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碧輝煌戴村壩(民間故事)

永樂年間,北方大旱,漕河濟寧段幾乎斷流,隔斷了由南方通往北京的糧船水運,連京城的達官貴人們也要鬧糧荒。皇上著急,令工部尚書宋禮疏通河道,恢復通航,否則斬首示眾!

這下把在場的官員都嚇了一跳,淤塞可以疏通,缺水怎麼疏通?這不是想要宋尚書的命嗎?眾官員驚恐地看著宋禮,都以為他會嚇個半死,忙撲通跪倒請求皇上饒命,卻不料他眼珠一轉,往前跨一大步,邊施禮邊高聲應道:“臣遵旨。”

眾官員不解:這傢伙不想要命了?

宋尚書心裡卻有自己的小九九,反正說不去也是死,倒不如先應下,再想辦法周旋。

下了朝,宋尚書急匆匆直奔濟寧。因為他聽說濟寧府汶上縣白家店有一奇人名叫白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宋尚書心想,只要找到他,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就算是解決不了,到時候讓白英當個替死鬼,皇上念在自己多年為官,自然會饒恕自己。當然,他的內心深處,還被另一種念頭刺激著、誘惑著,那才是他欣然接旨的主因。

來到濟寧的第二天,宋尚書一身老農打扮,徒步走進白家店。

進了村口不遠,碰上了一個老漢,宋尚書拱手問道:“請問老兄,貴莊上是不是有個叫白英的?”

老漢回答:“我就叫白英。你是誰?找我什麼事?”

宋尚書告訴白英,他是來自京城的朝廷命官,聽說白英是個無所不知的奇才,特來求教漕河通航之策。

白英心道:老百姓沒飯吃你們不管,卻要花錢疏通漕河,不由生氣地說:“我可沒有辦法,你還是另找他人吧。”

宋尚書看出了白英的心事,說:“疏通河道就得用民工,用民工就得管飯,這對老百姓來說,至少能有一部分人吃上飽飯,不是天大的好事?”

白英一聽也是,就立刻改變了態度,說:“漕河是缺水不是淤塞,只有從其他河裡借了水注入漕河,提高了漕河水位,才能恢復通航。”

宋尚書一聽,暗想此人果然有才,心悅誠服地說:“這個方法是好,可是從哪裡借水呢?”白英樂呵呵地說:“你在戴村的汶河上修一道壩,攔住三分水,然後從戴村到漕河之間挖一條渠,讓水流入漕河,便可以恢復通航。”說到這裡,白英突然靈機一動,“只是……”

宋尚書問:“只是什麼?”

白英面色一變,有些心有餘悸地說:“只是那裡有一個水怪,異常兇猛,常出來禍害人和牲畜,若是在那裡修大壩,恐怕它會破壞。”

宋尚書問有沒有辦法制住它,白英說辦法倒是有,只是需要大量黃金。不料宋尚書高興地說:“太好了,需要得越多越好。”

白英心裡納悶:怎麼會越多越好?

宋尚書對白英說:“這事你必須跟著我去面君,你親口把這個方法告訴皇上,讓皇上相信,給黃金才痛快。”

白英回答說:“告訴你和告訴皇上也是一樣……”宋尚書打斷他說:“實話告訴你,我早就聽說過你的大名,且已報告了皇上,如果你不去,就是殺頭之罪!”

白英沒有辦法,只好跟著宋尚書進京。

見到皇上,宋尚書奏道:“臣訪得一位奇人,可在一個月內使漕河通航。”皇上一聽十分高興,立即召見。

白英告訴皇上,在戴村的汶河上建一個攔水大壩,將水引至漕河,漕河就能夠恢復通航。只是河中有一個水怪,時常興風作浪,破壞堤岸,只有修築成黃金大壩,金光刺眼,它才不敢靠近。根據大壩的長、高計算,需要黃金十萬兩。

皇上說:“你們放心,只要能在一個月內通航,要多少給多少。”別看皇上嘴上爽快,心裡卻暗暗盤算:待大壩修成,朕會親自去看,敢貪汙朕的黃金,不光追回來,還得讓你們的腦袋搬家!

