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上市後市值若超過百度,會帶來哪些影響?

髓頌sBeB4553

一、上市後對小米的挑戰反而更大

企業上市之後的直接好處是融資成功、為持股員工創造財富。小米也將不例外,不但成功融得鉅額資金,還將創造了大批財富自由的員工。那麼挑戰隨即而來,小米上市後將面臨三大挑戰:

1、上市後經營將被公開,小米能否保持經營業績的增長,能維繫現有的高估值?

小米算是成本領導策略的典型,低價格產品如何為廣大股東創造應有的價值,在目前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上,看起來非常困難。高估值上市不易,但上市後保持住估值更不易。上市後的頭幾份財報將成為小米的大考驗,特別是第一份財報,屆時估值高不高的問題或將水落石出。

2、如何利用好資金進行業務擴張?

背靠雷軍等大佬,小米雖然不像華為那麼實力雄厚,但也從來不算魅族錘子那樣缺過錢。在現有資源的情況下,小米IPO資料若屬實,其資源利用已經非常有效率。融資成功後,如何通過業務擴張來盤活募集來的大量資金為創造股東價值,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3、員工有錢後能否繼續保持原來的工作積極性。

據說1000以內工號的小米員工都將獲得財富自由,員工有錢是好事,但凡事都有兩面性。員工有錢後往往奮鬥的動力容易缺失,近千的核心員工突然暴富,對於小米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來說形成了全面衝擊。上市後會不會有大量的核心員工離職或消極工作,一旦出現類似的情況,將可能對現有業務形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三、對於其他企業而言,小米上市是一支興奮針。

可以預見的是:1、手機企業之間的競爭將加劇,頭部企業將進一步擠壓二三線品牌的空間,小品牌淘汰加速;2、眾多獨角獸企業蠢蠢欲動將要啟動上市;3、或激發新一波創業熱潮。

謝謝大家,祝五四青年節快樂!


螞蟻蟲

而小米董事長雷軍曾多次強調,小米業務由“鐵人三項”:硬件、互聯網服務和新零售(以 loT 為核心的新零售和智能硬件)。

三、那為什麼對於小米上市這件事,大家會這麼關心呢?

  1. 首先來看小米是什麼公司?

前幾天,雷軍一封公開信:《小米是誰,小米為什麼而奮鬥》一文中,把小米看做是

「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 IoT 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

那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呢?

在小米招股書中,小米 2017 年來自智能手機業務的收入佔總收入的比例為 70.3%。來自 IoT 與生活消費產品的營收佔比為 20.5%;來自互聯網服務的營收佔比為 8.6%。

如果以營收佔比來看,小米應該是一家主要靠硬件支撐的公司。

雖然小米營收的“大頭”還是在智能手機上。而在招股說明書中小米手機的平均售價: 2015 年的平均售價是 807.2 元,2016 年是 879.9 元,2017 年是 881.3 元。增長幅度很小,如果它是一家只靠賣手機才能賺錢的公司,這樣的情況是難以為繼的。

在此前小米 6X 發佈會上,雷軍也曾公開承諾:“小米的硬件綜合利潤將永遠不超過 5%。”

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點:2017 年小米的綜合利潤率(含智能手機、互聯網服務和智能硬件)是 4.7%。

由此可以看出小米之後不會成為一家完全依靠硬件賺錢的公司。

而在小米 2017 年營收中只佔 8.6% 互聯網服務,卻貢獻了 高達 39.3% 的毛利潤(手機以 70.3% 的營收佔比貢獻了 46.8% 的毛利潤)。

自 2015 年以來,小米的智能手機業務營收佔比就在逐年降低,從 2015 年的 80.4%,僅兩年,就下降到了 70.3%。而小米互聯網服務和新零售的營收佔比在逐年提高,要不了多久互聯網服務的利潤貢獻將超越智能手機的利潤貢獻。

由此確實可以將小米看為互聯網公司。

  1. 小米上市估值受什麼影響?

