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一辈子光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北纬90度的雨

这个问题应该由一位六十岁的老光棍来回答。

老光棍的故事。

我叫根头,今年六十岁了,一个单身贵族,老光棍,老贵族。现在回想起前半生,犹如梦境一般,真是唏嘘。这一辈子,没有娶过亲,没有子女,父母过世的也早,无牵无挂,单身一人。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娶不到媳妇吗?因为我没有钱啊,而且我也不想出去干活。我觉得生活就是活着,活着为什么要干活。娶不到媳妇也无所谓,一个人多快乐。

我十岁那一年,父亲去世了。母亲扔下我,自己走了。我一个人守着一间院子,吃着百家饭长大。从那时起,我就变的孤言寡言,渐渐的不再善于跟任何人交谈。就这样,一直挨到十三岁,直到有一天,没有人再愿意施舍给我。然后,我开始捡破烂,能偷就偷一个,能捡就捡一个,反正拾捡起来,一天够吃一顿饱饭就行。

看着别人,结婚生子,我倒也会羡慕嫉妒恨。但对于一个近十年没有洗过澡的人来说,婚姻还是遥不可及。二十多岁的年纪,我没有伙伴,没有朋友。白天,除了种地外,就是窝在太阳底下睡大觉。

年轻时,我虽然会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但一个人并不觉得寂寞。我喜欢懒洋洋的生活,守着家,有吃有喝就不错。想过绑架一个女人一起生活,也想过夜深人静的时候去找个寄托。

五十三岁的时候,得了一场病,这场病让我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变得比以前更萎缩。躺在床上,没有人照顾,只有自己扶着床边起,但我不想去也不能去看病,只能忍着。这个时候,我想有一个人在身边该多好,可惜是不可能的事了。所以,我很注意身体,一般情况下,远离人群就能避免染病。再就是多晒太阳。我最惬意的生活就是,饭后,蹲在家门口的墙角里,美美的睡一觉,路过的人,总是打扰我,或许是以为我死了。尽管这样,我也不会屋里睡觉。

我家没有电视机,没有洗衣机,没有空调,没有电磁炉。唯一的电器就是灯泡。我喜欢烧火做饭,喜欢坐着发呆,喜欢睡觉。我没有看过《西游记》更不知道《红楼梦》,我是与世隔绝的人。

去年,村里要拆迁。我第一个报名。就我那三间破瓦房,评估了几万块钱,再加上拆迁款,给了我一百一十八万。我不会他们说的银行卡。村里领导派人帮我把钱存了起来。我也算是百万富翁了,一个59岁的百万富翁。我不知道钱怎么花,但家没了,我得买一个房子住。所以,我买了一个六十平的房子。我以前的被褥没舍得扔,我想盘个大土炕来着,可身体不太好,就一直懒着弄。睡地上,也不错。

这个时候,有个女的,主动说要照顾我,我不搭理她,她就坐在门口。她是第一个主动接触我的女人,一周后,我对她不再有敌意。她帮我收拾了家,帮我做饭,帮我买了几身衣服,还帮我洗了澡。

今年我六十了,还能活几年。现在的生活较之前有所改变,身边多了一个女人照顾。现在的我,几乎不用出门,我喜欢没事了就洗洗澡,看看动画片。

单身的生活,岂是一句孤独所能解释的。

(本文为真实案例,作者以主角的方式代笔表达。文中主角与作者具邻里关系)


户外浪漫

光棍一生,俩手同行。


光棍的一生,是靠双手的一生,白天靠手营生,晚上靠手哈哈,你懂。

光棍一生,心里肯定是孤独的,就我20多年的光棍生涯来说,每每在街道上看到出双入对的情侣时,我总是感到分外的孤独,为什么我就没人爱呢?

光棍的快乐是没人分享的,没人分享的快乐,也就撑不上快乐了。



那些在婚姻中的人们总对光棍们说:好羡慕你们没有结婚的啊,自由自在,未来还有无限可能。每每听到这里,光棍的我就想使出我的洪荒之力,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

