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是真實的嗎?

狼的影子319

關於西周王朝的滅亡一直流傳著烽火戲諸侯的傳說:西周最後一任君王周幽王任用虢石父為上卿,加重對百姓的剝削,造成國民的怨恨,繼而引發了西周末期的國民暴動。同時豔福不淺的周幽王遇到了大美女褒姒,不久褒姒生下了男孩,取名為伯服。在褒姒的讒言之下,周幽王廢掉了申王后和太子宜臼,立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這名美女走的是冷豔冰山路線,天生不愛笑,周幽王為了讓自己的愛妃開懷一笑,想盡了一切辦法逗其開心都失敗了。後來虢石父進言,設計了“烽火戲諸侯”的劇情。於是周幽王利用早先建造的烽火臺呼喚諸侯來救,諸侯看到漫天火光馬上帶兵趕到了鎬京,得知大王在細山,又轉而殺到細山。誰知一個敵人都沒有,有的只是音樂與歌唱。周幽王對眾人說:“我就是逗逗你們,大家都回去吧。”上了當的諸侯們十分憤怒,褒姒卻笑的很開心。受到鼓勵的周幽王十分開心,覺得自己找到了正確的打開方式。於是之後多次點燃烽火,頻繁受到調戲的諸侯們不僅憤怒,而且對報警的烽火失去了信任感。終於犬戎來了!受到攻擊的周幽王趕緊點燃烽火尋求支援,卻沒有一個諸侯前來勤王,西周王朝在犬戎攻擊下就此滅亡。整個一出昏君+紅顏禍水的典型劇本,類似的劇目在日後不斷上演。

總覺得這個故事和“狼來了”的故事極其相似,也不知道究竟是誰抄襲了誰。其實仔細推敲不難發現這個故事有明顯的漏洞:首先在當時的交通條件下各地諸侯不可能同一天趕來勤王,必然是有先來後到的。我們試想一下褒姒天天看著一路諸侯接著昨天那一路前來勤王,就算一開始覺得好玩好笑,天天來這麼一出不覺得煩嗎?其次西周分封諸侯時為了駕馭控制地方諸侯還組建了一支由周天子直接控制的軍隊,《周禮·夏官·序官》:“凡制軍,萬有二千五百人為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換句話說即使諸侯們不來救援,周天子自己依然掌握著實力遠在各諸侯之上的六軍,結果卻在與犬戎的戰爭中一觸即潰,幾乎沒進行任何有效抵抗。最後關於烽火臺最早的史料記載出現在戰國時代,莫非周幽王是穿越者?怎麼會掌握這種幾百年後的高科技?唯一的解釋是烽火戲諸侯本身就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杜撰出來的騙局,那麼究竟是誰出於什麼目的一首導演了這場騙局呢?

首先我們不難看出烽火戲諸侯這個故事矛頭直指周幽王和他所寵愛的褒姒,很明顯編造這個故事就是為了抹黑這兩人,那就讓我們看看這是什麼樣的兩個人呢?周幽王是西周最後一任君王,長期以來揹負著昏君的罵名,以此類推他所寵愛的褒姒自然也不會是什麼好人。只是這樣把人臉譜化真的符合歷史的真相嗎?褒姒是褒國國君的公子進獻給周幽王的禮物,關於她的父母和早期經歷正史缺乏記載,但可以確定只是作為一件禮物的她不可能是貴族人家的千金小姐,在周幽王的後宮中她就是一個毫無背景的小人物,只因為得到君王的寵幸才飛上枝頭變鳳凰,如果僅止於此周幽王和褒姒之間幾乎就是中國版的王子和灰姑娘。我們不妨大膽假設:在那個講究門當戶對的年代王子身邊環繞著一大群諸侯貴族人家的千金小姐,他無權選擇自己所愛的人而只能接受祖祖輩輩沿襲的政治聯姻,偏偏這時出身平民的灰姑娘以一種完全不同的風格出現在王子的視線內,這使他充滿了新鮮感和征服的慾望。不過如果誰以為周幽王寵幸褒姒只是因為這種新鮮感和征服的慾望那就太天真了。

