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郭嘉不死,能改變曹操赤壁之戰的敗局嗎?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年曹操帳下著名謀士。郭嘉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赫赫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倘若郭嘉不死,能改變曹操赤壁之戰的敗局嗎?

赤壁大敗後,曹操歷經艱險,終於殺回江陵。看著手下的殘兵敗將,明白大勢已去,想要打敗孫劉聯軍已經不可能。事已至此,曹操只得借酒澆愁,發一聲哀嘆:“郭奉孝若在,必能料敵機先,不使孤至此。”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倘若郭嘉不死,能改變曹操赤壁之戰的敗局嗎?

郭嘉真有那麼神?如果他不死,真的扭轉乾坤,改變戰局?依無痕之見,即使郭嘉不死,曹操赤壁之敗局依然。

首先,赤壁之戰前,曹操敗張秀,滅袁紹,破呂布,收烏桓,收拾公孫瓚,無一不勝。長期勝利衝昏了曹操的頭腦,產生了輕敵麻痺思想,特別是荊州不戰而屈人之兵,更讓曹操樂觀地看到了一統江山的希望。事實上,在赤壁之戰前夕,曹操身旁的謀士們也曾提醒過曹操須防敵人火攻的建議,以曹操之智,難道他聽不明白?又如賈詡認為孫權在江東的統治相當穩固,形勢與荊州不同,平定江東要從長計議,不能指望一戰成功,但此時曹操極度自我膨脹,完全聽不進不同意見。此刻即使郭嘉在側,其建議也不外乎如此,即便你是郭嘉,在沒有更高明更有說服力的觀點的支撐下,曹操就聽從並採納了你的建議?我想其結果可能與不聽從其他謀士的提醒與建議不會有何兩樣;

倘若郭嘉不死,能改變曹操赤壁之戰的敗局嗎?

其次,曹操軍隊除了剛收服的荊州軍,其他皆為北方軍,一來水土不服,將士多生疾病;二來不善水戰,許多人坐船暈船。這也就導致了曹操輕易地就中了龐統的連環計,為孫劉聯軍的火攻提供了契機。郭嘉智謀再厲害,能改變曹軍將士水土不服的現狀嗎?不把船連起來士兵們普遍暈船連站都站不穩,郭嘉能讓北方的駿馬健卒上船跟東吳的水軍抗衡嗎?詐降計連環計就是為了趁東南風起火燒赤壁。可當時是西北風呼嘯的冬季,屯兵長江北岸的曹操即使清楚水上連舟是兵家大忌也不擔心會有火攻。諸葛亮可是身居荊州多年,對本地的氣象環境是熟悉的,所以諸葛亮能“借”三天三夜的東南風火燒赤壁。同樣是來自北方、人生地不熟的郭嘉能跟諸葛亮比嗎?

倘若郭嘉不死,能改變曹操赤壁之戰的敗局嗎?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 ,曹操痛哭郭嘉的那篇說辭,按照無痕的理解,曹操此舉除了真心的哀思以外,至少還有兩個目的:一是推卸責任。 他不肯承認戰敗的原因是自己不聽忠言,而認為是其他謀士比不上郭嘉,把責任推給下屬;

倘若郭嘉不死,能改變曹操赤壁之戰的敗局嗎?

二是激勵其他謀士。 曹操高調追悼郭嘉, 是一種略帶誇張的政治作秀 ,目的是要把郭嘉塑造成英雄模範,以激勵其他謀士向郭嘉學習,不斷爭先創優、取得更大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