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只有汉人和满人留辫子吗?新疆和西藏等地的人为什么不留辫子?

xixi218093002

剃发易服,是满清取得统治权后进行的一项政策,主要是想从精神和肉体上摧残其他民族的抵抗。有人说,剃发易服是只针对汉族的摧残,因为这是汉族汉奸提出来的。

其实这是不准确的。

看一下当初多尔衮发布的剃发令就知道了,“全国官民,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全部剃发。”上面写的很清楚,剃发令的实施对象是全国官民。当然,这只是满清的一厢情愿,实际情况却是有不少地方没有推行下去。

当时满清刚入关,不少地方都没有实际控制,尤其是南方少数民族地区,以及传统的蒙古、新疆、西藏地区。对于这些没有能实际掌握的地方,满清皇室只能采取变通的方法,如蒙古跟满族很早就结盟,就采取了怀柔和同化的方式,对于已经加入八旗的蒙古人,强推剃发令。对于正在拉拢的漠南蒙古,让王公贵族剃发易服。对那些尚未投靠清廷的蒙古部落,直接忽视,以后再说。


新疆和西藏差不多也是这种方式,因为这两个地区当时只是名义上的臣服,实际控制权还在当地自己人手里,为了不激化矛盾,在新疆西藏也只是让高层官员和投降的王公贵族剃发易服。而且,还尝试了一种荣耀式的推行方式,就是把剃发易服当作一种皇权赏赐,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

另外,朝鲜作为藩属国,生活中清朝本土疆域的朝鲜族,加入八旗的和清廷登记造册的,相当于具有中国国籍,也需要剃发。在朝鲜半岛的,和未登记造册的,无须剃发。


南方地区少数民族,由于地处偏远,清廷鞭长莫及,其实一开始也是很多人没有剃发易服的。包括南方农村地区的一些汉人,也是没有剃发易服。清朝流传下来的一些画里,《刘阆春绘农村演戏图》、《康熙耕织图》等,里面的农夫就是穿着明朝衣着,留着明朝发式。

一些喷子,张口就是汉人软弱汉人无能,其实当时在推行剃发令时,遭受到了很大的抵抗,更有大量汉人为此付出了性命,迫使满清暂停了这项运动。后来,满清的统治更稳固了,才第二次颁发剃发令。


凡尘往事

易服剃发本不是大清初衷,要说易服剃发就必须说一个人,他就是易服剃发的始作俑者---孙之懈。

孙之獬(1591—1647),字龙拂,山东省淄川县(今淄博市博山区白塔镇大庄村)人。天启二年(1622年)举进士,为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其为人阴险,心术不正。为官不久就投靠阉党魏忠贤。天启七年,孙为顺天乡试正考官,阉党工部尚书崔呈秀之子为白丁,孙之獬受崔呈秀之托,录取其子为举人。孙某如此讨好九千岁及其同党,满心以为会步步高升,不料,天启因纵欲过度当年就死了,阉党倒台。在崇祯皇帝下旨毁阉逆编纂的《三朝要典》时,孙之獬力主不可毁臭名昭著的《三朝要典》,诣东阁力争不可毁,继以痛哭,声彻内外,于是他被打入逆案,在明朝得不到重用,他怀恨在心,想当官发财的心一直不死。

正好身逢乱世,江山易主,满清利用中原内乱打进关内。崇祯十七年五月,满清派遣侍郎王鳌永招抚山东,孙之獬立刻投降。他为了赢得满清的宠幸,散家财,组织伪军,镇压了明永镇的抗清义军,得到山东巡抚方大猷的赏识,旋即招入北京,擢为礼部右侍郎。

清军入关以后,孙之獬俯首乞降,自己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并换上了满装,一心一意在山东等待满清主子的到来当满清刚进北京时,时因天下未定,允许明朝的降臣上朝时仍穿明朝服饰,只是满、汉大臣各站一班。可是这个孙之獬为独得满清欢心,有心“标异而示亲”。一日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当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时,他很亲切地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

满族大臣都自谓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属下的汉臣孙之獬与之同班?七嘴八舌又你推我拉把他逐出班外。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一个紧挨一个毫不松动,不让他入班。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这个汉奸一怒之下,向多尔滚上了奏章一道,奏请给汉人剃发:“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之从陛下也。”多尔衮以为然,决定改变入关初期对汉人的安抚政策,推行暴力压服策略,在全国推行羞辱汉族信仰的剃法令,让天下初安的汉人又血流成河。

那么为什么不让其他少数民族易服剃发呢?因为其他少数民族人数太少对大清江山构不成危险,所以对其他少数民族也就网开一面了。………………………………………………………………………………