很快,十萬兩黃金撥在了宋尚書的手裡。但白英發現,大部分黃金都被宋尚書截留起來。

白英想要黃金修壩,沒想到宋尚書冷冷一笑說:“就你那點小心眼我還看不明白?修什麼黃金大壩,你就是想從皇上那裡騙黃金,這可是誅滅九族之罪!”

白英問沒有黃金怎麼能制服水怪,怎麼保大壩和周圍百姓的安全,宋尚書卻得意地說:“水怪傷人與我無關,傷了大壩,正好說黃金太少再向皇上要。”白英很是無奈,自己設法要來的黃金,倒被宋尚書順手牽羊了,怪不得他說越多越好。

緊接著,就是召集民工挖渠築壩了。老百姓正愁沒飯吃,所以紛紛加入民工隊伍,挖渠的挖渠,修壩的修壩,日夜不停。人多力量大,很快就挖出了一條水渠,修成一道攔水大壩。

一個月後,漕河順利通航。宋尚書暗暗高興,截留的黃金都是自己的了。

漕河順利通航,皇上十分高興,讓宋尚書陪著他乘龍船去江南遊玩。龍船行至濟寧境內時,皇上忽然記起戴村的黃金大壩,便讓宋尚書領著去看看。這可把宋尚書嚇壞了,忙對皇上說:“那一段水渠狹窄,龍船過不去,若想去看看,不如今晚在濟寧府休息,明天從陸地前往。”

皇上准奏,停船移駕濟寧府。安排好皇上,宋尚書急忙派人騎快馬去找白英,告訴他明天皇上去看戴村壩。

不到半夜,那人回來報告:“白英說,請放心前往。”

第二天,一行人浩浩蕩蕩出發,走至離戴村還有幾里地時,突然看見四個人抬著一個人急匆匆而來。侍衛拔刀攔住,令其迴避。宋尚書心中有數,急忙上前詢問。一個大個子說,擔架上是一個危重病人,必須去汶上城請郎中急救,否則性命難保。

此時,皇上已到了跟前。宋尚書故意問道:“是什麼病這麼厲害?”

大個子回答:“被蚊子叮了一口。”

皇上聞聽很生氣:“怎麼不是被螞蟻踩了一腳?”

大個子急忙辯解,說的完全是實話,他沒有必要欺騙各位老爺。宋尚書說:“這是當今皇上,敢有半句瞎話,砍了你腦袋!”

大個子急忙跪下連連磕頭:“小民不知道是萬歲駕到,請恕小民無知。”宋尚書說:“你起來,掀開單子我們看看。”

大個子掀開床單一角,露出病人的中指肚,指著上面的血孔說:“這就是被蚊子叮的。”宋尚書立刻喝道:“胡說八道,這麼大的血孔,怎麼會是蚊子叮的?”大個子急忙回答:“這是我們當地特有的一種毒蚊子,個頭大如牛虻,毒性比毒蛇還毒,老爺您看……”說著徐徐掀開床單。

隨著床單的掀開,一條觸目驚心的胳膊露了出來,不光黑,而且有裂紋,猛一看,就像一條燒焦的樹枝。皇上和宋尚書都不由倒吸了口涼氣。不等皇上下旨,宋尚書就揮著手說:“趕快抬走,驚了萬歲,要你們的狗命!”

繼續前行了幾步,看到皇上的臉上有懷疑之色,宋尚書忙上前奏道:“萬歲,我總覺得大個子說得有點玄乎,臣突然想起那個修黃金壩的白英就在附近,我們叫他來問問如何?”皇上立刻說出兩個字:“快去。”

皇上已經親眼看到了“巨蚊”一閃,這才信以為真。

宋尚書看到皇上臉上的懷疑消失了,就提議,為了皇上的安全,最好立即返回。皇上一心想看黃金大壩,就問白英:“難道沒有破解之法?”白英回答,如果皇上想冒險前往,倒是有個辦法。皇上問什麼辦法,白英說,找一百名本地男子,脫光上衣,圍在皇上週圍,若蚊子出現,一定會落在他們的身上,不會叮咬皇上。皇上一聽是個好辦法,就傳旨去找人。

