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如此咄咄逼人,一帝功成万骨枯,皇权无亲情,康熙为何不杀他

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一位帝王呢?隋炀帝雄心万丈,却好大喜功,奴役天下民力,最终帝路枯骨无数,导致亡国灭种;唐太宗为了争夺皇权,发动玄武门之变弑兄杀弟,软禁父亲,人头滚滚,血杀一片;明成祖朱棣靖难起兵,整整四年,刚平静没多少年太平的天下再次战乱不断,最终建文帝下落不明,朝廷官员被肃清,又不知死伤几何?可见金灿灿的皇帝宝座下是充满着权斗和血腥的,那历史上康熙为什么就没有处死为所欲为的鳌拜,而只是将其囚禁呢?

鳌拜如此咄咄逼人,一帝功成万骨枯,皇权无亲情,康熙为何不杀他

我们都知道康熙晚年有着著名的九龙夺嫡事件,后来四阿哥胤禛登上了皇位,可是在稳固朝局之后,雍正的屠刀对准了昔日的夺权兄弟,虽然没有直接赐死,可是那种丧失尊严以及莫名其妙的暴卒不得不说和雍正是拖不开关系的。皇权之路,对待兄弟尚且是狠辣绝情,可是康熙初年对待擅权且功高的鳌拜却选择了囚禁而死。

我们可以从不少的影视和野史中了解到,鳌拜作为托孤大臣,其罪恶却罄竹难书,特别是对康熙皇帝形成了直接的威胁,康熙在其面前也只能唯唯诺诺,“权臣”就是对鳌拜的最好形容,嚣张狂妄,不知收敛,为所欲为,置皇帝为尴尬气愤的境地,自古权臣的下场都不会太好,大多是被杀或者诛灭家族。

鳌拜如此咄咄逼人,一帝功成万骨枯,皇权无亲情,康熙为何不杀他

而至于为什么鳌拜没有被处死,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鳌拜是有大功于清朝的,他是三朝元老,历经皇太极、顺治以及康熙。在清朝尚未定鼎天下之际,鳌拜为满清江山立下了赫赫功勋,无论是皮岛之战、松锦之战还是西充之战,鳌拜都是身先士卒,勇猛非常,被赐予“满洲第一勇士”的光荣称号,为满清入主中原有着不可抹杀的功勋。

其次,鳌拜是权臣,可却并不是逆臣,他擅权贪污腐败,结党营私,可是其终究是忠于爱新觉罗家族的,他并没有反叛篡权的野心,只不过是一朝权在手,便有些忘乎所以了,说他是不知进退,居功自傲,嚣张狂妄还是更为恰当些的。

鳌拜如此咄咄逼人,一帝功成万骨枯,皇权无亲情,康熙为何不杀他

再次,在豪格与多尔衮争权期间,索尼和鳌拜为首的保皇党两黄旗是支持太宗之子豪格的,而多尔衮的支持者亦有两白旗,两方都实力强劲,互不退让,这才有了为了政治平衡而立下福临为帝,也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康熙一脉之所以能够主政天下,鳌拜的功勋还真的不容抹杀,甚至于和多尔衮叫嚣,其对皇太极一脉是极力维护的。

鳌拜如此咄咄逼人,一帝功成万骨枯,皇权无亲情,康熙为何不杀他

最后,康熙只是不希望鳌拜专权,掣踵皇权罢了,如此收归了权利,拿下了鳌拜已经是胜利还出了气了,站在胜利者的角度俯视于他,没有了当日对鳌拜的无尽憎恨,有的只是怜悯和叹息而已,有雄才的君王心胸是海纳百川的,决然不会为了一己之私而变得狭隘,相信在擒获鳌拜那一刻,康熙对其的恨已经放下了。

皇权自古无亲情,可是并不代表皇帝就必须要大开杀戒,无上的帝王之路就注定充满着血腥,一个雄心万丈的君主也是在历经磨砺之后方才百炼成钢的。

鳌拜如此咄咄逼人,一帝功成万骨枯,皇权无亲情,康熙为何不杀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