事實上王宮從來就是勾心鬥角最激烈的地方,政治鬥爭從來都是你死我活,一點不比戰場廝殺的酷烈程度低。任何一位君王只要智力正常,不是白痴的話那就絕對是個人精。或許治國理政算不上一把好手,但要論玩弄陰謀詭計耍心眼那可個頂個的聰明。在這出王子和灰姑娘的愛情故事中褒姒或許動了真情,不過幽王想的可不止這麼簡單,事實上幽王寵幸褒姒乃至廢掉自己的原配夫人申後整件事背後隱藏著幽王深深的政治謀略:西周王朝分封諸侯,由於古代交通條件的限制各諸侯事實上成為自己封地的土皇帝,畢竟天高皇帝遠,周天子對各地的實際控制力度是有限的。這有點類似於一家大型公司存在著若干大股東,雖然董事長佔有最多的股份,但並不具備壓服其他股東的絕對優勢,在這種情況下與諸侯貴族進行政治聯姻也就成為鞏固周天子的王權的一種手段。但凡事有利就有弊:既然周天子有求於諸侯貴族,長期和諸侯貴族通婚,漸漸地諸侯貴族勢力日益發展壯大。在周幽王的時代王權和諸侯貴族之間的矛盾已經到達臨界點,所以周幽王執意廢掉貴族出身的申後而改立平民出身的褒姒事實上就是想要打擊諸侯貴族外戚干政的現象,強化王權統治。可惜幽王雖有政治謀略,但他的政治能力實在太差,壓根玩不過老謀深算的諸侯貴族們,於是申後的父親申國國君勾結犬戎入侵。因為自己的奶酪被動而早就看幽王不爽的各路諸侯自然不會前來勤王,而申後和前太子宜臼則勾結地方諸侯和犬戎人以出賣周王室整體利益的方式換取自己上位。

歷史是由勝利者來書寫的:成功上位的宜臼成為了周平王,由於他是靠地方諸侯的擁戴上位的,只能進一步讓權給地方諸侯,這就是所謂”拿人手短,吃人嘴軟“。可對成功上位的周平王和擴張了自己權力的各路諸侯而言他們必須想方設法洗白自己,畢竟自己作為臣子勾結異族幹掉君父的行為是相當不光彩的。要是讓各諸侯國的平民和奴隸知道諸侯貴族們用這樣卑鄙的方法做掉了天子,那是否意味著他們可以同樣起來幹掉這些騎在自己頭上的貴族老爺們呢?所以周平王和諸侯貴族們迫切需要尋找替罪羊,在這樣的情況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逐漸應運而生。後世歷朝歷代的統治者以及掌握著主流話語權的儒家學者又竭力維護一種上下有序的尊卑秩序,竭力鼓吹周禮,既然周朝的禮法制度不存在問題,那就只能由無道昏君和紅顏禍水來背這個鍋了,於是烽火戲諸侯的故事被歷朝歷代一再重複講述。當謊言重複N遍之後人們已不大能分辨它究竟是不是謊言了。事實上把王朝的滅亡歸結於昏君+紅顏禍水的固定模式是荒謬的,任何王朝的覆滅都必然是其政治經濟制度中的固有矛盾日積月累的結果,而不僅僅只是某個人或某幾個人的問題。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肯定是假的!這不過是後世學者在掩蓋一場政治陰謀,這是後來的周平王指使學者編造的,而眾多諸侯假裝認同的說法。因為在這件事中,周平王姬宜臼犯了弒君之罪,而其他諸侯犯了畏敵之罪。

整個事件的起因是,當時的周幽王廢掉太子宜臼的母親申王后,改立褒媯為後。並打算立褒媯的兒子為太子。這直接引發了宮廷政變,由當時的太子宜臼協同外公申侯發起,勾引犬戎進攻鎬京,然後還暗中當漢奸做內應,偷開鎬京城門放犬戎入城,最終,犬戎殺死了周幽王。而姬宜臼繼位為周王,史稱周平王。

而諸侯來不及救的原因有兩個,犬戎的軍隊戰鬥力驚人!據史書記載,當年的犬戎的軍隊是騎兵,而中原諸侯國的軍隊是戰車兵、步兵,從戰國後期的軍事裝備來看,騎兵對步兵與戰車兵有著相對的優勢,因此,諸侯國畏懼犬戎,害怕與犬戎交戰,這與犬戎交戰可以說是得不嘗失,因為,犬戎是馬背上的民族,社會落後,全身的家當一匹馬就可以搬走,這樣一來,即便打敗了犬戎那也沒有豐厚的戰爭利益可言。因此,諸侯不願意來。

