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節日——小滿

簡介

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小滿——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每年5月20日到22日之間視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

我們的節日——小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於此小得盈滿。”

民間素有“小滿小滿,麥粒漸滿”之說,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後期,所以叫小滿。

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乾斷田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把“滿”用來形容雨水的盈缺,指出小滿時田裡如果蓄不滿水,就可能造成田坎乾裂,甚至芒種時也無法栽插水稻。因為“立夏小滿正栽秧”“秧奔小滿谷奔秋”,小滿正是適宜水稻栽插的季節。

我們的節日——小滿

2018年小滿時間為5月21日(農曆四月初七)星期一。

小滿三候

我們的節日——小滿

初候,苦菜秀。 苦菜已經枝葉繁茂。

二候,靡草死。 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

三候,麥秋至。 此時麥子開始成熟。

氣候特點

小滿節氣,除東北和青藏高原外,我國各地平均氣溫都達到22℃以上,從氣候特徵來看,在小滿節氣到下一個芒種節氣期間,全國各地都是漸次進入了夏季,南北溫差進一步縮小,降水進一步增多,容易有暴雨、雷雨大風、冰雹等激烈天氣。而黃河以南到長江中下游地區開始出現35℃以上的高溫天氣,應注意做好防暑工作。

我們的節日——小滿

習俗

南北習俗各有不同,北方以“看麥梢黃”為主。屆時,女婿、女兒如同過節一樣,攜帶禮品如油旋饃、油糕、綠豆糕、豬肉、黃杏、黃瓜、蒜薹等食品或蔬菜水果,去丈人家慰問,並受其熱情款待。農諺雲:“麥梢黃,女看娘;卸了槓枷,娘看冤家。”意思是說,夏忙前女兒去詢問孃家的麥收準備情況;麥收後母親又去看望女兒,關心女兒家的收成和在麥收中的操勞情況,體現了生產勞動中的心心相連,母女情長。


我們的節日——小滿

南方則有“祭車神”(水車、牛車、絲車)之說 。“祭車神”是一些農村地區古老的小滿習俗。傳說“車神”為白龍,在小滿時節,人們在水車基上放置魚肉、香燭等物品祭拜之,最有趣的地方是,在祭品中會有一杯白水,祭拜時將白水潑入田中,祝福水源湧旺,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這一習俗表明了農民對水利排灌的重視。

我們的節日——小滿

農諺

小麥

小滿小滿,麥粒漸滿。

小滿未滿,還有危險。

小滿小滿,還得半月二十天。

小滿不滿,芒種開鐮。

小滿天天趕,芒種不容緩。

麥到小滿日夜黃。

小滿三日望麥黃。

小滿十日滿地黃。

冷收麥,熱進倉。

灌漿足墒,粒飽穗方。

麥黃不喜風,有風減收成。

小滿十八天,不熟自幹。

小滿十八天,青麥也成面。

小滿十日刀下死。

小滿十日見白麵。

小滿割不得,芒種割不及。

大麥上場小麥黃,豌豆在地淚汪汪。

大麥不過小滿,小麥不過芒種。

風颳小麥倒,自己把頭翹。

風颳麥撲地,如若人工立,根斷莖受損,籽粒變瘦秕。

麥倒似地毯,綁豎大減產,等待三五日,就能見好轉。

臨近收割麥撲地,抓緊收穫莫遲疑。

當年烏麥拔得淨,來年地裡就乾淨。

槍桿烏黴拔個遍,來年地裡就少見。

麥種去雜在田間,運到場裡難分辨。

去雜務必連根拔,大穗小穗莫剩下。

去雜用鐮砍,低穗剩田間。

麥套棉兩親家,收了麥子又摘花。

麥套花生能增產,技術措施要把關。

小滿節氣到,快把玉米套(串)。

麥田把水澆,快把玉米套。

小滿後,芒種前,麥田串上糧油棉。

水稻

小滿麥漸黃,夏至稻花香。

麥黃栽稻(中稻),稻黃種麥。

麥到小滿,稻(早稻)到立秋。

其他作物

小滿玉米芒種黍。

小滿芝麻芒種香。

小滿黍子芒種麻。

小滿芝麻芒種谷,過了立夏種黍黍。

小滿芝麻芒種豆,秋分種麥好時候。

小滿不起蒜,留在地裡爛。

辣椒栽花,茄子栽芽。

小滿見三鮮:黃瓜、櫻桃和蒜薹。

小滿三新見:櫻桃、繭和蒜。

小滿見三新:櫻桃、黃瓜、大麥仁。

西瓜怕熱雨,麥子怕熱風。

小滿桑葚黑,芒種小麥割。

做天難做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採桑娘子喜天晴,種田哥哥要雨天。

小滿有雨豌豆收,小滿無雨豌豆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