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合纵连横”之术到底是个什么鬼?

我们经常在书上或者影视剧里看见“合纵连横”这个词语,但是它是什么意思?

“合纵连横”就是战国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

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合纵连横”之术到底是个什么鬼?

代表人物

合纵代表人物公孙衍:

魏国阴晋人,做过秦国、魏国、韩国相国,主张诸国合纵抗秦。

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合纵连横”之术到底是个什么鬼?

网络配图

连横代表人物张仪:

魏国安邑人,游说各诸侯国,以“横”破“纵”,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

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合纵连横”之术到底是个什么鬼?

网络配图

历史背景

战国中期,西周王室对各大诸侯丧失控制力,诸侯们都纷纷称王。齐、楚、燕、韩、赵、魏、秦并立,史称战国七雄。

到了战国后期秦国通过商鞅变法一跃成为诸侯国里最强大的国家,其他六国均不能单独与之抗衡。

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合纵连横”之术到底是个什么鬼?

历史案例

魏国与齐国交恶进行了一场战争,以魏国溃败而告终,史称“马陵之战”。魏国打输了,秦国又强势崛起,魏国就怕被秦齐二国夹击腹背受敌。魏国采纳了慧子和齐国交好的策略,关系得到了缓和,秦国却对魏国发动了战争。

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合纵连横”之术到底是个什么鬼?

魏国很多地盘都被秦国占领了,在这生死存亡之际,魏国公孙衍提出的"五国相王"的倡议(合纵),企图联合三晋与燕、中山国,来抵御强国的进攻,与此同时楚国看见魏国国力虚弱又趁机来进攻,魏国还是无法抵抗楚国。

魏王觉得公孙衍的办法不行,罢免他的相位。魏王想联合秦国对抗齐国和楚国,新相国张仪则主张魏国投靠秦国(连横),魏王坚决不同意。闻讯的秦国再次攻打打败魏国。

后来公孙衍再次担任魏国宰相,面对秦国强大的东扩压力,联合六国一同伐秦。推举楚怀王为纵长(再次合纵)可惜的是六国军力在函谷关被秦军所打败,折损八万余人。

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合纵连横”之术到底是个什么鬼?

秦军

联合六国"合纵"攻打秦国,虽以失败告终,它的声势却是十分浩大的。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表明合纵、连横运动,对当时政局格局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