其次,周幽王的統治太過玩味,周幽王總是加兵於不聽從號令的諸侯,這使得諸侯對周幽王有點牴觸的心理,希望周幽王的直屬軍事力量遭受削弱,這樣就會降低周幽王兵加諸侯的威脅。畢竟當時的軍事裝備落入,犬戎的騎兵雖然驚人,但是周幽王所統治的鎬京卻是固若金湯,騎兵在攻城戰中不起作用,按常理來看,短時間內是難以攻克的。所以,這其中有諸侯觀望的理由。諸侯本身是願意出兵抵抗犬戎,畢竟與周王朝的矛盾屬於內部矛盾,與犬戎的矛盾是外部矛盾;但是,諸侯們卻不願意打頭陣想拖時間。

因此,認真追究起來,這些人全是死罪!但是活人怎麼可能跟死人認錯的,只能委屈褒媯了,把所有黑鍋都讓她來背!


優己

分封制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諸侯與周天子之間的血緣聯繫越來越淡漠,周王對地方的控制力越來越弱。

從第四代天子周昭王開始,西周就由盛轉衰。各大諸侯國逐漸尾大不掉,朝拜的頻率越來越少,進奉的財物也越來越少。中央政權的權威一再衰落,周天子的話越來越沒有人聽,各諸侯國越來越習慣各行其是。

終於,到了周幽王時代,周王朝衰弱到如此程度:周王不能有效地召集他的諸侯們幫助他抵抗異族入侵,所以有了所謂的烽火戲諸侯。

這個故事指西周時周幽王,為褒姒(bāo sì)一笑,點燃了驪山烽火臺,說是犬戎入侵。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各地諸侯一齊到了驪山腳下,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好又同時撤走。褒姒見千軍萬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覺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幽王很高興,因而又多次點燃烽火。後來諸侯們都不相信了,也就漸漸不來了。後來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

這個故事雖然被司馬遷載入正史,但顯然是編的。是《狼來了》故事的中國版。

錢穆先生在他的《國史大綱》中說:“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史公對此番事變,大段不甚了了也。”   

錢先生的意思是說,陝西省的一把狼煙怎能讓河南、河北、山東、山西的諸侯同時看到?就算周幽王真有烽火戲諸侯之舉,就算各國同時看到了,但那時候諸侯國離烽火臺的遠近不同,近的幾十裡,遠的上千裡,各國的軍隊根本不可能同時到達,會差幾天甚至幾個月的時間,總不能讓幽王和褒姒在烽火臺邊野營幾個月吧?再說,到了之後如果發現沒有敵人,也不會馬上離開,肯定要紮營休息幾天再走。何況舉烽火召集軍隊抗敵,這是漢朝抗擊匈奴的預警方法,西周時根本沒這回事。所以錢先生稱太史公這一記載為“委巷小人之談”。  

這個故事實際體現的是周王對諸侯的控制力大減,號召不了諸侯。以致在公元前771年,周王領地被犬戎攻滅,周平王不得不將都城從鎬京遷往東都洛陽,宣告了西周滅亡,中國進入春秋戰國時代。


張宏傑

烽火戲諸侯是個流傳久遠的故事了,最為熟悉的是《史記·周本紀》版本,該版本主要講述了西周時周幽王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點燃烽火臺,戲弄各路諸侯,落得個人死國亡的下場。那麼歷史上“烽火死諸侯”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史記·周本紀》記載:“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

《呂氏春秋·慎行論·疑似》記載:“戎寇當至,幽王擊鼓,諸侯之兵皆至,褒姒大悅而笑,喜之。幽王欲褒姒之笑也,因數擊鼓,諸侯之兵數至而無寇。至於後戎冠真至,幽王擊鼓,諸侯兵不至。”

《呂氏春秋》與《史記》關於烽火戲諸侯的記載大同小異,最明顯的不同是一為擊鼓、一為烽燧。實際上,烽燧大規模用於軍事傳警,是漢代防備匈奴了。儘管《墨子》提出過“晝則舉烽,夜則舉火”的理念,但在春秋時期的《左傳》完全沒有提及,那麼西周末年就更加存在疑問了。


錢穆大師在《國史大綱》中就對“烽火戲諸侯”提出過疑義:“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兵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既然周幽王是主動討伐申,那又何須畫蛇添足的舉烽火呢?


