密通道等路網對公司所屬資產帶來了更大的分流壓力。

例如福建高速旗下的羅寧高速,車流量和通行費收入下降非常明顯。羅寧高速車流量有近一半的流量被分流,但是由於羅寧高速佔公司總收入比例較小,所以收入影響有限。

高速公路的另外一個競爭對手來自於高鐵網絡,高鐵動車給人們帶來了非常大的出行便利,相比之下,高鐵動車更安全更舒適,對高速公路的影響主要體現在長途客車以及部分私家車車流量方面。

股研(福建高速):主業困頓的轉型之路

轉型:

公司對未來提出了"提升主業 投資驅動"為主旨的公司新時期發展戰略。

按照公司的"一主兩翼"戰略部署,在銀行和保險業方面進行了投資,推動金融和交通運輸相關的產業投資和發展,努力尋求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打造公司可持續發展能力。

積極的打造投資平臺,指的是未來公司將探索在金融領域和大交運板塊的投資機會,在金融方面,福建高速已經投資出海峽財險、廈門國際銀行兩個項目。在大交運方面。公司一直著力於物流、交通科技板塊的投資機會,但這一類型的公司規模都不大,且以民營企業為主,故當下並沒有什麼投資項目,未來公司有計劃成立一個專業的投資平臺,並且吸引專業的人員管理和運營。

股研(福建高速):主業困頓的轉型之路

廈門國際銀行是中國唯一一個擁有境外機構的城市商行,也是中國第一個引入國際金融組織以及發達國家戰略投資者的商業銀行,還是亞洲開發銀行首家入股的中國境內銀行,投資廈門國際銀行有利於充分利用公司的現金流,拓展公司的可持續發展空間,符合公司總體發展戰略構想,廈門國際銀行現在處於快速的發展期,未來福建高速不僅可獲得現金分紅紅利,還可以獲得股權增值收益。

總結:

公司的主營業務未來增長空間有限,好在公司有較多的現金流可以用於戰略轉型以及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也就是說這家以高速公路為主的上市公司主要希望是金融領域的投資,未來成效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