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合纵连横

  • 大家好,上一章节我讲到秦国的发家史,由一个弱国转向为强国的艰难历程。在这一章节中我会续讲秦惠文王的故事,这其中会提到几个关键性人物或许大家都有所耳闻:商鞅、张仪、宣太后

  • 历史不同于综艺娱乐,没有五彩缤纷的渲染,没有聚光灯下的掌声和音乐。它是一种不可逆转的时光机,后人应当以历史作为借鉴,学习先辈们的成功经验,避免过往中的悲剧。所以本人不会用过多的花言巧语来粉饰它、装扮它,应当以一颗严谨的心来对待历史,才能缅怀先烈,无惧未来。

大秦帝国之——合纵连横

  • 秦惠文王同他父亲一样,是一位英明、勇于进取的君主,在他统治期间,扩疆拓土,壮大实力,北扫义渠,西灭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铲除异己,立相分权。他也是秦国第一位称“王”的君主,之前的君主只能称“公”

一、先来说一说商鞅之死:

1、秦惠文王继位之初,站在国家权力巅峰的只有两个人:就是其本人和商鞅。但他也深知变法革新的举措是不可动摇的

2、保守派与旧势力一直在秦孝公的安抚下一直找不到一个出气点,为了拉拢贵族势力巩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商鞅必死成为了大家共同的需要。

3、商鞅虽是功臣,但若他不死,自己的权力无法集中,且要是放走了此人,被其他国家重用后,其后果难以估量。就像公叔痤说的:此人若不用,则必杀之!

综上所述,得出一个结论:人可以死,新法不能死。

大秦帝国之——合纵连横

秦惠文王初期各国势力图

二、再来说一说这个张仪吧:

1、张仪师承鬼谷子,他的师弟叫苏秦。鬼谷子的另外几个徒弟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孙膑、庞涓,只不过这两位精通的是兵法),公孙衍和张仪在当时都是大名鼎鼎的辩论家(或者说是忽悠家)也是合纵连横的发起者、实施者。在当时可谓是站在风口浪尖上的人物

2、有一个误区给大家讲一下,很多人认为苏秦和张仪是一生之中的对手,其实不然。《战国纵横家书》,记载苏秦死于公元前284年,张仪却死于公元前310年,苏比张迟死26年。所以张仪时代的主要对手应该是公孙衍。

3、战国中期,七雄并立。此时期以齐、秦两国最为强大,东西对峙,互相争取盟国,以图击败对方。其他五国也不甘示弱,与齐、秦两国时而对抗,时而联合。各国之间冲突不断,外交活动也更为频繁,也引发了合纵和连横的雏形。

4、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利益,公孙衍和苏秦审时度势游说战国七雄中的齐、楚、燕、赵、韩、魏六国合纵对抗强大起来的秦国,而张仪却没有跟随其师弟的步伐,他辗转来到秦国使用连横之策和其他六国之间的矛盾来化解六国合力伐秦的计谋,当时的秦惠文王对张仪也是听之、任之、信之,上演了一场他父亲与商鞅君臣齐心协力的续集,成功化解了秦国的危机。取得了政治外交上的胜利。为后来秦王赢政扫灭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大秦帝国之——合纵连横

红色为合纵,黑色为连横,惠文王后期图

三、最后说一下宣太后:

芈月传大家都看过吧,就是秦昭襄王的母亲,在这里说明一点的是:宣太后是楚国人,进入秦宫后被惠文王纳入妾室,但电视剧里的身份是楚威王的女儿,这一点历史典籍中是无法考证的!包括惠文王的正妻是不是同等身份也无法考证,通常电视剧里的情节大家不要盲目的认为是正史,切记。宣太后虽为一介女流,但在秦国的发展进程中举足轻重,都是太后,却非慈禧此等祸国殃民的可比拟。

大秦帝国之——合纵连横

孙俪饰演的芈八子

在下一章节中我会详细介绍大秦宣太后,这位华夏民族历史上第一个称“太后”的传奇女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