2012年清華大學整理校友捐贈的戰國竹簡(“清華簡”)時,發現竹簡上的記述與“烽火戲諸侯”相左。“清華簡”記載,周幽王是主動進攻申的,申侯聯絡戎族打敗周王,西周因而滅亡。竹簡上並沒有“烽火戲諸侯”的故事。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劉國忠教授稱,史學界就此可以斷定烽火戲諸侯並非西周滅亡的原因,甚至可以斷定這個故事根本就是編造。


《史記》中關於烽火戲諸侯的女主角褒姒的來歷也頗為荒誕,記載是這樣的:夏朝末年,兩條神龍降落在夏帝的宮廷,說:“我們是褒國的兩個先君。”夏帝算卦,殺、趕、留均不吉利。又算卦,結果是要得到龍的口水並藏起來才吉利。於是擺香案,向龍禱告,龍留下口水而去,夏帝用匣子裝而藏之。夏滅亡後,經過千年流轉,周厲王打開了匣子,那口水變成一隻黑色壁虎,後宮一個六、七的宮女,碰上了那隻大壁虎,這個宮女成年後便懷孕,沒有丈夫卻生下孩子,她很害怕,就將那個孩子丟棄。後來周幽王打褒國,褒國人就把這個已經長大的嬰兒獻給了周幽王,這個女孩就是褒姒。


根據目前方面的種種線索來看,烽火戲諸侯或許又是史學家將亡國敗家的原因歸咎於女子的悲情故事而已。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在此表示感謝!


趣維雜談

這個歷史故事是真的,因為史書有載,而且流傳下來了說明經得起時間的檢驗。當然,歷史往往也有不實之虛,故事只要不違反常理和自然規律,而且能反映真實的歷史背景,我們就當真,我們不做懷疑論者。


  

烽火戲諸候,非常戲劇化的傳說,咱們不妨逐步審視,看情節是否超出事理。      

周幽王貪圖享樂,疏於朝政,大臣褒珦極力勸諫,讓周幽王懷恨在心。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不久,周幽王找個藉口就將褒珦撤職查辦了。   

褒珦家人為了營救褒珦,也用了美人計。褒家在民間買了一個漂亮姑娘,取名褒娰,又請了專業老師傳授褒娰唱歌跳舞的才能,調教了三年,褒娰才藝俱佳。褒娰參加周幽王的選秀節目,美冠群芳,周幽王喜獲至寶將其納入宮中。褒娰備受幽王寵愛,褒珦也得到了特赦,解除了牢獄之災。   


褒娰進宮之後變了一個人,常常愁眉緊鎖,鬱鬱寡歡,周幽王千方百計不能討愛妃歡心,還怕愛妃得了抑鬱症,於是在朝庭大會上徵集好點子,誰有辦法能博褒妃一笑,賞金千兩。   

有個擅長溜鬚拍馬的官員虢石父,此人出了個餿主意,說:“好多年不打仗了,烽火臺閒著也是閒著,也不知道還管用不管用,皇上何不測試一下,萬一諸候們麻痺大意了,這樣做也算提了個醒兒,咱請娘娘前往一觀,到時笑點應該有的。”      

與周朝相鄰的有個叫做犬戎的民族,勇猛剽悍,在周幽王上臺以前,犬戎經常與周朝發生衝突,為了抵禦犬戒來犯,周王朝在境內設置了若干烽火臺用於通迅報警。   

周幽王聽從了虢石父,率領一幫文臣登上了驪山,褒愛妃當然也在其列,大家居高臨下、興致勃勃,等著觀看難得一見的烽火晚會,發發朋友圈。   

烽火十里一臺。那時還沒有霧霾不受影響,一簇一簇火焰傳導下去,儲候們聞警色變,皆以為犬戎來犯,紛紛領兵趕往長安勤王,到了驪山方知虛驚一場,觀禮臺上的文臣們已經笑的前仰後合,哈哈哈…哈哈…,不想笑的也得裝腔做勢大笑,因為這是皇上的包袱料子。褒娰受了大家笑聲感染,也就婉兒一笑。



