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房里的筋膜放松有什么用?

强硬健身

极其有用,建议与拉伸结合,放在每一次训练课结束前。


一、什么是筋膜和筋膜训练?

筋膜是包裹、隔离或连接肌肉纤维的一层或一束纤维状连接组织,分为浅层筋膜(superficial fascia)、中层筋膜、深层筋膜(deep fascia)三种。

筋膜训练的目标就是通过合理的训练方法改变纤维的形态和整体排列,来增加筋膜网络的弹性。

图中红色活塞形状表示肌肉纤维的放松和收缩状态,绿色弹簧形状表示筋膜放松和负载状态。

A是放松状态,肌肉纤维放松,肌肉长度正常;筋膜放松。B是肌肉发力状态,肌纤维收缩,肌肉长度在正常伸缩范围内;连接肌肉的筋膜以及肌肉横断面上的筋膜处于负载状态。C是拉伸状态,肌纤维收缩,肌肉被拉长;肌肉中间与拉伸方向平行的筋膜以及肌肉周边的筋膜处于负载状态。D是主动负载拉伸状态,肌肉纤维收缩,肌肉处于正常伸缩范围的最大值;大部分筋膜处于负载状态。(感兴趣的可以搜一下 PNF 主动拉伸)。

其中D状态对筋膜的刺激最深,而D状态可以通过主动发力对抗小负荷或中等负荷来达到。

二、如何进行筋膜训练?

为了让普通人也可以自己放松筋膜,泡沫轴、花生球等这种都是被发明用于放松筋膜的小工具,以自身体重加压,来回滚动之后放松筋膜,使得包裹在里面的肌肉也可以平整,平整之后的肌肉再要进行伸展或者收缩的话,就会流畅得多。所以说,在运动前后使用泡沫轴进行筋膜放松,都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筋膜的放松并不等于肌肉伸展,这个是目前比较常遇到的问题,而且容易被忽略。举个例子,当你把杯子塞进被套里,外面的被套(肌筋膜)平整之后,里面的杯子(肌肉)就一定是好好的铺张开吗?还要再甩一甩、拉一拉,里面的被子才会平整,如此才能算是完成了一整个步骤。同理,我们使用泡沫轴放松完筋膜之后,只是抚平了表层的肌筋膜,并不代表着肌肉有被拉伸开。所以,当我们使用泡沫轴放松完肌肉之后,别忘了肌肉还是需要拉伸放松的。

那么,应该先进行筋膜放松还是先拉伸好呢?答案是先筋膜放松,再进行拉伸。筋膜放松的原理是借由刺激神经感觉的接收器,来达到肌肉的放松目的,再接着进行静态拉伸,除了让肌肉进行放松、减少紧绷的状况外,也让不断受到刺激的神经获得舒缓。因此,先进行筋膜放松,再拉伸肌肉更为合适。

三、筋膜训练的好处?

1、自我肌筋膜放松让肌肉恢复原有弹性,不再是“易碎的泥瓷罐”。

2、正确的使用泡沫轴,你会得到比拉伸更多的好处。

3、坚持使用泡沫轴,消除肌肉组织粘连,逐渐改善你的错误体态。

4、学习关键技术,调整对身体施加的压力,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到泡沫轴这个器械。

四、几个常见的泡沫轴筋膜训练

腘绳肌:将脚趾朝前,双手放置地面保持平衡,从臀部向膝盖方向滚动,为了增加负荷,可以将一条腿叠加到另一条腿上,并有意施加压力(叠加在上方的腿向下施力) 。

阔筋膜张肌和髂胫束: 这个有点难度,所以我们提供了从两个不同角度的照片。 这可能是疼痛感最强的部位。起始位置侧躺,泡沫轴略低于骨盆,从这里逐渐向膝盖滚动,你可以将另一条腿叠加增加负荷。


股四头肌:类似髋屈肌放松,将双腿放置在泡沫轴上,也可以单腿,增加强度,像膝盖方向缓慢滚动。

臀大肌:类似腘绳肌,只是坐在泡沫轴上,调整手臂高低,让泡沫轴能更深层的放松。

小腿:类似腘绳肌,臀部不要接触地面,尝试在滚动时勾脚尖和伸脚尖,将一条腿叠加在一条腿上,向下施加压力。

胫骨前肌:类似股四头肌,但此时是在你的小腿前侧。

健身界

健身房里的筋膜放松主要作用,是以痛止痛的方法,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减少肌肉乳酸堆积,加快局部新陈代谢,减少之后的肌肉酸痛。同时也能放松肌肉从而达到肌肉生长。

健身后一定要做筋膜放松和拉升。长期不做,禁摩放松和拉升,会使肌肉失去弹性,柔韧性也会有所下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