光棍的生理欲望要靠自己,爱的欲望却无处释放,这是一种操蛋的忧伤。

光棍一生的人,必定也是一个受过伤的男人,请善待每一个光棍,只要女人能献出一点爱,这世间将会变成没有光棍的人间。



如果你也是光棍,请加关注评论并转发,让光棍的世界充满爱。

如果你不是光棍,更要加关注评论转发,因为你们比光棍很幸福。幸福的人要有爱哟。


孔老怪

我们村有多名“资深”光棍,其中有几位我曾较为深入地观察了解过。我来说说他们的情况吧。

在外人的想象里,没有婚姻没有子女,一人独处踽踽而行,他们多半会性格扭曲行为乖张。还好,我所熟识的这几位,他们都没有成为变态的家伙。

先说说我的堂兄吧。我堂兄是我们家这一辈的长男,今年72岁;他性格上确实有缺陷。

他没有娶上妻子,一小半原因是由于他出身于地主家庭,一大半是他“百事不成”,净剩下吹牛说大话了。街坊们烦他胡吹牛皮,自家的后辈则嫌他多管闲事。

他确实懂多种手艺:厨师、木工、泥瓦工,扎花扎,做豆腐……举凡乡村里需要的手艺,他几乎样样都学了一点点;他甚至还曾学习把脉和针灸。他家70年代末买过电影机,学了放电影;磨豆腐的时候,又掌握了锻磨技术。

做厨师能独立置办酒席,当木工既做桌椅箱子,也能上房安置梁檩钉椽子。他学手艺应该是为了不必求告他人,一旦自认为掌握了这门技术就不愿再精益求精。在乡下,这就叫“不长远”和“百事不成”。

说他吹牛皮,有一件他赖不掉的故事。他自称练过武术,会耍九节鞭。然而,有一回和邻村的一个小青年交手,居然被人家打得脸上黑青。街坊问他为啥不施展武术,他说“打不开场”,成了坊间有名的笑谈。

我堂兄说大话夸海口,按我的理解,这是和他愿意“多能”一样,因为自卑就“处处想成为焦点”,让别人尊重他,结果是恰好和他所希望的相反。他遇事又总爱指手画脚,也是他看似傲气实则极度自卑的情结作祟。

他唯一的优点是孝顺。

张新发是我村另一位六十岁出头的光棍汉,平时大家叫他“大发”;看过央视的《西游记》之后,也有人叫他“小钻风”。他身形瘦弱不堪头发总蓬乱着,门牙已经脱落了。弟兄四人中他是老大,多年前兄弟们都已娶亲成家分门另过,只剩下他和老父亲相依为命。他们爷俩的庄稼地和我们家的承包土地临边。

我们这儿是全国有名的大蒜之乡。大蒜投入的劳力多,得经常浇水。大发不敢种大蒜只种小麦,麦子快要成熟时在麦棵里点种花生。种花生时,这不到三亩地,他能俯身在麦浪里半个月!庄稼地离家远,他早上蹬着破旧三轮车下地,毛巾包着两个凉馒头和一瓶水,中午不回家吃饭。

在小麦快要成熟的时候,一望无际的蒜田里,大发家的这块麦地就成了麻雀们的饭场和操场。早上和太阳快要落山时,麻雀们闹腾得最欢。大发穿着不合身的旧衣服蹒跚地从这边跑向那边,扬着手,有点儿跑风地大声喊着:“哈~嗵,哈~嗵,哈~嗵!”

大发成为光棍汉,应该是他过于实诚,太善良。

邻居松林哥年轻时相貌出众,他娶不上媳妇,主要是家里穷;现在他跟着侄子生活。

在60岁之前,松林哥一直在外面跟着施工队铺路架桥拆旧房子。每逢春节时回家,都要给侄子挣回来不少钱。现在,他偏瘫初愈,耳朵聋了,但还是勉力骑着农村早已淘汰掉的人力三轮车,割草,捡秸秆,喂养着两头牛和一群羊。

城市里有钱有事业的光棍汉,是“单身贵族”,甚至被称作“钻石王老五”;在农村,这些人往往生活在贫困的边缘。他们活着,能劳动的时候还好,不管是自己生活还是依傍亲属,总算还有可用的价值。如果那天突然猝死,也算是他们的造化,是前世修来的福分。

假如不幸患上卧床的疾病,他们将面临外人不敢想象的事情。我的一位可怜的非直亲的舅舅就是这样的下场。


牟山花下客

目前为止能称为打一辈子光棍的,我遇到的都是在农村老家,一共3个人,都是男性。



说说我最熟悉的吧,同一个宗亲的,按照辈分,我得喊三太爷爷(就是辈分比我大了3辈)

今年70来岁,身体硬朗,一年到头基本无病无痛的。一辈子没结过婚,无儿无女。

但是有一点幸运的是,他的二哥哥有5个儿子3个女儿,这么多年一直都很孝顺他。


一辈子光棍的,现在基本都是老人,那个时代的人,没有讨到老婆,要么穷要么懒。

我那太爷爷,据说当年没有结婚,就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当年3个儿子,老大很早就没了,所有的东西都只能先给老二。那个时代基本都是介绍人给适婚的青年男女介绍,两人见一面,双方父母打听一下人品,就可以结婚了。二太爷爷相亲时,家徒四壁,所以跟女方见面前,先到处借家什把家稍微布置了一下,最后才成功结婚了。三太爷爷就实在家里没钱结婚了。