     

虢石父得了一千兩金子,恐怕也沒有把錢花完。周幽王廢了皇后,立褒娰為後,原來那位皇后的孃家爹生氣了,勾結犬戎進攻首都鎬京,御林軍落敗,犬戒殺了周幽王、虢石父,大肆掠奪一番而去,一併搶走褒娰這個萬人迷。  


 

諸候們本有機會救援的,可是看到烽火之後以為又是演練,於是都疲疲沓沓的,有的還帶上了家屬,就當去往京城一日遊。   

故事可疑的地方:周朝也很大,儲候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驪山齊聚,怎麼著也得用時一天兩天吧。大概周幽王只和驪山附近的儲候開了個玩笑,可是玩笑傳遍了天下。
  


瞌睡蟲和瞌睡龍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歷史的真相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只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在我看來,如果從正史的角度,尤其是司馬遷《史記》的角度來看,這件事言之鑿鑿,板上釘釘。

但是我細細讀來,卻發現很多地方蹊蹺,那個時候就沒有烽火一說,烽火臺是到了漢代之後才有的。這個趙括的“紙上談兵”如出一轍,因此這種說法都源於後世的說法。西周的滅亡,不是一個昏君周幽王就能做到的,國家的興衰,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



周幽王寵愛褒姒,危及了申後和太子的地位才是禍根,西戎攻破鎬京,負責開門的就是周幽王的岳父申侯,按道理西戎和周幽王又沒有什麼深仇大恨,還一定要追到驪山腳下殺死周幽王以及周幽王和褒姒的兒子,並掠走了褒姒。我看背後的主謀就是太子和申後,具體的執行人是申侯和西戎。


亡國的就是昏君、暴君,立國的就是明君、賢君,我看未必如此,這背後無非是成王敗寇的想法在作怪罷了。

一個人的歷史,一家之言。


一個人的歷史

第一,諸侯出兵不可能這麼快

  1. 派兵支援,糧草先行,這一過程還需要準備馬匹,調整戰士,時間來不及
  2. 同理,一輛戰車有一個御者、一個弓手和一個持戈武士,這些人平時可是遠離戰亂習慣了,需要重整旗鼓。
  3. 每輛車後面要跟五十名步兵,攏共五千人。這些都是自耕農,平時在家種地,你要把他們召集起來需要時間。
  4. 軍隊出發糧草先行。這些東西平時都在倉庫裡(假設我們取最有利的情況,即糧草充足),需要時間運出來裝車。
  5. 你不能讓人馬餓著肚子出發,必須先餵馬,做飯給士兵吃,還要開個誓師大會。
  6. 諸侯不光是帶兵的,他還是封地的一把手,他要走之前必須先召集所有家臣開個會安排好封地裡的事情,不然他不敢走。

這些是腦海裡想到的,想不到的應該還更多。這些事情沒有三天不可能幹的完。所以,三天之內諸侯都出發不了。

第二,行軍路上需要時間

古代基本都是靠步行,沒有車沒有公路,軍隊一天能走二三十里就不錯了。如果碰到下大雨把路泡爛了,更是難上加難。諸侯從各自的封地走到驪山,沒有個三五天想都別想,再說那時候通訊不方便,各個諸侯到達的時間肯定也不統一,不會出現諸侯一起到的壯麗景觀。


