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剿星巴克:霸主地位備受衝擊 資本角逐互聯網咖啡

圍剿星巴克:霸主地位備受衝擊 資本角逐互聯網咖啡

廣州白領王可(化名)發現,最近辦公室裡互聯網咖啡外賣多了起來。幾個月前,王可辦公室內下午茶時間幾乎雷打不動的飲品是星巴克,但近期,隨著眾多咖啡品牌搞活動和促銷力度加大,即使是自稱“星巴克忠粉”的王可也不例外地點了連咖啡、瑞幸咖啡等互聯網咖啡品牌。

在咖啡品牌增多的背後,是資本角逐下的咖啡混戰。據媒體不完全統計,過去一年,行業發生18起融資事件,12個項目分佈在咖啡外賣品牌、精品咖啡連鎖品牌、外帶咖啡連鎖品牌上。

面對競爭對手的圍剿,過去佔據國內咖啡市場半壁江山的星巴克腹背受敵。一方面,精品咖啡力求在品質上完勝星巴克;另一方面,迅速崛起的互聯網咖啡品牌更是直指星巴克最薄弱的一環—互聯網思維和外賣業務。但星巴克也許將不再甘於落後。在不久前舉行的2017年業績說明會上,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表示,即將在中國推出外賣業務,這意味著星巴克和近期發展速度最快的互聯網咖啡將進行直接的對抗。

強敵紛至

隨著互聯網咖啡、便利店咖啡、精品咖啡的迅猛發展,星巴克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衝擊。

發展最快的陣營是主打外賣的互聯網咖啡。

與連咖啡不同的是,瑞幸咖啡一入局就對標星巴克,以外賣業務切入,迅速跑馬圈地。誕生於2017年底的瑞幸咖啡在試營業期間通過APP咖啡錢包購買飲品券,可享受“買2贈1”“買5贈5”等福利,再加上“大師出品”“順豐配送”以及聘請湯唯、張震兩位明星代言等營銷方式,迅速引起關注。到了5月8日正式宣佈營業那天,瑞幸咖啡門店數量已經超過了400多家,並計劃在5月31日之前讓524家門店全部開業。

另一廂,精品咖啡也正在積極佈局。“精品咖啡”的概念最早在1974年被美國精品咖啡協會提出,經過多年的發展,如今這個概念除了強調咖啡豆品質的“精品”,同樣把高標準且適合於指定咖啡豆的烘焙和沖泡(萃取)手段囊括進定義。5月13日,主打精品咖啡連鎖、全球前五的咖啡連鎖品牌高樂雅咖啡(Glora Jeans Coffees)中國區在北京召開招商會。曾經,星巴克的澳洲市場被高樂雅蠶食到只有幾家店面,最後不得不把業務出售賣給了7-11。

星巴克反擊?

左右受敵之際,星巴克在中國內地市場增長速度也在放緩,這給星巴克的未來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

近日,星巴克公佈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美國和中國市場的同店銷售增長均有放緩。在美國市場,星巴克近的同店銷售增長從2017年第四季度的3%,下降到了最近的2%。在中國市場,星巴克同店銷售增長4%。比上一個季度的6%和2017財年的7%相比均有所放緩。而在過去的20餘年,星巴克季度營收增長率穩定在15%上下,同店可比銷售額也連續幾年保持6%-7%的增速。

加上面對眾多競爭者的崛起,星巴克越來越坐不住了。

在今年2月份召開的2017年的業績說明會上,星巴克中國首席執行官王靜瑛表示,2018年財年,星巴克中國計劃新開500多家門店,即以保持平均每15個小時開出一家新店的速度擴張。更重要的是,王靜瑛表示將在中國推出外賣服務。

“我迫不及待地要在中國推出外賣服務了,這將給星巴克創造一個新的業務收入來源。”王靜瑛如此表示。

此前,星巴克在外賣領域一直是謹慎的保守者。星巴克相關負責人曾解釋過不開拓外賣服務的原因:一是外賣用時過長,無法保證咖啡的口感;二是咖啡配送所產生的利潤不高。

除了推出外賣業務,高端化被視為星巴克力求擺脫增長瓶頸的另一出路。去年12月,星巴克將烘焙工坊開至上海,這是繼2015年第一家烘焙工坊在西雅圖開幕之後,星巴克把高端化咖啡門店開到中國。除了超大規模的烘焙工坊之外,星巴克也已在全球擴張高端品牌星巴克臻選(Starbucks Reserve)。2014年星巴克臻選進入中國,而在舒爾茨的計劃中,這樣的高端門店要開出1000家。

勝負待考

中國食品商務研究院研究員朱丹蓬認為,咖啡行業受資本追捧分為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高品質的咖啡需求也隨之提高;另一方面,咖啡作為近兩年成長最快的飲料品類之一,前景被看好,自然受到資本追捧。而資本的介入,對咖啡整個品類在中國的普及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

據《咖門》與《美團點評研究院》推出的飲品行業數據報告,2011-2016年,中國咖啡市場年複合增長率為13.5%。預計未來五年內,中國咖啡市場仍將保持較高增速,年複合增長率維持8.3%左右。到2021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達220.69億元人民幣。

目前,星巴克仍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根據中金公司2018年3月發佈的報告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星巴克在中國擁有3124家門店,佔中國連鎖咖啡市場份額的51%。中國內地作為星巴克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場之一,星巴克聲稱到2021年在中國內地門店規模要到5000家。

但如今,星巴克的霸主地位正備受衝擊。

路勝貞認為,星巴克面臨以下三個難題:第一,與目前咖啡市場普遍外餐化相比,星巴克由於沒有外賣服務,依靠第三方服務平臺配送,與外餐店的現場製作相比,新鮮度有所差異;第二,星巴克的咖啡豆針對中國市場有所本地化,這具有成本優勢,但同時也是短板;第三,在消費者的增長上,星巴克的貴族式消費近來有被其他品牌擠壓的趨勢,無論未來發展是渠道向中低市場下沉還是繼續保持一定的市場飢餓策略,對星巴克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

當然,像瑞幸這樣的攪局者同樣備受考驗。

但可以預見的是,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資本進入以後,國內咖啡行業將進入一個快速增長的階段,也揭開了各品牌在咖啡市場跑馬圈地的大幕。”朱丹蓬表示。

孰贏孰輸?還待時間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