三太爷爷的日常生活,农忙时会去给自己的侄子帮忙。住处相隔最近的是二侄子,最常帮忙的也是二侄子。自己本身还种了大概一亩地,5个侄子谁家有空,耕地播种会全部包圆。秋天收获时再负责给收回来。每年年底时,5个侄子每一家都会送粮食。送多少都是事先商量好的,比如麦子10斤,玉米10斤,花生5斤,黄豆5斤。这些足够吃喝,多余的可以卖掉换钱。

这个也算是我们那农村的习俗了,老人年纪大了,家里的农田就会交给自己的儿子,儿子负责给老人提供粮食蔬菜这些。


农闲的时候,就跟村里的老人一起下象棋、聊天、晒太阳、喝点小酒。三太爷爷做饭水平不行,所以平常自己都是凑合做饭。几个侄子家谁家做了好吃的,比如蒸了馒头、包子,包了水饺,炖了什么肉,都会给送一份,算是给老人改善伙食。

老人因为孤寡,算是村里的低保户,每个月国家会发点钱。有粮食有钱,衣食无忧的。


老一辈的山东男人,大男子主意是非常严重的,所以没有人会做家务。三太爷爷也是这样,洗衣服、做饭都是随便凑合,年轻的时候家里还偶尔搞一下卫生,所以平常如果有客人还能进的去外人。现在年纪大了,家里卫生基本不做了,所以现在拜年,我们这些小辈都是在院子里站一站,屋里是没法进去的,味道太大。

现在看来,农村的老人,不管是儿女成群的,还是一辈子光棍的,基本都是留守老人。年纪大了的时候,身体健康是最幸运的事情,一旦患上大的病痛,需要人贴身伺候。这种时候展现出来的人生百态就是一部电影了。久病床前无孝子,无悲哀也是无奈。


“草根影像”从农村出身,在我的老家光棍的比率较高,一个村大约有十多个光棍。在我的十个表亲中,就有3个光棍,这个比率高得相当的惊人。那么在农村打一辈子光棍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从我接触的这些光棍以及周边村民的一些态度中,我可以确定地说,打光棍是一种很痛苦的经历

一、很多坏事都被联想到光棍的身上。我们村有一个老光棍,虽然打了一辈子光棍,但是头脑灵光,动作敏捷,口才极好,也算是光棍中的一个另类了。在我小时候,乡里计划生育抓得比较严,若是谁家超生被举报了,村里想到的第一举报人便会是这个光棍,因为他经常上街,经济条件又不太好,所以大家老怀疑他是举报人;若是谁家少了一只鸡鸭之类的,大家也怀疑是他偷去吃了。前一段时间,附近一个寺庙捐款箱里的钱被盗,大家都怀疑是他的所为,结果最终查明,是另外一个村的村民所为,看样大家的怀疑都是没有根据的。

二、虽然是光棍,但他的口才极好,我这个有高等学历的人,都经常被他忽悠得一楞一楞的,真不知道他这样的人怎么会娶不上媳妇。虽然没有娶上媳妇,但他却有2个儿子,都是忽悠有夫之妇都到的,遗憾的是都由别人养大的,也没有人认他作爸爸。这个光棍长相很有特点,方圆几十里都长得没有重样的,生出的儿子长得和他一模一样,有夫之妇越看越觉得害羞,在村里无法抬头见人,最后跳井自尽了,令人唏嘘不已。

三、夏天农村的女人在外面睡觉很正常,有一次我们村里一个稍有颜值的妇女在院子内睡觉,突然感觉自已身边有一个人乱摸,刚睁开眼就发现一个男人从床边跑开了。丈夫便怀疑是这个光棍所为,气得跑到他家附近大骂一通,不过到最后也没搞明白是谁,反正怀疑对象是光棍。

四、对于光棍本人而言,打一辈子光棍肯定是一种比较痛苦的经历,遇到烦心事无人诉说,漫漫长夜无人陪自己度过,生病无人照顾,还要遭受同村人别样的目光。“草根影像”建议光棍们要勇敢走出去,到经济发达的地方去闯荡一番,现在农村的女孩很少,在农村发展很难有脱单的机会。尝试作出一下改变,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


草根影像


感想:

