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房交易定金陷阱,教你如何避免被坑

現在二手房受到很多購房者的青睞,二手房交易過程中,買受人自行或通過中介機構看中房子以後的第一個法律環節往往是與出賣人簽署定金協議,買受人支付一定金額的定金給出賣人,以此約束買賣雙方。很多購房者看到二手房後,為了防止房屋被他人買去,急著支付了定金,但之後發現更好的房源,或者覺得這個房子買虧了,再想要回購房定金就難了。

二手房交易定金陷阱,教你如何避免被坑

1、 購房前,確認售房人的真實身份

2、全面瞭解房屋狀況。

由於二手房不是新商品房,或多或少的都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購房者在看房時要全面瞭解房屋狀況,包括房屋本身的結構、裝修、戶型、樓齡,周邊配套、市政設施、物業管理水平等等,另外,還要查看水電費、煤氣費、電話費、有線電視費、管理費等費用是否已繳清,對於拖欠的費用如何解決等問題。購房者應對這些情況做到心裡有數後再決定買還是不買。

3、簽訂定金協議要看清細節

定金協議的條款中也應該包括交易的各種細節。比如:房屋地理位置、交易價格、車位價格、車位號,甚至還要包括資源的相關協議。買房人要注意在定金協議裡寫明買房能否順利?

4、規定雙方的義務

在法律方面,定金協議對於買賣雙方都有約束力,雙方當事人必須按照約定履行義務,否則要承擔一定的法律後果。如果買房人不按協議約定完成二手房交易,賣房人可以不再退還定金;如果賣房人不按協議約定完成二手房交易,買房人可以要求賣房人雙倍返還定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