人找來了,都脫光上衣,圍在皇上週圍往前走。走出去有幾百米,就要看見戴村大壩時,走在前面的人突然撒腿就跑,後面的一看前面的跑了,也跟著跑。皇上不知道前面發生了什麼事,就問白英。白英指著前面的幾個草棚說:“每個草棚裡都有一個木籠,每個木籠裡都關著一個瘟疫病人,因為傳染非常厲害,所以被隔離在此,任其自生自滅。等人死了,就燒掉草棚,焚屍於內。那些人怕被傳染,才不惜抗旨逃生。”

皇上聞聽大怒,吼道:“明知道這裡有瘟疫還把朕往這裡引,你居心何在?”

白英回答:“這裡是唯一的必經之路,否則,我自己也不會甘冒風險。”

皇上一聽也是,氣消了許多,略一思索,說:“冬天沒有蚊子,這幾個草棚要在立冬之前燒掉。等到冬天,朕再來看黃金大壩!”

宋尚書和白英一聽暫時躲過了一劫,連呼皇上英明!

從江南迴來,宋尚書急忙請了假,找到白英,商量怎麼把大壩變成“黃金大壩”,冬天好應付皇上。

白英把宋尚書領到大壩上,兩個人邊走邊想對策。走著走著,宋尚書腳下突然坍塌,他一下子掉進了一個深井裡,嚇得他昏了過去。

待到醒來,他發現只有頭頂上一片亮光,白英在上面正焦急地喊著。他剛想答應,卻聽到腳下嗚嗚聲響,好似有猛獸在吼叫,震得周圍往下掉土。他突然想起白英說過,這裡有個水怪,得壘黃金壩才能鎮住它。自己把黃金都私吞了,普通大壩顯然是鎮不住它。他越想越害怕,又聽到下面“唰唰”直響,就像是利爪掏土的聲音,更加害怕,大叫白英救命。

白英在上面喊:“這個洞肯定是水怪掏的,如果它繼續掏,不是吃了你,就是將你葬身壩底。除非有黃金刺它的眼才能救你,可是我往哪裡弄黃金去?”宋尚書說:“去汶上縣城我親戚家,你趕快招呼人去拿。”

第一塊黃金放下去,腳下果然就沒有了聲音。隨著更多的黃金放下去,宋尚書踩著黃金,抓著繩子,終於爬了出來。看著嚇得面如土色的宋尚書,白英一邊說他福大命大,一邊架起他就跑,好趕快離開這兇險之地。

冬天到了,皇上又來到了戴村,遠遠一看,戴村大壩金碧輝煌,十分壯觀!

皇上這個高興,急切走到壩頂一看,整個大壩都被厚厚的冰層蓋著,冰層下面黃澄澄金燦燦,這才徹底打消了宋尚書貪汙黃金的顧慮。

皇上正想再往前走,白英卻滑倒了,“撲通”一聲,摔得連聲叫“哎喲”。皇上和隨從們都哈哈大笑,這麼一笑,有人放鬆了警惕,也摔倒了。宋尚書趁機奏道:“為了皇上的龍體聖安,懇請萬歲不要往前走了。”皇上雖然不怕摔疼,但怕“摔倒”有失顏面,立馬准奏。

原來那天宋尚書走了之後,白英把黃金散給了周圍的百姓,接著組織人編織葦蓆,然後燻烤成金黃色。接到皇上即將到達的消息,就把葦蓆鋪在大壩上,緊接著往上潑水,等水結冰後再潑水,直至結成厚厚的冰層。這樣,只看到一層金黃,卻看不出葦蓆的痕跡。至於那個水怪,當然是子虛烏有,其實宋尚書掉下去的那個井,下面早已讓人掏好了一個洞,洞裡放著風箱等物,就為嚇唬他拿出黃金來。

讓宋尚書欣然接旨的意念是:只要有工程幹,就有錢可貪!但是他萬萬沒有想到,那些黃澄澄的金塊,最後都到了災民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