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中的这一仗有多惨?一天阵亡一个师,中校一天升少将!

抗日战争十四年,中日两国之间的恶仗很多,如果非要在这些战斗中找出最为惨烈的一次的话,淞沪会战当之无愧。

抗日战争中的这一仗有多惨?一天阵亡一个师,中校一天升少将!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这些后人肃然起立?在这些勇士们置之生死而度外的壮举背后,昭示着中华民族的独立精神,正是这种浩气长流的精神,奠定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

中国人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创造这么多的奇迹?单反对我们这个民族稍有研究的人都知道,这其实并不是无根之木,而是有着极其深刻的人文精神为土壤。

抗日战争中的这一仗有多惨?一天阵亡一个师,中校一天升少将!

扯得有点远,再往回拉一拉,回到1937年的淞沪会战,战争中双方均投入了重兵,日本以松井石根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军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坦克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

国民党方面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介石(兼)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进行指挥,下设左翼军、右翼军及中央军,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方部队,总计兵力70余师,共计70万人,期图与敌决战。

抗日战争中的这一仗有多惨?一天阵亡一个师,中校一天升少将!

日本宣称“一个1个月内占领上海”,国民党方面则“企图与敌决战”,不必需要太多的数字佐证,单从敌我双方的态度就可以推断出,这次战争的惨烈程度。

据李宗仁回忆:“淞沪之战,简直是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牺牲的壮烈,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历史上,鲜有前例。”

前线总指挥冯玉祥感叹,“这简直就是一个大火炉阿,一个师兵力投进去,转眼剩下一个班。”

按照李宗仁“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计”的说法,那么淞沪会战每天就要阵亡上万人,相当于一个师了,怪不得冯玉祥会感慨,“这简直就是一个大火炉。”

在淞沪会战中,蒋介石的嫡系部队悉数投入,各路地方军阀也是闻义赴难。这里着重说一下川军,因为川军可以说是中国军阀割据最典型的标本。

从北洋时代开始,四川就涌现出大大小小十多股军阀势力,真是有枪就是草头王,为了争地盘互相之间大打不休,直到1934年,刘湘才在名义上统一了四川,更值得一提的是,川军装备普遍非常低劣。

就是这样一支武装力量,也于1937年9月从四川、贵州出发,于10月上旬到达淞沪战场。由于装备低劣,不得不通过与日军近战的方式,弥补装备和火力上的不足。

抗日战争中的这一仗有多惨?一天阵亡一个师,中校一天升少将!

什么叫近战?说白了就是白刃战,就是拼刺刀,就是等日军靠近了再扔手榴弹……408团打的尤为勇猛,撤出阵地时全团只剩下120人,连长全部阵亡,排长只剩4人,受到军委会通令嘉奖,团长向文彬更是在一天之内就连升两级,从中校破格晋升少将。

抗日战争中的这一仗有多惨?一天阵亡一个师,中校一天升少将!

1937年11月5日,南京召开国防最高会议,何应钦在报告中宣称:淞沪战场中国军队伤亡达187200人;此外,1937年11月5日至12月2日之间,在后撤途中伤亡约为10万人;两项合计约为29万人。

同时,阵亡军长1人,阵亡师长、副师长4人,阵亡团长28人,阵亡营长44人,中央海军全军覆灭。

日军方面的伤亡怎么样?根据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战史室编《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显示,1937年8月13日至11月8日这一期间,日军伤亡数字累计从8月13日至11月8日合计40372名。

抗日战争中的这一仗有多惨?一天阵亡一个师,中校一天升少将!

毋容置疑,淞沪会战中国失败了,但这种战争的某些象征意义,早已超越战争胜负结果的本身。它不仅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战争中中国军人“将帅齐心、士兵决死”的民族气节,更是极大地提振了中国军民反抗压迫的决心,凝聚了四散如沙的民族意识,昭示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追求独立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