大家想知道这个孙之獬的下场,我就给大家补一段看看。虽说是天理循环,报应不爽,但是我觉得这点报应根本就不算什么。就在他回家省亲的时候,山东爆发了农民起义。“衣锦还乡”的孙之獬被起义军抓获后,在通衢街头,孙之獬被扒光衣服,将他的头发一根根扯下来,再用针在头皮与身上扎满针孔,将头发一根根插进去,直至血尽而死。随后将其肢解,暴尸街头义军将其口缝上,凌迟而死,还把他在城中的孙子、曾孙杀了个干净。谢迁就把他的四个孙子兰兹、兰藂、兰薮和兰蔼一同绑来,让孙之獬眼睁睁地看着四个孙子的死去,群众义愤填膺,仍然高声叫骂。

在这次事件中,孙之獬直系亲属家有八人死难。其中孙之獬大儿子孙珀龄的三个儿子、二儿子孙琰龄的一个儿子被义军正法,孙琰龄的妻子和两个女儿被凌辱而死顾炎武得知谢迁处死孙之獬这个消息后,极为开心,特作《淄川行》一首志庆:“张伯松,巧为奏,大纛高牙拥前后。罢将印,归里中,东国有兵鼓逢逢。鼓逢逢,旗猎猎,淄川城下围三匝。围三匝,开城门,取汝一头谢元元。”

孙之獬死后,顺治帝命吏部讨论抚恤之事。侍郎陈名夏、金之俊建议,恢复孙之獬的原有官职,并给予抚恤;马光辉及启心郎宁古里建议,孙之懈已被削去官籍,不应当给予抚恤。“两议上,命用光辉议”。即两个议案一同上报朝廷,顺治帝最后采用了马光辉的建议,没有给予孙之獬任何旌表和抚恤。

淄博博山新区大庄村,有座孙氏墓园,最近里面的古墓被人盗了。

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早安山东》报道,民警赶到案发现场后发现,墓穴边上有一个直径六十公分、深约3米的洞穴,周围散落着一些作案工具,和一些矿泉水瓶、烟头。据史料记载,孙氏墓园建于明朝,距今已有400年的历史,去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最为著名的人物,当属明末清初的兵部尚书孙之獬。

天理昭昭,疏而不漏,不是不报,时辰未到,劝君莫害民,劝君勿卖国,否则自己惨死祸及子孙!


孤狼啸月31600808


清代的剃发易服令主要是针对汉人的。而其他地区或民族则有不同的制度。我们从蒙、新疆和西藏出发,分别讲讲。


蒙古

清朝在蒙古人的聚居区(从东北到内外蒙到新疆和青藏),将蒙古人分为八旗、内属和外藩,以不同的制度加以管理。八旗蒙古是八旗的一部分,内属蒙古用流官治理,外藩蒙古实行盟旗制。而在外藩蒙古里,又分为内扎萨克和外札萨克蒙古,制度上也有不同的却分。

这里面蒙古八旗不用讲自然留辫子,内属蒙古大部分留,外藩蒙古则基本不留。

蒙古和满族很早就是盟友,所谓满蒙一家,辫子并不是问题。


新疆

新疆并无明确的剃发易服。一般只要求伯克或所谓回王剃发易服,而且这种还不是以命令的形式,是以赏赐的面貌出现。也就是说,能剃发易服代表了你是某种特权。

清朝在南疆维族人的聚居区,实行的是伯克制,伯克一般不世袭,通常有回避制度,在维族人的聚居区的基层,还有类似保甲的制度。


西藏

西藏完全剃发易服问题。

西藏地区除了藏军曾被被要求剃发外,当然执行的也不彻底,其他的没有任何剃发易服的要求。

类似的还有朝鲜、越南等。


当然,以上讲的是现象,下面看一下原因。

原因简单,因为剃发易服本来就是针对汉人的。

古代汉人十分重视发式与衣冠服饰。《孝经》有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汉人成年之后,除了必要修剪,不可随意剃发,男女都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汉族传统的服饰形式有交领、右衽、盘扣、对襟、系带等特征,日本、朝鲜、越南、琉球的传统服饰也有部分这些特征。


而剃发易服就是为了证明满人征服了汉人,为了打压汉人的文化自信,这是一种标志。

大致如此。


胡笳胡谈

因为满清入关主要统治的就是汉族人,况且汉族人口基数大,必须实行有效管理,以汉治汉,为了不让占绝大多数的汉人,排斥自己,那么就让汉人接近自己,所以强迫易服剃发。起码先从外表让汉人顺从自己。那么新疆和西藏,首先说新疆时而叛乱时而归顺,能同治住就不错了,所以没啥强求,西藏与满族共信黄教,也不用从外表归顺。


大鱼工作室

清朝百姓只有汉人与满人留辫,部分蒙人和少民也留,如果为官都得留辫子。

清入关后,满人必竟是少数,汉人多,再加上明末文人士子的风骨还在,这样将很难长治久安,唯一的办法就是打断文人士子的脊梁骨,而采取了三个手段。

其一,在道德标杆上打倒了士大夫。明之前道德标杆都在士大夫手里,文人的笔比刀剑利,只有把文人的道德标杆夺过来,文人也就废了,清一代没有昏君都是明主,因为皇帝怎么说怎么对,文人就当奴才吧,看看十全老人的错别字,文人还要给出各种理由和美誉!