資本市場大概率會按照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市盈率為小米定價,而通常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市盈率是其預期利潤的 40 倍~ 60 倍。

雖然小米確實應該被看做是一個互聯網公司,但是與騰訊、阿里相比,小米的模式有點不一樣。

小米是一家國際化的智能手機公司,小米是一家互聯網軟件公司,小米還是一家電商和新零售公司。

如果非要給小米找一個參照物,可能他更像亞馬遜一些。

亞馬遜也是一家既提供零售服務,又生產硬件同時提供互聯網服務的公司,利潤率也很低。

亞馬遜的市盈率曾一度在 120 倍以上。當然,如果按照亞馬遜的市盈率計算小米的話,那就有點太不靠譜了。

以下就不負責任的猜測一下小米大概的市值。

按小米提交的招股說明書披露的 2015 年~ 2017 年淨利潤的增長狀況,可以預計 2018 年小米的淨利潤將超過 120 億元。

參照同樣在港股上市的騰訊,騰訊市盈率最高為 80 倍,多數時候在 40幾倍。 如果按照 50 倍的市盈率來看,小米的估值為 6000 億元,按照當前匯率換算,大約為 943 億美元。

  1. 小米上市後會有什麼影響?

從財富角度講,首先就是小米一些擁有股份期權的研發人員,小米上市後,可能會“喜提豪宅”。 小米招股書中,有期權獎勵的員工有 5000 多名,可能會出現,“小米 5000 名員工,平均 xx 歲,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另一方面,就是小米的上市,證明了小米模式的可行性。做低價的好產品是可行的。

小米董事長雷軍說小米的初衷是:讓每個人都可以享受科技的樂趣。

從小米創辦到現在,小米手機一直是以非常低的價格來實踐這句話,小米從每部手機上賺取的利潤只有 2 美元。

小米能夠接受硬件業務的低毛利,甚至以此作為開拓市場、碾壓對手的銳利武器。

這種情況下,如果小米在高估值下上市,必定會有很多公司去模仿小米模式,對我們來說,也是極好的,誰不想用低價格買好商品。


stormzhang

有的人說,不對,以前是BAT,現在就變成ATM了。

我想說的是,一切都是一種定位傳播。所謂定位傳播,就是在佔據某個細分領域,成為其中的第一,從而在用戶心智中卡位。

定位傳播中有一種手法,叫做對標型定位,就是和強者並列,借其勢,謀求上位。

BAT是最成功的,還有TMD,就是除了BAT三巨頭之外的三小龍。T是今日頭條,M是美團,D是滴滴。

ATM是當年小米搞得,希望能和騰訊、阿里巴巴平起平坐,當時還是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小米成為一家互聯網公司。

小米是一個很獨特的公司,手機、智能硬件、互聯網服務,鐵人三項,和一般的手機公司不一樣,和一般的互聯網公司也不一樣。


閆躍龍

到底會帶來哪些影響?我想可以從小米內部、競爭格局、整個行業、全球影響等維度進行分析。

1.小米價值將得到最大發揮

小米一旦IPO成功的話(其實不會出意外的IPO成功),小米公司價值將得到最大體現,小米內部將產生一批“有身價”的人。

而對於小米的研發投入、國際市場開拓、生態鏈企業將有巨大的價值重現,使得小米公司整個價值體系的最大化。

2.競爭格局將被徹底改變

現在看起來,小米的競爭對手是國產智能手機廠商華為、OPPO、vivo等,事實上小米已經拉開了多條戰線,對抗的選手有很多。

眾所周知的是,小米不再是單純的科技公司,其業務涉及到方方面面,智能硬件、軟件開發、電商、百貨等各個領域。

換句話說,只要是能做的,小米將通過生態鏈企業,通通做完,建構“泛互聯網+新零售”航母,與此同時搭建loT平臺,打造一體化的物聯網生態,讓小米成為用戶的中心。

這無疑將改變中國甚至是世界競爭格局,電商行業,將與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直接競爭;在電信設備上,直接與三星、華為競爭;小米之家直接與蘇寧、國美、沃爾瑪等直接競爭。

3.互聯網行業將大改變

首先是,中國昔日的BAT可能因為小米的IPO而變成BATM的四強關係,互聯網業務不再是電商、社交、搜索三強鼎立,更有可能出現新的一級:硬件入口!

