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类《职业病防治法》都没明确规定的职业病,企业必须重视


据2017年国内非官方数据统计,在职场工作5年以上人群中,约有5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尤其近几年因心理健康问题致使个人工作、生活幸福指数急速下降,甚至因心理疾病自残、自杀意外辞世的不幸场景,也在身边、眼前时有发生,职场人员心理健康问题形势越发严峻。

员工的心理问题却极大地影响着员工个人发展和企业的业绩增长。然而,当前大多数企业往往比较注重员工的生理健康,而偏偏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目前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对因工作导致的心理与精神问题也没有明确的界定,自然无法及时给予劳动者相应的法律援助,企业对职业心理与精神保健投入更是少之又少。据国外某研究机构调查显示,每年由于压力造成的健康问题通过直接的医疗费用和间接的工作缺勤等形式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GDP的10%。

通常来说,造成员工心理疾病的导火索主要有以下几个:

这一类《职业病防治法》都没明确规定的职业病,企业必须重视

  1、压力

  在工作中,当环境条件提出的要求超出一个人的能力和资源范围时,人们会感到紧张,这是一种由于对潜在危险(身体上或精神上)的意识及如何消除危险而产生的精神和生理状况。

  科学研究发现,压力过大将直接导致冠心病、高血压、肠胃溃疡等疾病,以及手脚麻术、肌肉酸痛、偏头痛、容易疲劳等各种亚健康症状,人体免疫力随之下降。由于压力的困扰,造成如缺勤率、离职率、事故率升高以及体力衰竭、精神恍惚、效率缺失、甚至抑郁症和自杀等一系列心理和病理的后果,最终严重影响到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发展。

这一类《职业病防治法》都没明确规定的职业病,企业必须重视

  2、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关系和距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企业效率提升的重要驱动力。有研究表明,70%的工作效率来自于良好的人际关系与工作氛围。相反,负面的人际关系问题主要表现在人际冲突和交往厌烦两个方面。

  人际冲突几乎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所有关系之中,最主要的起因是沟通不足或沟通不当。人际冲突往往会使企业的人际关系紧张,员工之间互不信任,相互猜疑,不愿协作,缺少沟通,造成企业效率低下,凝聚力下降。

  人际交往对职场人是极为重要的,然而人们对它的需求又是有限度的。调查发现,一些做客户服务的员工由于白天接触客户太多,晚上回到家里就不愿和家人交流。时间久了就会影响家庭关系,甚至其人格特征都会发生异化。

  和谐的人际关系可带来愉快的情绪,产生安全感、舒适感和满足感,可以减少孤独感、恐惧感和心理上的痛苦,并能宣泄不快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相反,人际关系紧张常造成抑郁、烦躁、焦虑、孤独、憎恨及愤怒等不愉快的情绪,强烈而持久的不良情绪反应会导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功能紊乱、免疫功能降低,不利于身心健康。

这一类《职业病防治法》都没明确规定的职业病,企业必须重视

  3、工作狂

工作狂指沉迷于工作、长时间工作不休息的人。工作狂的心理机制类似于心理学上的“沉溺行为”与“强迫行为”。他们工作成瘾,不工作就觉得不自在、痛苦、无所事事。

长期超负荷工作,或者长期处在激烈竞争的气氛中,会使人的心理总是处于紧张、苦闷、恐惧和不安等状态中,一旦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自己又不具备足够的缓解与释放能力,就会产生悲观、失望、抑郁、消极、甚至愤世嫉俗的心态。当不堪忍受这种精神压力时,会因不能把握自己而失去自控力,患上抑郁症或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

这一类《职业病防治法》都没明确规定的职业病,企业必须重视

  4、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者是指那些事事过度追求完美,甚至“为了万一,不惜一万”的人。人们都会遇到自我能力、努力无法达到自我期望或外界期待的时刻,强迫型的完美主义者面对工作、生活中的落差,极易产生自我挫败和自我否定,使得工作效率、人际关系、自尊心受损。

相反,强迫式完美主义者往往以歪曲的、非逻辑的思想去看待工作与生活,他们最普遍的想法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在人际关系中,很多完美主义者感到孤独,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响。另外,由于完美主义者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做事方法的“绝对正确”上,往往忽视他人的情感,对做事不到位者容忍度非常低,把对待事情的态度和方法完全照搬到对待人上,把人当作可以随便指责、发泄的机器(乔布斯也会骂人,但只是针对工作要求,对待其他事情他比一般人都要宽容甚至随意),这样肆意地伤害别人,使得人际关系不断恶化,最终使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这一类《职业病防治法》都没明确规定的职业病,企业必须重视

  5、职业枯竭

  职业枯竭一般表现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怎样做;无端担心自己的职业前景和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到对自己工作的满意度;困惑自己究竟会走向何方,对前途缺乏信心;开始不停抱怨所在单位的人事、文化、组织结构,将责任归咎于领导、下属与同事;家庭不再是缓解压力之源,反而加重了心理的负担,家庭争吵、矛盾不断增加等。

  职业枯竭是一种身体能量、情绪能量和心智能量正在逐渐消耗殆尽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将体验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槽糕感觉,那就是持续的身心疲惫不堪、厌倦沮丧、悲观失望、工作中失去创造力、生活中失去热情与活力,身体和心灵都无法对外部刺激产生正常的反应。

这一类《职业病防治法》都没明确规定的职业病,企业必须重视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相关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