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雪峰:苏南农村年轻人的中产阶级生活是如何来的?

苏州农村工业化了,苏州农民就有众多工商业机会,包括承包工厂的食堂、开饭店、跑运输、承包工程、开百货店等等,当地人有着远多于外地人的从服务业和工程承包中获利的机会,从而可能有一笔积蓄。

2016年暑假到苏州望亭镇调研,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就是苏州农村年轻人的消费水平比较高,基本上都是有房有车,出手大方,消费水平向中产阶级看齐,但农村青年人的就业却未必很好,因为他们不得不与外地来的农民工在同样一个全国性劳动力市场下面竞争。相对较低的劳动收入与相对较高的中产消费是如何平衡的?

相对于外地农民工,苏州本地年轻人更可能从事较高收入的就业,比如技术岗和管理岗,因为毕竟是本地人,人脉关系比外地人要多。这样一些技术岗或管理岗,工资相对较高,工作相对自由,相对体面,相对工作时间较少。其次是本地人更可能自己创业。地方经济的发达也就提供出了各种各样的获利机会并且本地人不仅人脉关系比较多,而且父母可能支持创业所需原始投入。访问的一个当地出身的30岁镇干部讲,他初中同学有1/3创业,只是现在创业相当不容易,大部分亏损,只有1/3的还能维持。只有少数年轻人可以获得比较稳定且相对体面的工作机会比如成为镇招聘干部,一年工资收入可以有10万元多一点。望亭镇招聘一个合同制干部会有几百人报名,这样看来,当镇里的干部哪怕只是招聘干部也对本地年轻人有足够吸引力。

显然,仅仅靠年轻人自身的收入是无法支撑起他们中产阶级化了的消费的。结论因此就只有一个,苏州农村年轻人啃老情况很严重。

年轻人啃老的一个显著表现是婚礼中年轻人对长辈的代际剥削。望亭镇,年轻人结婚,男方父母要为儿媳妇提供12.8~16.8万元彩礼,彩礼不是给女方父母而是留给新婚年轻夫妻的。结婚时,男方亲友长辈和女方亲友长辈都要出叫礼,按当地一般水平,父母为6万元,爷爷奶奶2万元,舅舅舅妈2万元,直系亲属1万元,一般亲戚2000元。新婚年轻人从双方亲友长辈中可以获得的叫礼一般可以达到几十万元。其他结婚所需小车、房子以及三金、服装、酒席费用当然也是由父母支付。新婚年轻人结婚下来就可以有40多万元的现金。按当地人的说法,结个婚,小两口晚上就剩数钱玩了。

贺雪峰:苏南农村年轻人的中产阶级生活是如何来的?

问题是,年轻人的父母又是从哪里获得的收入?一般来讲,东部发达地区,因为已由农业社会转为工业社会,且大量外来农民工蜂拥而来,就在当地农村产生了各种获利机会,当地人就可以各尽所能拚命赚钱。即使到了现在,苏州农村60多岁的老年人也可能同时干三份工作,比如早晨4点起来打扫卫生,8点钟上班,晚上当工厂门卫,据说60多岁打三份工的情况绝非个别现象而是当地相当普遍的情况。甚至70岁的老太太也可以通过在家里做手工每年赚好几万元。一个家庭可能有三代人赚钱,包括年老的爷爷奶奶,中年的父母和年轻子女,这样的家庭就可能有很高的年收入。相对来讲,中西部农村,无论农民多么勤劳,只要他们留守农村,农村获利机会就十分有限,农民家庭收入就十分有限。

无论是通过全家劳动积累还是从服务业及承包工程中获利,村庄大部分家庭都有一定积累,就都可以给年轻子女一个比较好的过中产化生活的可能。大多数家庭可以通过代际剥削让年轻人过更好生活,就使那些家庭条件较差的年轻人边缘化了,他们也就不常出现在村庄公共生活的视野中,更不可能主导村庄消费方式。

苏州乃至整个江苏省计划生育工作做得特别彻底,几乎所有农户都只生了一个子女。这样一来,一对新婚年轻人就可以继承两个家庭的财产,就可以获得两边家庭经济上的支持,这进一步为苏南年轻人的中产化生活提供了保障。

苏州搞城乡一体化,农民在自己宅基地建自住房子,按当地政策,地方政府希望拆掉农民房子,然后安排他们到镇新建小区居住,小区可以为每个农户提供一大一小两套住房,大套120m2,小套80m2,加起来就是200m2,按当地房价,两套房子就价值在百万元以上。在苏州,不仅有自己的住房(不用买),而且住房价值动辄有一、二百万元,这个价值也使苏州农村年轻人有了中产阶级的财富想象,并因此更觉得钱不是钱,觉得要敢于消费,由此有了年轻人中产阶级化的消费,却只有有限的劳动收入。

2016年8月15日晚上

贺雪峰:苏南农村年轻人的中产阶级生活是如何来的?
贺雪峰:苏南农村年轻人的中产阶级生活是如何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