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戰後,曹操成為北方霸主?太相信史書你就輸了!

歷史上對於袁紹和曹操在官渡展開的大戰而不吝言辭,青史一揮,曹操成為最強勢力,北方無人能敵!事實是如此嗎?在筆者看來,歷史未免有點貶袁揚曹了,官渡雖然是袁紹敗北。失去了十萬精銳,最終800騎兵跨過黃河而逃出生天,可是大家不要小看了袁紹集團的實力。

官渡之戰後,曹操成為北方霸主?太相信史書你就輸了!

官渡之戰前後

官渡之前,曹操是佔據豫州、徐州、司隸和兗州四州之地,而袁紹是佔據冀州、青州、幽州和幷州,相較於曹操而言,袁紹的四州之地,無論是人口、經濟和地盤都是天下之最,可以說是當時最大的諸侯。這可以從官渡之戰曹操3萬大軍對抗袁紹10萬精銳就可見一斑了。

歷史總將官渡之戰過度的渲染成是袁紹的敗亡和曹操的強勢崛起,好像此役就決定了袁紹的潰滅和曹操一統北方的興盛,而對於之後的袁紹集團就很少描述,眼觀自此放在了曹操的身上,他一下成為了史書的主角人物。

其實官渡之後,袁紹雖然大敗,可是他的四州之地並沒有受到什麼太大的損傷,也就是說沒有傷及元氣,以袁紹的實力而言,不出幾年就可以再戰天下,雖然一時之間不可與曹操爭鋒,可是劃黃河而治是完全不成問題的,曹操的確是攜官渡大勝的氣勢,可是他後方也並不穩定,西有強敵馬騰,南有江東孫權,如此曹操也未必敢於貿然進犯跨過黃河的袁紹。

官渡之戰後,曹操成為北方霸主?太相信史書你就輸了!

袁紹以“四世三公”的強大名望,獲得天下雲集響應,麾下聚集這一批謀士豪傑,從不費一兵一卒而奪得冀州,到蕩平黃巾叛亂,西討黑山軍、北征公孫瓚,外撫匈奴和烏桓,南征北戰多年,建立了橫跨四州之地的最大割據政權,從此可以看出袁紹也並非史書所描繪的泛泛之輩,這也是一個梟雄英傑啊。

官渡之戰後袁氏的潰滅

歷史上可以看到,自從官渡之戰後,曹操先後用了八年的時間,方平定河北之地,打敗袁氏的勢力。而袁紹在公元200年敗亡官渡之後,回到冀州,他陸續平定了各處叛亂,穩定了局勢,而在公元202年撒手西去。自此袁氏家族陷入了無止境的派系鬥爭中,兄弟爭權奪利,導致了袁氏的最終滅亡。

我們看一則數據:公元204年,曹操打敗袁尚,控制了冀州;公元205年正月,曹操殺死了袁譚,控制了青州;公元205年三月,袁熙內部叛亂,投降曹操,幽州落入曹操之手;公元206年3月,曹操打敗高幹,逐漸取得了對於幷州的統治;公元207年,曹操北定烏桓,袁尚和袁熙敗走遼東,被公孫康所殺,自此袁氏集團破滅。

官渡之戰後,曹操成為北方霸主?太相信史書你就輸了!

由此可見,袁氏集團是袁氏三子和外甥高幹各據一州之地,他們之間是被曹操逐一擊破的,在此期間卻是各自為政,並沒有互相幫助,這就給了曹操可乘之機,前後花費八年時間平定袁氏集團,而最終成為最大諸侯,自此才有了真正雄視天下的資本。

假如袁紹不死

那麼筆者在考慮,如果說袁紹不死的情況下,能否做到東山再起呢?我認為是很有可能之事,曹操雖然雄才大略,但是袁紹也絕非浪得虛名。

公元202年袁紹去世時,河北之地的百姓無不悲痛,從此可以看到袁紹是很得民心的,在河北之地有著很大的影響力,袁紹去世後,曹操經過詳細的部署,進兵河北時也遭到了極為頑強的抵抗,費時費力方平定,由此可見,袁紹勢力的盤根錯節。

官渡之戰後,曹操成為北方霸主?太相信史書你就輸了!

袁氏之敗,在於派系林立,各自為政,在袁紹死後,沒有一個集中的統一中心,而且相互攻伐,就算是如此,曹操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方平定袁氏,那如果袁紹不死,曹操想要坐收漁翁之利相信是不太可能的事情。以袁紹的名望和威信,以四州為根本,在豪傑謀士的擁戴之下,要再次崛起,角逐天下,相信是一件很有可能的事情。勝敗乃兵家常事,一次規模不小的戰役的失敗,並不能以此論英雄,需知曹操還有赤壁大敗呢?他還不是一樣坐擁北方之地,建立曹魏政權!要說袁氏的潰滅,那是天有不測風雲,導致了袁紹過早的逝去而未來得及中央集權和留下繼承人選,導致了勢力的分散,如此才成就了官渡之戰這場不符合自身歷史價值的戰役名聲。

官渡之戰後,曹操成為北方霸主?太相信史書你就輸了!

魯迅曾言:盡信書不如無書。對於史書我們更多的要結合當時背景去推理和思索,如果太過於相信史書,對史書較真的話,你就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