打一辈子光棍这条路以后不知道怎么走,但是你不勾引别人别人也看不见低调的你。大概不会有什么改变。我极度自律要求时间概念等。所以有点强迫症吧。我觉得我估计就一辈子单着了。单身一辈子,就是注孤生了。注孤生,独处、安全感、享受这份孤独还是忧虑的排斥抵触它。


可能会有真的爱情,这是一个好的时代。但也确实存在“追好久都没有追到,你自己感觉已经努力付出很多了,足够感动女孩了,结果只是感动了自己……”“在一起了会有矛盾摩擦误会,有时候解释也无动于衷,越积越多,最后分手……”“(因为没结过婚,婚姻琐碎的事就不脑补了……大概是……)”,好吧,这也是一个不那么美好的时代。所以会有一种你努力了付出了一圈儿发现却还在原地仍然单身的错觉。从生活的角度讲,大概是因为这个时代本身,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生活的加速剂,我们在跟时代赛跑,也被从四面八方伸来的时代的触角裹挟着,加速地跑到人潮的前面去。

然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这个浩瀚宇宙里的尘埃,很少有人会注意你究竟是走得快还是慢。快马加鞭的工作节奏,焦头烂额的生活琐事,早已把你打磨成“刀枪不入、百毒不侵”的钢铁人。你早已明白:安全感是自己给的。在现实里困惑又挣扎着成长的时候,唯一能依靠的,是自己内心的笃定与踏实。笃定是心里最宝贵的东西,你大可置身兵荒马乱里,看他人走得慌张又仓促,而你在自己的路上一点点向前,一点点的收获。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急着挣脱平凡人生的过程,生活中我们要急着“脱单”,社交软件的穷聊(穷尽的无聊的穷聊)、家里父母亲戚帮忙介绍的相亲……

人生里工作中你可能清楚地知道你想要的东西,你要自己去争取。但爱情这种事情呢……相亲的(所谓的第一眼看对眼、眼缘挺好,)看条件,网聊也是看颜值,找好感,时间久了好像就失去新鲜感了,……也许生活就是这样,但急是没有用的,谁也不能许你一个拼尽全力就可以意气风发的未来,因为求而不得是一件熬人的事情。

要么孤独,要么庸俗。一个人最好的模样大概是平静一点,坦然接受自己所有的弱点,不再因为别人过得好而焦虑,在没有人看得到你的时候依旧能保持节奏。这样或许会走得很慢,但会走得比谁都坚实,不用害怕一脚踩空,也不用害怕走到别人的轨道上去。

不是享受孤独,是学会独处。

紫色葑扬

这个问题又让我想起一个发生在老家的一个故事。这个人打了一辈子光棍,一辈子都在为脱单而努力,其中曲折离奇,说起来都是泪水煮过的啊。故事得从六十年代说起……


姓王,人称王大单,那时王大单年轻帅气,遗憾地主成分,以贫民为荣的年代,村里的女孩子谁敢嫁四类分子?王大单身体健康,所以,常常想女人啊。

有一天,实在忍不住了,当时大队茅厕是露天的,王大单跑在男厕里,听见女的这边有动静就踮起脚尖伸头看,这天该派巧,垫脚的砖头歪了,全神贯注的王大单跌了下去,今天在女茅厕的女人是大队长的女人,这个女人平时比较泼辣,她鞠着屁股正使劲呢,听见有个男人的动静,吓得她提起裤子就骂,王大单就这样被发现了。那年代,发生这事,那还得了,王大单以流氓罪判了七年。

王大单出狱后,国家摘帽子,那时我们这兴从云贵一带买老婆,王大单拼命攒钱,钱终于够买老婆的,那晚他和村里同样光棍的张狗蛋喝酒庆祝。没有想到,隔墙有耳,被一个家伙连包端了。


这中间不是没有女人看好他,一个寡妇虽然一只眼,还带着三个孩子,但是毕竟是女的啊,但是,王大单不要,说老子一辈子找个老婆也要找个好点啊……

五十岁时王大单在村里企业烧锅炉,手头慢慢好了,王大单又动了找老婆的念头,隔壁村有个刚死老公的女人,和儿子儿媳处不到一块去,想找个人早些出来,看好了王大单,日子都合好了。王大单清明上坟都哭着告诉他父母,儿子终于不再是老光棍了……

说好的老婆又黄了。

一晃眼又二十多年。七十来岁的王大单靠村里低保生活。去年冬天,生病了,弥留之际,村干部向他这辈子还有什么遗憾的,王大单吃为地说:

