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滕王阁”,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雄踞赣水之滨的“滕王阁”,因“序”而名扬天下,声威古今。其实“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四川阆中也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两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滕王李元婴对故地滕州的思念修建。


一提起“滕王阁”,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雄踞赣水之滨的“滕王阁”,因“序”而名扬天下,声威古今。其实“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四川阆中也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两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滕王李元婴对故地滕州的思念修建。

贞观年间,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曾被封于滕州故为滕王,且于滕州筑一阁楼名以“滕王阁”,后滕王李元婴调任江南洪州,因思念故地滕州修筑了著名的“滕王阁”,此阁因王勃一首“滕王阁序”为后人熟知,成为永世的经典。

高宗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刺史。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

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其实,这一调动是高宗李治对他言行举止的又一次警告,但他依然骄奢放纵,并没把警告放在眼里。据《舆地纪胜》记载:他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

阆中滕王阁为滕王李元婴镇守阆中时所建,同时建有玉台观,清以来合称滕王阁。建国后仅存部分台基及数间破屋,但岩有颐神、慈氏二洞及摩崖题刻保存完好


唐代诗圣杜甫两次游寓阆中,多次登临滕王阁赋诗抒怀,在《滕王亭子》、《玉台山》等名篇中,留下了“君王台榭枕巴山,万丈丹梯尚可攀。春日莺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间。清江锦石伤心丽,嫩蕊浓花满目斑。人到于今歌出牧,来游此地不知还”的名佳丽句。

阆中滕王阁,由于滕王元婴的个人名声影响,使得它历来成为奢侈浮华的代名词。南宋大诗人陆游在滕王阁夺锦亭时,写下了“寺锦轩中醉倚栏,锦屏苍翠插云端,生平不喜言争竞,付与游人自在看”的诗句。

滕王阁大殿,为仿唐真三假五楼阁式建筑,通高31米,琉璃重檐,飞彩流丹壮丽雅典,气势恢宏,底层内塑滕王挥翰作画铜像,三楼阁台下壁刻杜甫《滕王亭子二首》名家书法。因没有开门没能观滕王雄姿。

先前知道这里也有个滕王阁的时候,还是很惊讶。后来听说是同一位滕王建的。滕王阁大殿建在半山腰上,所以上去要登上比较长的石梯。滕王阁的主体建筑感觉还是后来经过很大的修缮过的。站在殿前能俯瞰阆中市景。

在滕王阁上可俯瞰阆中城区的全貌,晚上欣赏夜景也是不错的选择。游客可以坐公交车直达滕王阁,然后要登许多层的台阶到达滕王阁,爬楼梯的同时也可以锻炼身体。到达滕王阁后向下俯瞰,一边是城市美景,一边是江水风景,在这拍照取景非常不错。

滕王阁主体建筑,岿然屹立于叠级屋台之上,24根朱红巨柱,托举层楼,雄伟壮丽。登楼南眺,锦屏之秀,蟠龙之奇,伞盖之丽,远山近水,尽在一望中。

万丈丹梯左侧有玉台山庄和滕王亭景观。站在滕王亭上可观嘉陵江秀美之水,及阆中全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