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培训手册》怎么写,必须包含这五个方面


技工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工作能力往往对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产生很大的直接影响,因此生产企业必须要重视对技工的培训。但是如何才能持续、有效的开展技术培训却是企业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岗前培训?师徒制?定期考核?无论哪种方式似乎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岗位培训手册》的应用一定能够帮助企业提升培训效率及效果。

《岗位培训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企业用于指导某个具体岗位的培训工作而编制的工具性手册,手册内容涵盖多方面内容:

1、基础篇:对岗位工作职责、设备工具、产品服务、工作环境、任职资格的详细介绍;

2、作业篇:具体的作业流程及注意事项的介绍、岗位应知应会及操作技能;

3、改进提升篇:岗位作业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的经验总结;

4、培训评估篇:岗位应知应会、操作技能测试要求;

5、职业发展篇:职业发展规划及目标岗位介绍。

由此可见,手册的编制和修订将是一个复杂和艰巨的工程,因此建议企业可以仅覆盖到关键的技工岗位即可,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延伸至所有工人岗位,甚至是职能管理岗位。

那么手册到底应该如何编制呢?编制过程中又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手册应该如何应用才能达到效果呢?

手册的编制要由人力资源部组织,但需要生产、技术等部门的配合,尤其是目前岗位任职人的配合。具体的编制方法及注意事项我们以某企业注塑工岗位的培训手册编制过程为例来详细说明:

一、基础篇

首先是对工作职责及标准的描述,由于工人岗位更多的是动作上的操作,因此对工作职责的描述可以尽可能的简单,能够讲清楚做些什么事情就可以了(详见示例1)。注塑工在塑件生产企业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岗位,虽说塑件产品的生产是由注塑机自动操作的,但是换模、上下件、工艺调试的熟练程度还是直接影响着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在基础篇中需要重点讲述的应该是对设备工具、生产工艺(详见示例2)以及产品特性(详见示例3)的介绍。

《岗位培训手册》怎么写,必须包含这五个方面

《岗位培训手册》怎么写,必须包含这五个方面

《岗位培训手册》怎么写,必须包含这五个方面

二、作业篇

作业篇是本手册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详细介绍岗位工作如何进行的主要篇幅。从作业前的准备,到作业前的验证,到具体作业步骤,到作业期间的注意事项等等(详见示例4)。不论是哪一部分,都需要详详细细的一步一步的描述需要完成哪些动作,每一个动作的具体操作方法和要求。另外还需要将完成这些操作所需要掌握的应知应会和操作技能阐述清楚,作为员工业务技能培训的课题。

《岗位培训手册》怎么写,必须包含这五个方面

三、改进提升篇

改进提升篇的目的是帮助员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因此重点讲述的是岗位日常作业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应对的方法(详见示例5)。这些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法是历任岗位任职人经验的积累,也是本手册的精华所在,需要由生产车间组织经验丰富的老员工针对各项操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在今后手册的应用过程中不断的更新和丰富。

《岗位培训手册》怎么写,必须包含这五个方面


四、培训评估篇

前面三篇内容都可以作为对该岗位员工进行培训的内容。而本篇就要针对受训人员,规定如何开展培训效果评估了,因此主要讲述岗位应知应会、操作技能的测试要求(详见示例6)。而其中对于岗位应该掌握的专业知识的检查,就采用书面考试的形式进行,而操作技能的检查,则以现场操作考核为主。对于新员工,还应该增加试用期评估。

《岗位培训手册》怎么写,必须包含这五个方面


五、职业发展篇

企业要想长期留住优秀的员工,就必须为员工提供良好的薪酬待遇,让员工感受到关怀与尊重的文化氛围,以及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因此在手册中将员工可能的职业规划及目标岗位进行介绍(详见示例7),一方面可以给予员工能够在企业长期发展的保障,同时也可以引导员工正确的发展方向。

《岗位培训手册》怎么写,必须包含这五个方面

岗位培训手册的应用一方面为企业培训技工提供了完整、系统的工具,另一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对岗位知识经验进行回顾总结、记录推广的机会,使无形的经验转化为有形的教材,得以广泛推广并持续传承。


大家有好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给我留言

相关内容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