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老师哭吗?

你见过老师哭吗?

1、

真诚的人,感情必然丰富。

孔子喜欢唱歌,孔门弟子在《论语》中记载,“老师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再唱歌了。”“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这段话有根据吗?

这是客观的事实,孔子在上课时有感而发就会哭。

我们以为他师道尊严,但这只是表面所见。

真诚的人,感情必然丰富。

春秋时代是个乱世,每天都有不合情理的事发生,无辜的百姓受苦受难,真诚的人就很容易伤感,孔子正是如此。

2、

老师上课哭并不是罕见的事,也不是只有孔子如此。

台湾大学外文系齐邦媛教授回忆说,她抗战期间在西南联大就读英文系时,朱光潜先生教他们英诗。

她记得有一次朱老师读完一首诗之后,悲从中来,忍不住就哭了。

为什么?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大家流亡在外,离乡背井,“国破山河在”的情绪非常深刻,很容易触景伤情。

但是十八、九岁的大学生,就像鹿桥在《未央歌》所描写的,逃难就像游山玩水,不会觉得太痛苦,很难理解老师的情绪。

老师一哭就没办法讲课了,学生只觉得平白多了半天假期。

还有一次,学生们去朱教授家包水饺。

女生负责包水饺,有个男生看到院子里一地的梧桐树落叶,拿起竹扫把就往院子跑去,老师赶紧追出去说:“千万不要扫!这可是我存了好久的。”怎么说呢?因为下雨时,雨滴落在梧桐叶上,淅沥淅沥的声音,特别容易使中年人感怀人生际遇。

年轻人只想到整洁卫生,要帮老师扫干净院子。但是这样一来,水清则无鱼,情绪无处宣泄。

人到中年之后,对人生的感悟与体验既复杂又深刻,往事历历如在目前。我们由此可以稍微了解孔子的哭是怎么回事。

3、

孔子如果某一天没有哭的话,通常都会唱歌。重点在于唱歌,这正与休闲有关。

《论语》还有一段记载“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老师与别人一起唱到开心时,就会坚持别人再唱一遍,然后自己以和声相伴。

孔子的音乐水准很高,别人唱主旋律他来和声,自得其乐而和乐融融。

人怎么可能整天念书呢?怎么可能只是周游列国,宣扬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呢?总是要休闲的,让自己调节心境,保持平衡心态,品味当下的每一瞬间。


今日互动

你的印象里,有见过老师哭吗?

留言讲出你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