张狗蛋都找了个精神病做老婆。自己这辈子,没有找到老婆,实在死不瞑目……大家说,你放心好了,这件事我们一定会让你走的时候不是一个人……

王大单死后,村里人打听附近最近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死于车祸。于是派人联系,能不能和王大单成了冥婚。那家人死活不肯,说他们可不想孩子找一个老男人。最后,大家揍了好大一笔钱,人家才免强松口。


王大单光棍一辈子,死了终于成婚了,不再一个人睡棺材里了。

埋了王大单,张狗蛋闷闷不乐,他喝了一杯二锅头,奶奶的,王大单死了到还享福了,72找个27的,早知道老子也不要这个精神病了……


老仲聊斋


关东侠客

无论古今中外无论神话现实,打一辈子光棍的不是稀有品种。

我童年时邻居中就有两个老女人相依为命,至于她们为什么不嫁人的原因我不知情。至今男光棍似乎比女光棍多得多,其中有穷到家无隔夜粮的,也有家境富裕个人方方面面条件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穷,娶不到老婆另当别论;但我不但认识且和他们打过交道的两个光棍值得回忆。

其一,胡老先生。

在我印象中,我童年少年生活过的县城中胡老先生的房地产拥有量当数一数二。我去过他住宅N多次,进一大院又再一拱形门又再跨月形门又再进去,才能在那翠竹隐荫的院中见到他。

这个似乎常年着中山装、皮鞋铮亮的胡先生的脸总是刮得干干净净,往向梳的头发总是一丝不乱。

我从大人口中得知胡先生早年从国外留学回来,学的是园艺。

抑或因为我父母都是从南京过来的知识分子和胡先生有共同语言的缘故吧,大人时不时会带我去胡宅做客。大人闲聊我瞎逛,在我欲在胡宅瞎逛之前,胡先生一定会先笑嘻嘻塞几颗市面上看不到的水果糖。

身材高大、相貌堂堂的胡先生诸多的房子是出租出去的,房租应当可观。但他并非闲人,而是在体制内的园艺所上班。

迄今为止,我一直不明白这位已经作古的老人为何要做老光棍的原因。

其二,毕先生

认识并和毕先生打交时我俨然是个调皮捣蛋的少年了。

毕先生是军医大学毕业的,在部队呆过几年。我认识他时,这个戴个啤酒瓶底形眼镜的男人三十五、六岁。

他为什么离开军队出来独自行医呢?他告诉我的原因是领导老和他过不去,部队不自由。

他说的理由我信不信无关紧要,但他会看病,且自己有一临街房子可以开诊所,这足以保证衣食无忧就够了。

毕先生是不是把我当成忘年交了呢?我认为是的。我只要一有空就去找他玩。他见我来,无论本来在做什么都会停下来。

我们一起去郊外散步,去河里钓鱼去山坡上看野花采野果,半天甚至一晚通宵下棋。

我不少的知识是他传授的。

我曾经问过他为什么不成家的问题。他先是反问我,你是不是喜欢上某个姑娘了。我否定之后,他哈哈哈哈大笑后又告诉我,一个人过日子自由潇洒。成了家,就等于蜗牛背上了重重厚壳,不自由了。

这是不是他的真心话,我无法判别。但这位毕先生真的活得潇洒,诊所想开就开想关就关,饿了要么煮碗面垫垫,要么直接上饭店。

有的人说老光棍窝囊,我认识的胡先生、毕先生却比有家的男人讲究多了。在吃在穿在玩上讲究,家里格外整洁。

毕先生是个娃娃头,竟然会带我去稻田捉蚂蚱,用网逮鸟。这些蚂蚱和鸟,是我们的美食!

毕先生60多年去了法国,他有个侄儿在法国发了迹,顾接他过去过洋晚年。

“洋晚年"是他临行前告诉我的,说毕又哈哈哈哈哈大笑。

人活一世,结婚与否在老光棍心目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是否潇洒自由开心。

个人以为开心重要,至于其它的哈哈哈哈哈,则可要可不要。

这是人家的体验,我只是有所感悟币已!


北斗星2013727

光棍,老光棍,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在城市和乡村里,都很常见,不算新鲜,虽然导致光棍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是因为穷困加上其人懒散导致。

嘴上说着,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但实际上却是无奈的孤独,光棍家里清锅冷灶,大冬天的冷冷清清更是寻常,别人家里老婆孩子热炕头,他却是冷被窝一个。

人但凡只要勤快,踏实,肯干,很难沦落到光棍境地。不要埋冤客观条件,光棍首先应该反思自己,人一懒散,这辈子就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