其二是打断汉人文士的风骨,定下一个规矩,当然要从皇家作起,留发,不然,杀。从此,汉人成了真正的二等公民,风骨断了,名为君臣,实为主仆。

其三是文字狱,凡是反对皇帝道德标杆的杀,凡是带反朝庭权威的杀,带一个字就杀,杀杀杀杀杀,杀到你怕!

可神州大地就这么神奇!当满清以为万年不倒的强势朝庭竟然逐渐汉化,当大清灭亡时满族直接就汉化得跟汉民完全类似,只有名称不一样了。


WZANBA

我来说说吧,这其实和归属感还是有一定联系,大清来自建州卫,不管怎么说也被大明统治了两百多年,互相联系感染的多、深。大清也是汉化的厉害,入关后,大清目的就是统治明地,所以把剃发易服算到一个傻逼孙子身上是搞笑的,就算没那孙子满清也是要干的,汉人只是喜欢找借口罢了。让你和我一样,让你融入我,让我们一样,这即是征服也是归属也是亲切,一方面是满清认为自己征服了汉人,另一方面是满清认为汉人和满人其实差不多,意思上接近于同文同种。而对藏地蒙地回地,因为各种原因,或畏惧或歧视或拉拢,总之,满清有抵触情绪,认为不是同一类,所以也不愿意所谓不是同一类的,加入到和我同一类的行列,这点在新疆特别明显


西门吹牛2016

清朝确实命令所有生活在新疆的伯克、回子们不得轻易“蓄留发辫”,并且严令那些同样生活在新疆的汉人、汉回不得随意“剃去发辫”,他们要继续留辫子。这个问题的观察非常敏锐。

清朝为何在辫子问题对不同群体有如此差异的态度呢?我们都知道,对于内地汉人而言,留辫子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最终成为日常性的习惯。然而,清朝在1759年击败大小和卓,将整个新疆纳入到版图后,竟然没有对新疆的回子们推行过类似1644年他们入主中原后对汉人施加的强制性的剃发令。

道光八年(1828),清廷为奖赏在张格尔之乱中立功的喀什噶尔阿奇木伯克伊萨克,准许他及子孙“蓄留发辫”,随即各城伯克、回子“纷纷请留发辫,以表爱戴之忱”。清朝官方对此表示:

各城回子王公以下之有世职,及尽忠有功伯克之子孙,愿留长发辫者,准其蓄发。 其余伯克之中,如有愿留发辫者,阿奇木及伊什罕伯克之官至四品者,亦许蓄发,四品以下概不准蓄留发辫,以示限制。

清朝强调“漫无区别,转不足以示优奖”,换言之,伯克、回子和朝廷均将“蓄留发辫”的行为视为一种奖赏和少数贵族的特权。

有趣的是,同样是在道光八年,那彦成上过一道奏折,描述张格尔之乱前后新疆的社会状况:(甘肃汉回)一到回疆,先学回语,藉同教为名,男女不避……久之则娶回妇为妻,益加亲近,张逆滋事以前,竟有汉回剃去发辫,充当阿浑之事。

由此看来,清朝对不同的人群提出了不同要求。美国乔治城大学历史系教授米华健(James A. Millward)在

《嘉峪关外:1759-1864年新疆的经济、民族和清帝国》(Beyond the Pass: Economy, Ethnicity,and Empire in Qing Central Asia, 1759-1864)一书中对此现象提出了独到的解释,他指出清朝经过慎重的考虑,采取多元化的统治政策,不对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行为和生活方式做出明确限制,另外辫子在当时的新疆是一种识别族群界限与忠诚的标志,在地方政府看来,逾越这种界限可能就意味着叛乱的危险。


HuiNanHistory

满人在征服蒙古、西域、回部、藏区时都是八旗和汉人共同完成的,这也导致蒙古人认为满人和汉人一起坑自己,外蒙古独立后对其国内满汉都进行了清算;回人认为满人和汉人一个样,西北回乱时对满汉都是灾难;藏人也是满汉不分。虽然满人瞧不起汉人,满汉又以夷看待其他族群。终清一朝汉人反抗很少,除了永不加赋这条政策外,还有比较重要的一条就是政治地位,整个国家绝大部分官吏都是汉人。有人说满蒙联合,其实蒙古人地位在清朝并没那么高,整个清史中只有少数几个蒙人列传,在高层统治中也鲜有蒙人。清朝对蒙人统治是赐高爵而无政治权力。


wpf971333


汉服

关于“剃发易服”,针对的是满清之外的各族,目的是摧毁他族的民族自尊和民族意识,便于统治,当然主要是针对汉族,一些少数民族居住在偏远的地方,影响不大。蒙古族由于是明朝死敌,容易被满清接纳,政策有所放松。另外当时僧道和戏子不在“剃发易服”之例,因为二者于国政没有影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