也就是說,在搜索入口、社交入口、支付入口之後,硬件入口也將成為互聯網最重要的一環,成為互聯網行業的四架馬車之一。

四架馬車,即相互競爭,也有微妙的合作。但格局肯定會改變!

4.增強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全球的競爭力和地位

小米的國際化開拓是下一步必然的發展,一旦IPO成功後,小米就擁有了足夠的資金開拓國際市場,出海計劃將得到落實。

總之,小米已然是一支極具影響力的企業,將有挑戰既有格局,成為不可小覷的企業,其他企業應該承認這個現實!


唐氏二少

更多的情況下,小米的競爭對手並不是這些互聯網公司,手機層面,小米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華為;電視層面,競爭對手是夏普、樂視等等;在小米商城上的其他生活用品,跟網易嚴選是競爭關係。


科技行者

1、沒什麼影響吧,不是一個板塊。對用戶需求不一樣,非競爭對手關係。真要說什麼影響,就是媒體多了一些話題而已。

3、小米的風險在於,比如硬件公司的營收,卻要按照互聯網公司的估值來。全球智能手機的總出貨量再逐漸下降,小米手機未來的趨勢如何?這點,在小米的招股書說,也做了風險提示。

4、看美圖公司走勢,小米是否會複製呢?


寡語2018

在這裡借用小米的LOGO一下

要說有影響,我覺得可能存在以下幾點影響吧!

1、小米的品牌影響力會得到進一步的擴大。

2、可能影響小米品牌的手機業務做大做強,競爭力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打敗其他競爭對手也會更有實力些。因為上市後會得到更加多資金做為後盾來支持發展。



3、小米上市後,可能會影響到中國首富的易主。同時也會有更多的億萬富翁出現。因為上市後的小米出現股價上漲的話,現在有700多億身家的雷總,極有可能上漲到千億級以上身家的可能。這時中國首富易主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同時在小米的員工裡,有一些員工股東也會因為股價上漲,造就出更多上億身家的富豪來。當然了,還有一些也會是千萬,百萬的富翁。


知海長智

於2000年1月1日在中關村成立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網站。

使中國成為同美國、俄羅斯和韓國一樣,是全球僅有的搜索引擎核心技術的四個國家之一。

發展至今已經在衍生產品方面覆蓋全球超過二百個國家和地區。

截止2015年市值就超過了八百億美元。

而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

公司老大雷軍以本著硬件綜合淨利率不超過百分之五的承諾深得用戶的讚許。

公司是全球的第四大手機制造商,建成了全球最大的消費類IoT平臺。

只要有著星辰大海的理想,無論上市與否都不會停下前進的腳步。

不過,上市以後,有雄厚的資金做後盾,或許步伐會加快一些。

但不管前進的步伐是快是慢,衍生和發展都會向全球的各個國家開枝散葉。


原事催

小米在手機市場翻雲覆雨,使智能手機更加親民,加速手機的發展,成了手機也得巨頭。現在小米已經侵入智能家居領域,並且已經走在了前列,小米上市實力增強後如果注重智能領域發展那麼可能也會像手機領域一樣使智能家居門檻降低,並且越來越智能化。

小米的發展模式也會被其他獨角獸複製,那麼中國的科技發展會迎來爆發。對小米來說挑戰越來越大,對整個互聯網競爭也會更加激烈。反正競爭越激烈對我們消費者來說也就越好,我們買到的產品價錢會更低,質量會更好。何樂而不為呢。

