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真的需要對激素“談虎色變”嗎?

我们真的需要对激素“谈虎色变”吗?

我们真的需要对激素“谈虎色变”吗?

我們這裡所說的激素是指“糖皮質激素”,由體內腎上腺皮質中層束狀帶分泌的,是一種代謝調節激素。而提到這種激素,大多數患者想到的不是他有多大的治病功效,而是一種被神秘和恐懼佔據心靈的感覺甚至可以說是“談虎色變”,唯恐避之不及。

有些患者原先使用激素病情控制平穩,想盡早的擺脫激素而冒然減量或者停用,造成病情的復發加重;

患者拒絕激素,是因為激素給人第一映像是不良反應,典型如庫欣綜合徵,出現“滿月臉”、“虎背熊腰”,唯恐自己窈窕淑女的身材變成“水桶腰”。

其實我們真的沒有必要對激素“談虎色變”,因為糖皮質激素本身是我們體內自身分泌的調節代謝的一種激素,主要受下丘腦-垂體前葉-腎上腺皮質軸(HPA)調節,下丘腦分泌一種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素(CRH),該激素進入垂體前葉,可促進促腎上腺皮質激素(ACTH)的分泌,ACTH又進一步促進糖皮質激素的分泌。

內源性糖皮質激素的分泌有晝夜節律性,午夜時分含量最低,清晨時含量最高。糖皮質激素在我們體內分泌是起啥作用的?

簡單地講這是一種應激狀態下的保護激素,而應激狀態就是我們身體突然處於某種不利環境狀態下,身體機能的反應,糖皮質激素利於保護我們身體的組織細胞免受過多應激狀態下的損害。而我們身體出現“風溼病”或多或少與我們外在受到的持續不利因素有關,比如因為長時間暴露於風寒、接觸冷水等出現關節痛,畏風怕冷等症狀;抑或長時間生氣,情志不調而罹患某種“風溼病”等;而外受風寒溼之邪,過度慍怒生氣本身就是一種應激反應。

應激反應是指機體遭遇內、外環境和社會、心理等傷害刺激達到一定強度時,HPA軸被激活,促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出現非特異性的適應反應。糖皮質激素能夠在應激反應中穩定組織細胞,減少損害,對其他體內的各種激素具有允許作用,有些激素需要糖皮質激素的存在才能發揮作用。

我們患風溼病之前的某種誘因,比如外感風寒溼邪,情志過激失調就是一種應激反應,超過了我們身體承受範圍,也就是糖皮質激素應激保護的限度,於是我們的身體就開始患病,出現炎症。而炎症本身也是一種機體防禦狀態。

HPA軸與免疫系統疾病存在很大的關係,研究顯示,很多風溼免疫類疾病患者體內的糖皮質激素分泌是不足的,或者HPA軸調節是紊亂的,因此我們需要外源性的激素來補充,來緩解我們的病情。

我們臨床使用的糖皮質激素起源於內源性的激素,氫化可的松和可的松。現在臨床使用的各種類型的激素,比如潑尼松,甲潑尼龍,得寶松等均由與氫化可的松和可的松共同的基本結構衍化而來。

糖皮質激素具有非常廣泛地藥理作用和複雜的作用機制。最主要的是具有抗炎作用,不僅能夠減輕炎症初期典型的“紅、腫、熱、痛”等症狀,還能夠減輕炎症後期修復的粘連、疤痕等。

糖皮質激素具有免疫抑制和抗過敏的作用,對過敏反應導致的機體出現的多種組織病理變化,比如水腫,皮疹,過敏性充血,滲出,平滑肌痙攣以及細胞損害等起到抑制作用,糖皮質激素還具有抗毒素抗休克等作用。

糖皮質激素自1948年應用於風溼類疾病以來,其無與倫比的抗炎鎮痛作用得到舉世公認,其能戲劇性地改善風溼免疫的一些疾病及其症狀,使醫生和患者感到欣喜若狂。

當然經過這麼多年以來地臨床應用,糖皮質激素也暴露了令人望而生畏的不良反應,比如血壓升高、糖尿病、消化性潰瘍,骨質疏鬆、向心性肥胖等。

通過合理地應用以及及時地監測身體的狀況,我們的醫生能夠及時的預防或減輕這些不良反應。患者朋友們切記不可妄自減量或者加服激素,因為這樣不利於醫生準確地掌握病情,應對突然轉變的病情;妄自拒絕激素也不利於病情得到及時的控制,束縛了醫生的能力。我們相信只要應用好激素,就能夠最大限度地拯救疾病,造福人類健康。

參考文獻:

1.慄佔國.漫話風溼[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8:99-107

2.王庭槐.生理學[M].北京:人衛出版社,2015-3版:597-599.

3.孫麗麗,王志文. 類風溼關節炎與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關係的研究概況[J].中國醫藥導報.2007;4(15):11-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