達人阿凱

這應該是真的。

一些史書多多少少記錄了這個故事:周幽王為取悅褒姒,擊鼓舉烽以召諸侯,等諸侯到了發現並沒有戎寇,褒姒大悅。

《史記》和《列女傳》對此有比較詳細的記載:褒姒生伯服後,幽王廢申候之女,立褒姒為後,廢太子又立伯服為太子。幽王不理會國事,只知遊馬打獵,只為討好褒姒。為討褒姒一笑,烽燧打鼓,戲弄諸侯。誅殺忠諫之士,只對褒姒言聽計從。申候懷恨在心,聯合西夷犬戎進攻幽王,幽王舉烽徵兵,無一諸侯到。於是殺幽王於驪山下,虜褒姒,立舊太子為平王。於是流傳下那句有名的詩: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周幽誰誅?焉得夫褒姒?——屈原《天問》
明明天子鹹戒之,赫赫宗周褒姒滅。——王翰《飛燕篇》
恃寵嬌多得自由,驪山舉火戲諸侯。只知一笑傾人國,不覺胡塵滿玉樓。——胡曾《詠史詩》
周幽王用褒姒廢太子,立褒姒子為適,數欺諸侯,諸侯叛之。西戎犬戎與申候伐周,殺幽王驪山下。——《史記》
王欲褒姒之笑,數數擊鼓。諸侯至,無寇。及真寇至擊鼓,而諸侯不來,遂為戎所滅。——《呂氏春秋》

……

古人多把褒姒當成禍國殃民擾亂朝綱的角色,對她也有一定程度的黑化,就比如《論衡》中就記載這麼一個故事,說是褒姒是蜥蜴與人交配所生,註定是個禍害,周國因此滅亡。褒姒也如同妲己一樣成了禍國殃民的代表,就如同蘇拯寫西施時便說是在周名褒姒,在紂名妲己。變化本多塗,生殺亦如此。


神話故事說

烽火戲諸侯的故事發生在周朝,周朝有個周幽王,是個非常殘暴的傢伙,他有個叫褒姒的愛妃,是個“目秀眉清,唇紅齒白,發挽烏雲”的冰美人,很少開顏一笑,這就令周幽王很傷腦筋,於是他就懸賞千金,看誰能叫褒姒笑一笑。有個人就相出個法子,把烽火臺點著,讓諸侯們白跑一趟,果然,諸侯們汗流浹背的跑來,一看沒有敵軍來犯,一打聽原來是周幽王為了討美人開心而做的荒唐事,敢怒不敢言,只好收兵,褒姒看到諸侯們的狼狽樣,才露出難得一見的笑容。後來,真的有敵軍來犯,周幽王雖然點起的烽火,卻沒有諸侯們援助,因為他們以為又是鬧眼子,結果周幽王就被滅了。荒唐周幽王,為博美人笑,烽火戲諸侯,結果被砍頭。


用戶9421760567241

“烽火戲諸侯”確實不可靠。《史記·周本紀》記載:

褒姒不好笑,幽王欲其笑萬方,故不笑。幽王為烽燧大鼓,有寇至則舉烽火。諸侯悉至,至而無寇,褒姒乃大笑。幽王說之,為數舉烽火。其後不信,諸侯益亦不至。……申侯怒,與繒、西夷犬戎攻幽王。幽王舉烽火徵兵,兵莫至。遂殺幽王驪山下,虜褒姒,盡取周賂而去。

我們注意到,“烽火戲諸侯”本身是西周末年的史實,但《周本紀》卻是西漢中期的文獻,相距已經六百多年了。那麼太史公的資料是從何而來呢?其實更早《呂氏春秋》有段類似的資料,但《呂氏春秋》說的沒有“烽燧”只有“大鼓”,可以視為“烽火戲諸侯”的原版。但實際上,《呂氏春秋》也並不可靠。

錢穆先生早在《國史大綱》就提出了質疑。“此委巷小人之談。諸侯並不能見烽同至,至而聞無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舉烽傳警,乃漢人備匈奴事耳。驪山一役,由幽王舉兵討申,更無需舉烽。”錢穆先生提出的四點都非常中肯,我們可以對此進行解釋說明。

第一,西周國君由內服與外服組成,如果外族來侵犯,那麼分佈在鎬京一帶的內服國君自然會組織抵抗,何須臨時召集千里之外的諸侯呢?第二,進軍退軍都是嚴肅的軍事行動,即使諸侯們真的被忽悠,也很難想象其中笑點所在。第三,儘管《墨子》中提到了烽燧的使用,但是大規模使用還是在西漢,春秋時期都沒記載烽火,更不要說更早的西周。

最後,周幽王之死起因是幽王伐申,記載於今本《竹書紀年》,而清華簡《系年》佐證了這一觀點:“幽王起師,回平王於西申,申人弗畀,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盤乃滅,周乃亡。”清華簡《系年》成書於戰國,明顯要比《史記·周本紀》更可信,也是更接近歷史真相的說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