希望小米上市之後更好的發展,成為中國的蘋果。我們買小米的產品時更會感到有逼格。哈哈哈哈。


戈壁小店影

以小米的性格,和雷軍的野心,會把攤子鋪得更大。



按照雷軍自己總結的“小米鐵人三項”一一分析。

小米核心業務包括三個部分硬件、互聯網服務、新零售。


兩組參考營收數據:

招股書說明書顯示:智能手機業務是其主要收入來源,2017年來自智能手機行業的收入為805.6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70.3%;來自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營收為234.48億元,佔比為20.5%;來自互聯網服務的營收為98.96億元,佔比為8.6%。

扣除可轉換可贖回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和向員工發放股份等因素,小米2015年小米淨虧損3.0億元、2016年淨利潤19.0億元,2017年淨利潤53.6億元。


一、硬件:

小米硬件定位偏中低端,硬件主要是手機、小米電視等。從營收來看,佔了小米收入的大頭,七成以上,但是利潤卻很薄。

小米核心品類是手機,目前排位在華為、OPPO、VIVO之後,排名第六,在國產手機裡也算不上前三甲。以出貨量和增長速度來看,都不算出彩。2017年小米手機的銷量在五千萬臺左右,較2016年的5124萬臺相差無幾。在國內市場份額上,小米手機的銷量並無太大變化。

以這幾年的趨勢來看,上市後的小米有錢了,加大投入,再等著對手犯錯,有希望前進一兩名,對大格局影響短期不會很大。

按照Counterpoint的報告,排在前十的分別為三星、蘋果、華為、OPPO、vivo、小米、LG、聯想、中興和阿爾卡特。


二、新零售

鐵人三項裡的這一項,小米以前想講的是軟件。


但是沒玩轉。基於安卓開發的MIUI就不多說了,之前和米粉們也口水過多次,一個沒有技術含量的東西。基於MIUI的一系列應用,米聊之類,貌似也都沒做起來,起碼都沒有走出小米手機之外。沒用過,所以不多說。

取而代之的新零售,主要是小米官方的商城和線下的小米之家。目前線上仍然是小米銷售的主要渠道。以雷軍承諾的5%的淨利率,以小米手機銷量,這塊的增長空間可以看得見。

未來能有突破的是,小米把自己變成電商平臺,賣小米系以外的米家的產品。這或許能提供更多的利潤。

這一塊隱含的其實還有一個佈局,小米的生態鏈。通過入股、品牌和流量輸送,小米的優勢是投資了十幾家小米生態鏈企業,並掌握了設計和定價的主導權。生態的打法也很小米,都是以低價切入,產品談不上優質,但會疊加和包裝一些亮點,再加上簡單物聯網的玩法,小性感能圈一些粉。



三、互聯網服務

小米的互聯網服務主要分為廣告收入以及互聯網增值服務,小米依託硬件和平臺,獲得廣告收入和線上遊戲的增值服務。

這一塊業務對小米的毛利貢獻很大。2015年、2016年、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分別為32.4億元、65.4億元、98.9億元,年複合增長率74.7%;毛利20.8億元、42.1億元、59.6億元,年複合增長率69.3%。2017年,小米互聯網服務毛利率達到了60.2%。


分別說下上市以後可能帶來的影響。

1、手機短期內座次影響不大,硬件的銷售增長將會是它顯性的天花板。

2、更看好新零售和生態這一塊帶來的變化,可能會帶動一批小米系的生態企業,像華米一樣上市。而低價相對高性價比的智能家電也會對相關行業帶來震動。

3、互聯網業務,小米把自己定位於一家互聯網公司,這一塊是其近千億美金市值的體現。雖然毛利不錯,但從營收規模來看,互聯網服務僅佔營收9%。小米通過MIUI佈局的遊戲(小米互娛)、金融(小米金融)、文娛(多看閱讀、小米影視)等目前看來都擺不上臺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