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助殘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全國助殘日

2018.5.20

1990年12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根據該法第48條規定:“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從1991年5月15日開始實施,“全國助殘日”活動即從當年開始進行。全國每年都進行“助殘日”活動,每年助殘日活動的主題,都是依據當年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重點工作確立的。 實踐證明,用法律的形式確定的“全國助殘日”活動,是培育全社會扶殘助殘風尚、提高全民助殘意識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一個重要形式。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1. 活動形式

“文化助殘”活動的內涵豐富,可操作性強,開展的形式也很多。其中主要有:“扶殘助學”、“科技助殘”、“愛心贈刊”、“愛心贈書”、“愛心送戲”等。

“扶殘助學”:推動、協助政府和社會人士扶助殘疾人入學;倡導大、中、小學生和社會中的知識分子義務為殘疾人和殘疾人子女提供教育服務,幫助其提高文化水平。

“科技助殘”:倡導科技工作者尤其是農村科技工作者義務為殘疾人傳授科學技術知識,開展科技扶貧,幫助其提高生活和工作能力,實現科技致富。

“愛心贈刊”、“愛心贈書”:倡導雜誌社、出版社及全社會向殘疾人和殘疾人文化設施贈送書刊及音像製品;倡導大學生義務為盲人錄製有聲讀物。

“愛心送戲”:倡導文藝團體深入殘疾人相對集中的特教學校、福利工廠和基層社區,義務為殘疾人演出文藝節目,以豐富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倡導公共文化活動場所如圖書館、文化館有無障礙設施,提供無障礙服務;各類公共文化活動吸納殘疾人參加。

“紅領巾助殘”活動是由國家教委、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全國少工委、中國殘聯共同組織,在全國少年兒童中開展幫助殘疾人,幫助殘疾小夥伴,幫助困難殘疾人子女等活動的助殘行動。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2. 活動意義

每年一次的“全國助殘日”活動,動員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領導及數以億計的 群眾參加,形成了強勁的聲勢和規模,為眾多殘疾人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幫助和扶持,有力地推動了殘疾人事業的發展,其意義廣泛而深遠。

通過與有關部門共同簽下“助殘日”活動文件,不僅加強了文件的權威性,而且廣泛調動了有關方面的積極性,保障了“助殘日”活動在各地的順利開展。通過協調有關部委、單位參與“助殘日”活動,使各職能部門更加全面地瞭解殘疾人的需求,貼近殘疾人,加大了政府各個領域支持殘疾人事業的力度。

通過充分動員公共傳媒積極反映殘疾人生活,報道殘疾人事業,團結和激勵了一大批理解殘疾人、熱愛殘疾人事業的新聞界朋友,利用各種傳媒在社會上大力宣傳人道主義,在全國形成了宣傳報道殘疾人事業的熱點,營造了有利於殘疾人事業可持續發展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3. 助殘方法

在基層開展“全國助殘日”活動,重在實效。各省、市、自治區殘聯根據每年“全國助殘日”活動主題,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在殘疾人中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切實可行的各種助殘活動。其主要方法:

一是依靠當地黨委和政府,組織黨政領導人在“助殘日”期間參加走訪慰問殘疾人家庭的“送溫暖”活動,發揮他們的榜樣力量,帶頭扶殘助殘;

二是充分動員廣大黨員、幹部、社會各界與更多的殘疾人“幫扶結對”,走進殘疾人家庭,為他們排憂解難,並提供家政、醫療康復、職業培訓、家教輔導等切實有效的服務;

三是建立、健全基層志願者助殘聯絡站和殘疾人服務社(站),形成服務網絡,發揮職能作用;

四是基層中與殘疾人密切相關的部門和窗口服務行業,設立助殘服務崗,逐步形成助殘服務網絡,提供各種無障礙服務,把“殘疾人優先”落到實處;

五是把志願者助殘活動納入社區服務總體工作,倡導鄰里互助,實行分片包乾,社區單位與殘疾人籤“助殘協議書”,“一幫一、結對子”,落實責任,幫扶到戶;

六是農村以幫助殘疾人脫貧致富為重點,解決生活困難,傳授生產科技知識,幫農、幫牧、幫副;

七是在殘疾人中倡導互助並採用多種形式鼓勵殘疾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長為社會提供志願者服務,在助殘日期間組織殘疾人上街為群眾義務服務,回報社會。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5月20日是第28次全國助殘日。中國殘聯10日在京召開發佈會,宣佈此次助殘日主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並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助力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圖為發佈會現場

中國殘聯宣文部主任郭利群介紹說,2017年,全國貧困殘疾人得到有效扶持,有92.5萬殘疾人退出建檔立卡;殘疾人接受實用技術培訓70.6萬人次;安置10.5萬殘疾人就業,扶持帶動21.8萬戶殘疾人家庭。

在國家相關政策和各級黨委政府的推動下,過去五年來,全國已有500萬貧困殘疾人擺脫貧困;300多萬有勞動能力和意願的貧困殘疾人,通過開展實用技術培訓掌握了一門以上的勞動技能;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在全國範圍內實現全覆蓋,使2100萬人次殘疾人受益。

與此同時,殘疾人就業渠道進一步拓寬,形成殘疾人按比例就業、集中就業、自主就業創業、輔助性就業等多種就業形態。截至2017年底,全國城鄉有942.1萬名殘疾人實現就業。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圖為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副主任、

扶貧辦主任解宏德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圖為中國殘聯教育就業部副巡視員任佔斌

中國殘聯扶貧辦主任解宏德表示,目前,在全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殘疾人仍有281萬,約佔10%。下一步,中國殘聯將進一步聚焦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充分利用動態更新和建檔立卡數據庫,為貧困殘疾人提供更加精準的幫扶;進一步加大貧困殘疾人的兜底保障和醫療救助力度,全面落實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實施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以多種形式幫助貧困家庭殘疾兒童完成學前教育和義務教育;為重度貧困殘疾人提供集中照料或日間照料、鄰里照護服務;推進貧困重度殘疾人家庭無障礙改造。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圖為發佈會現場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中華文化學院中國花鳥畫研修院院長、教授、研究生導師徐湛教授題寫的第二十八次全國助殘日主題。

第二十八次全國助殘日宣傳口號

1、關注殘疾人民生,關心殘疾人生活

2、發展殘疾人事業,加強殘疾康復服務

3、精準扶貧殘疾人,共圓美麗中國夢

4、加強殘疾人服務,保障殘疾人權益

5、自尊、自信、自強、自立

6、共享文明成果,殘健同步小康

7、加強殘疾預防,健康助力小康

8、殘健共融,互助友愛

9、扶殘助殘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10、努力實現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

11、關愛殘疾孩子,發展特殊教育

12、加強無障礙環境建設,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13、豐富殘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殘疾人實現文化小康

全國助殘日

“全國助殘日”是中國殘疾人節日。1990年12月28日審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規定:“每年五月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從1991年5月15日開始實施,“全國助殘日”活動即從1991年開始進行。

2018全国助残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

志丹網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